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中国现代文艺运动和论争(斗争)一览表(1917--1949)

作者:蝈蝈     来源:未知     时间:2010-09-25
19719

 

名称
论争时间
论争对象
论争内容及意义
 
革新派与保守派的论争
 
 
1919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拥护科学与民主。
刘师培、黄侃《国故》以所谓“昌明中国故有之学术”为宗旨,反对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答林君琴南函》对于学说,仿世界各大学通例,以“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
林纾《荆生》、《妖梦》影射和诋毁新文学倡导者,希望用武力解决思想斗争问题。
新文学运动冲破了保守派的诽谤和诅咒,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促进下迅速取得了重大胜利。
 
 
 
 
 
 
 
 
 
 
 
 
文学革命对复古派的斗争
 
1>学衡派
 
2>甲寅派
 
 
 
 
 
1922-1923
 
1925-1926
 
梅光迪《评提倡新文化者》以为西方的“工商制造”是可以学的,但“政治法制”便未必适合于中国,诋毁新文学及其创造者。胡先《评<尝试集>》以全盘否定胡适的《尝试集》来打击整个新文学运动。吴宓《论新文化运动》将进步文化思想对西方进步思潮的引进诋毁为“专取外国吐弃之余屑”。
鲁迅《估学衡》提露其“文贯中西”的假面。
 
章士钊《评新文化运动》否定新文化运动的存在依据和历史意义。
高一涵《新文化运动的批评》、成仿吾《读章氏〈评新文学运动〉》、魏建功《打倒国语运动的拦路“虎”》、唐钺《文言文的优胜》、胡适《老章又反叛了!》郁达夫《咒〈甲寅〉十四号〈评新文学运动〉》等文揭批了“甲寅派”的荒谬论点和复古倒退的本质,进一步阐明了新文学代替旧文学、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原因和依据。
 
文学革命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伟大而彻底的文学运动,不同于近代以来的文学改良,而是对文学观念形成多方面、全方位的革新和解放,否定了文以载道,文以消遣的封建传统文学观念,而是表现人生、反映时代。
 
和“甲寅派”的斗争可以说是新文学与旧文学、白话文和文言文的最后一次重大战役,自此,新文学和白话文的脚跟站得更稳了。
 
左翼作家和“新月派”的论争
1928-1930
梁实秋《文学是有阶级性的吗?》《论鲁迅先生的硬译》等文宣扬资产阶级人性论,以反对无产阶级的阶级论。
鲁迅《“硬译”与文学的阶级性》通过现实生活中不同阶级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的表现,深刻论证人的“喜怒哀乐”等感情现象是因阶级而异的新思潮,遂成为一般性文学作品的倾向。内容体现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充满了崛起的时代精神,语言形式破除了文言文和传统僵化的格式,用白话写作,广泛吸收和应用外围多样化表现形式促进文学更接近人民大众。
内容:“人性”与“阶级性”。
意义:在阶级社会里,肯定有阶级性,但不是只有阶级性,也是有普遍的人性的。
 
对“民族主义文学”的斗争
 
 
 
 
1930.6-1931
《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傅彦长《民族意识为中心的文艺运动》等文宣扬“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
鲁迅《“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等文章深刻揭露了“民族主义文学家”的反动阶级本质和民族败类的丑恶面目。指出他们其实是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保护和养育的流氓奴才、鹰犬。茅盾《“民族主义文艺”的现形》驳斥了“民族主义文艺”的“理论”根据。
 
内容:民族主义文学
意义:彻底暴露了民族主义文学家的法西斯主义面目和卖国主义本质,暴露了他们的险恶用心和浅薄。使“民族主义文学”这一“流尸”和“沉渣”很快销声匿迹。
 
 
 
 
 
 
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
 
 
 
 
 
