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九十五】
仕女馆内,一架庞大的战时军鼓列立中央,威严赫赫,一旁还设有古代射箭场,游客可以根据自身爱好射箭比试,而旁边的一座高塔,存放着很多大唐时期的仕女图,让我们领略到身处于唐代上层社会的那种安闲和惬意。
随着夜幕降临,大唐芙蓉园又进入了另一种美!所有的红灯笼点了起来,所有的建筑物都张灯结彩地亮了起来。缤纷的灯光,在红灯笼的照耀下遥相辉映,御苑门内的唐代壁画气势恢宏,门前的唐玄宗接见外国使臣的人像陶俑雕塑,更是惟妙惟肖:威严赫赫的帝王玄宗、雍容华贵的妃子杨玉环、爱酒如命的诗仙李白、阿谀奉承、谄媚堆笑的国舅杨国忠,每一个人都刻画得无比生动。
回顾大唐芙蓉园的历史,我们感慨万千。开皇3年(公元583年),隋文帝正式迁入新都。隋文帝恶其曲,觉得不吉利,遂拟更曲江为“芙蓉园”。
经过隋初的一番改造,曲江重新以皇家园林的性质出现在历史舞台,而且得到了一个新的名称——芙蓉园。同时它与首都大兴城紧密相连,其池下游流入城内,是城东南各坊用水来源之一。 隋炀帝时代,黄衮在曲江池中雕刻各种水饰,臣君做饮曲池之畔享受曲江流饮,把魏晋南北朝的文人曲水流觞故事引入了宫苑之中,给曲江胜迹赋予了一种人文精神,为唐代曲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隋朝芙蓉园的基础上,唐代扩大了曲江园林的建设规模和文化内涵,除在芙蓉园中修紫云楼、彩霞亭、凉堂与蓬莱山之外,又开凿了大型水利工程黄渠,以扩大芙蓉池与曲江池水面,这里成为皇族、僧侣、平民汇聚盛游之地。曲江流饮、杏园关宴、雁塔题名、乐游登高等在中国古代史上脍炙人口的文坛佳话均发生在这里,唐时的曲江性质大变,成为首都长安城唯一的公共园林。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