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放歌中原【四百三十九】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1-03
350

郭进拴|放歌中原【四百三十九】汝州鹳鱼石斧图赋

夫汝州者,文明渊薮,历史煌煌。仰韶遗珍,鹳鱼石斧图陶缸耀世;远古华光,史前艺术奇章流芳。此图绘于陶瓮之上,乃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之瑰宝,实华夏艺术开篇之华章。

观夫此图,画面简而意丰,无背景之渲染,仅一鹳、一鱼、一石斧跃然而出。左侧鹳鸟,侧立昂首,白羽素洁,若轻盈仙子临尘;长喙紧衔一鱼,鱼儿摆尾挣扎,似作困兽之斗。鹳之灵动与鱼之无奈,动静相宜,栩栩如生。右侧石斧,竖立于旁,斧身粗壮,捆绑于木棒之上。棒有四孔以穿绳,中绘x形之符号,握柄绳纹,隐约可见,古朴而庄重。石斧者,权力之象征,亦时代之标识,仿若历史之书签,将时光定格于五千年前之岁月。

此图意义深远,价值非凡。其绘画艺术,标志着史前绘画由纹饰图案向物象绘画之演进,拉开中国传统绘画之序幕。鹳身涂白,如后世“没骨”之法,尽显鹳羽轻柔;斧鱼勾线,似今朝“勾勒”之技,勾勒外形轮廓;斧鱼填色,若传统“填彩”之艺,充实画面内容。中国画之基本画法,于此图已初露端倪,堪称中国画之雏形,展现史前彩陶画艺术创作之巅峰成就。

透过此图,可窥原始社会之风貌。彼时农耕与渔猎并行,人们于苍茫原野,持石斧而耕作;于清澈河畔,观白鹳而捕鱼。画中一鸟一鱼一石斧,实乃艺术家对当时生活之真实写照,将社会形态、思想意识融入其中,与优美构图完美糅合。鹳或为氏族之图腾,鱼或为敌对之象征,石斧则代表首领之权威。一场氏族间之战斗,或已在画面背后悄然上演,胜利之荣光,通过图腾与武器之组合,铭刻于首领之瓮棺,成为重大历史事件之见证。

且夫鹳鱼石斧图陶缸,不仅是艺术之结晶,更是汝州文明之象征。汝州制陶,历史久矣,文化底蕴深厚。自新石器以降,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北宋,汝陶融汇各代文化精华,承载不同时期之繁荣。陶为瓷之母,终孕育出唐宋汝瓷之辉煌。此图所在之陶缸,见证汝州制陶业之兴旺,彰显汝河儿女之智慧与创造力。

噫吁嚱!汝州鹳鱼石斧图,跨越千年时光,穿越历史尘埃,以其独特之魅力,诉说着远古之故事,传承着华夏之文明。虽岁月流转,沧海桑田,然此图之艺术光芒,必将永恒闪耀,为后世所敬仰,为中华艺术之长河,增添一抹绚丽之色彩。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放歌中原【四百三十八】

下一篇郭进拴|放歌中原【四百四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