1930--1934
鲁迅《文艺的大众化》和《论“旧形式的采用”》用辨证的观点论述了新旧形式之间的关系。
陈望道《关于大众语文学的建设》指出,建设大众语文学必须使其接近大众,向大众去学语言。
叶圣陶《杂谈读书作文和大众语文学》指出,大众文学必须真能表达大众的意识,大众语文学必须由大众的努力,才得建立起来,教育家、语言学家、文学家等等尤其要特别努力。
内容:文艺大众化问题
意义:“民众”的观念越来越具体,文学与人民越来越接近,它虽然未能解决文艺大众化的根本问题,但已朝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它所提出和讨论的问题,对后人很有启发作用和参考价值。
同“自由人”和“第三种人”的论争
1931.10-1933
胡秋原《阿狗文艺论》、《勿侵略文艺》鼓吹文艺的“自由”、“民主”等,认为政治破坏艺术,反对几种或一种文学把持文坛。受到左翼作家的批判后,苏汶以“第三种人”的姿态声援胡秋原,写了《关于﹤文心﹥与胡秋原的文艺论辩》,攻击左翼文艺“霸占”文坛,攻击革命作家。鲁迅《论第三种人》、《又论“第三种人”》等文指出,在阶级社会里,要做超阶级的作家是不可能的,“恰如用自己的手拔着头发,要离开地球一样”。瞿秋白《文艺的自由和文学家的不自由》指出,在阶级社会里不可能有超阶级利益之外的“文艺自由”,文艺家“始终是某一个阶级的意识形态的代表”。周起应《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指出了胡秋原、苏汶文艺主张的欺骗性。
内容:文艺的“自由”与不自由。
意义:批判了自由主义文艺思想的错误,捍卫了无产阶级文学的基本原则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指导地位。没有把苏汶、胡秋原当作敌人,但同时也指出他们的错误。表明左翼作家在思想斗争中区别对待不同对象、做争取“同路人”的工作的策略是正确的。
“文艺大众化”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
1928-1941
周扬《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赞成大众化的形式只是为了宣传的见解,我们相信从他们里面可以产生真正艺术的作品,艺术和大众将在抗战中开始进一步的结合。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五四运动》、《青年运动的方向》、《新民主主义论》、《大量吸收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民族的形式,新民主主义的内容——这就是我们今天的新文化。”周扬《对旧形式利用在文学上的一个看法》新文学是作为一个打倒少数人的民族的文学,建立多数人的平民的文学运动而兴起的,是一直在为文学与群众的结合的旗帜下发动起来的,新文学的思想性艺术性较高,但只限于知识分子读者,它的缺点是:“写的不像”,“看起来难懂”究其原因,在于:“作者对现实的认识和表现的力量不够”。向林冰主张民间形式是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完全抹杀了五四以来的新文学。葛一虹则走向另一极端,全盘肯定五四以来的新文学,全盘否定民间文学,认为旧形式是封建残余的反映。郭沫若《“民族形式”商兑》:“今天的民族现实的反映,便自然成为今天的民族文艺的形式。”
内容:文艺大众化与民族形式。
意义:文艺大众化的实质是文学与人民群众关系,是新文学如何同人民群众结合,为群众所接受,为群众服务的问题。大众化问题的再次澄清了那种把大众化单纯的理解为一时服务于抗战的手段和把文学同政治对立起来的错误的认识,这次讨论比以往的讨论大大前进了一步,也接触到“民族的新的文艺形式”问题,但由于理论水平的局限,还没涉及问题实质。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是一次寓于文学本体意义的建设性讨论,它的提出是文学大众化与民族化的必经步骤。这次讨论也出一些理论弱点,把“民族化”等同于“大众化”甚至“通俗化对于新文学中文艺层次较高的作品评价偏低,而对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和形式利用在文艺上的评价过高。一些人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割裂开来,只着眼于形式去思考问题。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文艺运动
1936.11.22-1940
1936.11.22
1937.11.14
1938.9.11
1940.1.4-1940.1.12
张闻天《十年来文化运动的检讨及目前文化运动的任务》指出陕甘宁边区文化界的任务应是:第一要适应抗战;第二要大众化中国化,为完成此任务要求每一个文化人要到群众中去,到斗争中以及到前线去生活、去锻炼。中国文艺协会号召文艺工作者要从文的方面去宣传教育全国民众团结抗日。陕甘宁边区文化界救亡协会在成立大会上指出,特区文化界的救亡工作,应该争取作全国的模范。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提出,要为创造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大众文化,也就是为创造广大群众所需要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而斗争。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前期文化运动,在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方向上进行了初步的实践,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文艺的大众化、民族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在继承与发扬苏区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与普及。
关于“主观论”和现实主义问题的论争
1945——1949
 
 
胡适《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强调主观战斗精神,文艺创造的源泉,提倡深入人民,与人民相结合。
舒芜《论主现》:人类斗争的历史,始终是以发挥主张作用为武器,并以实现主观作用为武器,并以实现主观作用为目的。
邵荃麟的论点值得重视。既鲜明地捍卫了文学创作的党性原则,又坚持了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方向。
虽然理论强调了战斗的要求和主观力量,但实际上宣扬超脱现实而向个人主义发展。
虽有较强的说理性,对作家深化对观察主义问题有一定的意义,但由于在这场论争中教条主义和简单化的倾向,缺乏公允和评价。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蝈蝈,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中国现代文学社团流派一览表(1917-1949)

下一篇中国现代诗歌创作一览表(1917—1927)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