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崆峒问道 (故事)

作者:张根法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18
265

崆峒问道

(故事)

文/张根法

晨曦微露时,浮戏山巅的云雾尚未散尽,伏羲手中的蓍草已在晨光中泛出淡淡的光泽。他望着东方天际渐次铺开的霞光,忽然转头对女娲道:"昨日广成子仙长提及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的本源,我总觉心中有丝缕灵光未及捕捉。或许,我们该再访崆峒山。"

女娲正将最后一颗五色石嵌入山巅的灵脉节点,闻言指尖一顿,那石上流转的光晕便随她的动作轻轻一颤。"你是说,仙长尚有未尽之言?"她转过身,鬓边的发丝被山风拂起,与身后漫卷的云气相融,恍若画中走出的神人。

伏羲颔首,手中蓍草忽然无风自动,排成一道歪斜的乾卦。"你看,这卦象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却在九三爻位隐有滞涩。想来崆峒山中,定有能解此滞涩的关键。"他将蓍草拢入袖中,掌心已泛起与卦象同源的暖意,"且昨日辞别时,仙长曾以拂尘指向崆峒深处,那方向似有玄光一闪而逝。"

二人相视片刻,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女娲抬手拂过山巅的灵鹿,那些通人性的生灵便知趣地退入林间,只留下几片带着晨露的鹿蹄印。"既如此,我们且备些薄礼。"她转身走向石屋,那里存放着他们近年推演的河图初本,"这河图虽未完备,却是观天地星辰所得,或能入仙长法眼。"

驾云西行时,空中的气流比来时更显厚重。女娲望着下方渐次变换的地貌,从浮戏山的苍翠林海到中原的千里沃野,再到西陲的黄土高原,忽然道:"你发现没有,越靠近崆峒山,这天地间的元气便越显凝练。"她伸出手,一缕乳白色的气丝便缠绕上指尖,在掌心凝成颗颗细碎的光珠。

伏羲顺着她的动作望去,只见那些光珠落地处,原本干涸的沟壑竟瞬间冒出点点新绿。"此乃崆峒山的玄灵之气。"他若有所思地抚摸着袖中蓍草,"传闻上古之时,这里曾是玄水之源,难怪连气流都带着滋养万物的神力。"

行至崆峒山腹地,昨日所见的道观已隐入云雾深处。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缭绕着紫雾的石林,每块岩石上都刻着模糊的纹路,细看竟与伏羲推演的八卦有几分神似。正欲上前探究,忽闻石林深处传来钟鸣,那声音不似凡铁所铸,倒像是玉石相击,每一声都震得空中的云气翻涌如浪。

"贵客既至,何不入内一叙?"广成子的声音从石林尽头传来,带着穿透云雾的清亮。伏羲与女娲循声而去,只见昨日那位仙风道骨的老者正立于一株千年古松之下,手中拂尘轻扫,那些刻满纹路的岩石便自动移开,露出一条通往山腹的小径。

"仙长在此等候多时了?"伏羲拱手行礼,目光却被古松上悬挂的玉佩吸引。那玉佩通体剔透,上面雕刻的太极图正随着日光流转,阴阳鱼的眼睛处各嵌着一颗米粒大小的珠子,时而泛出金辉,时而隐入玉质。

广成子顺着他的目光看向玉佩,捋须笑道:"此乃玄珠,采崆峒山万年玄冰之精所铸。昨日见你二人对阴阳之道已有心得,便知今日定会再来。"他取下玉佩递过,"你且握在手中试试。"

伏羲依言接过,指尖刚触到玉佩,便觉一股清凉之气顺着手臂蔓延至全身,那些在浮戏山未能厘清的灵光瞬间如潮水般涌来。他仿佛看到混沌初开时,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天地间第一缕阴阳二气在虚空中交织,渐渐凝成日月星辰、山川河流。

"这是..."他惊讶地睁开眼,掌心的玉佩已变得滚烫,那两颗玄珠竟从玉中脱出,在他眼前化作两条首尾相接的光带,一条炽烈如日,一条温润如月。

"此乃天地初开时的阴阳本源。"广成子的声音带着几分悠远,"当年我在此山悟道,见玄水之中浮出此珠,便知是天赐机缘。如今看来,它与你我有缘。"他转向女娲,"女神且也触摸试试。"

女娲轻触光带,那温润如月的光带便立刻缠绕上她的指尖,化作点点流光融入她的衣袖。她忽然想起抟土造人时,那些黄土中若有若无的生机,此刻竟与这光带的气息完全相合。"原来如此..."她喃喃道,"我造人时引动的生机,竟是这阴阳二气中的太阴之力。"

广成子颔首:"正是。伏羲氏观天地创八卦,得太阳之力;女娲氏抟黄土造生灵,得太阴之力。你二人本就是天地阴阳的化身,只是此前未能明悟本源。"他拂尘一挥,石林中的岩石再次移动,露出一面光滑如镜的石壁,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这是我根据玄珠所悟的《自然经》,你二人可在此研读三日,或许能有更多收获。"

接下来的三日,伏羲与女娲便在这石林中静修。伏羲将玄珠的太阳之力注入蓍草,那些干枯的草茎竟焕发出翠绿的生机,在他推演八卦时,卦象上会浮现出流动的星图,将天地运行的轨迹清晰地展现在眼前。女娲则以太阴之力滋养带来的河图,那些原本模糊的星点渐渐变得清晰,河图边缘竟生出细密的纹路,与她造出的人类血脉中潜藏的气息隐隐呼应。

第三日黄昏,当最后一缕日光落在石壁上时,《自然经》的文字忽然化作流光飞入二人眉心。伏羲只觉脑中轰然一响,此前对八卦的诸多困惑瞬间解开,他终于明白"阴阳相协"不仅是天地之道,更是万物生灵存续的根本。女娲则看清了人类繁衍的奥秘,那些她赋予生灵的生机,原是与天地间的太阴之力相连,只要这股力量不息,苍生便能永续。

"多谢仙长点化。"二人向广成子深深一拜,此刻他们手中的玄珠已重新融入玉佩,只是那太极图的流转比先前更加灵动。

广成子望着他们眼中澄澈的光芒,笑道:"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你二人既已明悟本源,往后便该将这阴阳之道传于苍生。"他指向东方,"近日黄河流域似有异动,恐有洪水之兆,你二人且去看看,以玄珠之力护佑生民。"

辞别广成子时,石林再次合拢,仿佛从未有人来过。伏羲与女娲立于云端,望着手中的玄珠玉佩,忽然明白仙长的深意。这玄珠不仅是阴阳本源的象征,更是守护苍生的责任。

"我们先去黄河岸边看看。"伏羲握紧玉佩,掌心的太阳之力与女娲衣袖中的太阴之力相呼应,在空中凝成一道太极虚影。"有这玄珠相助,即便真有洪水,也定能寻到化解之法。"

女娲点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想起那些在浮戏山下耕耘的人类,想起他们脸上淳朴的笑容,便知此行意义非凡。"走吧,让苍生知晓,天地阴阳永远护佑着他们。"

祥云再次升起,载着二人向东方飞去。崆峒山的玄灵之气在他们身后缭绕,化作一道淡淡的光带,仿佛在为他们指引前路。而那枚玄珠玉佩,在日光下泛出温润的光泽,将阴阳相协的大道之光,洒向即将迎来考验的人间大地。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雨后九峰山赋

下一篇崆峒问道 (小说)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