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四十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10-01
1375

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四十四】


      “小天安门”正面顶层飞檐下,悬挂着“雄镇东南”四字的楷书巨匾,为清代书法家涂日卓所写,虽然笔力雄健刚劲,但并非极品。

        背面顶层飞檐下悬挂的是“飞霞流云”四个繁体狂草。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狂草笔法龙飞凤舞,潇洒飘逸。很像是唐代书法大家怀素的杰作。因为草书中,我最崇拜的就是怀素的狂草,所以熟悉他的墨迹。

         可导游却说:那四字是草圣张旭的杰作。我真的不敢相信。我研究过这两人的书法,张旭的狂草雄健刚劲,没有这样潇洒飘逸。

         不过张旭是狂草的创始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张旭性好酒,他把满腔热情倾注在书法的点画之间,如醉如痴,如癫如狂。竟能从担夫争道、歌女舞剑上获得灵感,创造出的狂草,跌宕起伏,动静交错,变化莫测,表现出开阔的胸怀和丰富的想象力,人称“草圣”并有“张颠素狂”的说法。

        怀素继承发扬了张旭的狂草,兼收各家之长。他的狂草,如行云流水、旋转如环、奔放流畅、一气呵成、变幻自如,其状惊世骇俗。所以我认定是怀素的笔迹。

         怀素自幼出家,聪明好学,一日九醉,时人称醉僧。因买不起纸张,就在寺院附近一万多株芭蕉树中,站对着蕉叶书写。严寒酷暑全不顾,写完一处又一处。风雨为他洗刷掉写过的墨迹,写完一轮又一轮,从不间断。终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李白曾作诗赞曰:“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山中兔……”

        “张颠素狂”的事迹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在一个目标上,达不到专一,狂热的程度,是成不了大器的道理。

        至于“飞霞流云”四字,究竟谁写,行家心中自有分寸。既然众人早有定论,张旭就张旭的吧,也许张旭后来受到怀素的影响,书法有所创新也说不准吧?

        看完城楼上的书法,进入城中。穿行于古城的大街小巷中,有点奇怪的是,这里不像其他名胜区那样,满目全是经商的,连正常的店铺也不多。幽静的街道,别具特色的古建筑,给人全新的感觉。

         不经意间会看到一眼眼老井,包含着极深的文化内涵,形成了独特的古井文化。

        老井分布在城内,比较密集。即使同一街巷的井水,滋味也不相同,这证明地下分布着不同的矿物质,导致了有的甜、有的涩、有的咸。水井的形状五花八门,有单眼,双眼,三眼、四眼井。形状上有方形、圆形、菱形、扇形、月牙形等等。
        建水多燕子,燕子洞中,朝阳楼上,寻常百姓家,无处不见燕子的身影。这里虽不是温柔缠绵之乡,然而“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毕竟使人低徊。下雨的日子,只宜避开车马杂沓,置身清静之处,遣发幽古之思。城里的文庙,朱家花园,城外的张家花园,泸江河上的双龙桥,都值得去看。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四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三百四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