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华夏游记【二百八十八】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9-16
166

郭进拴|华夏游记【二百八十八】



        上了车,我们继续沿着小路向下行驶,拐过一个弯,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哇”了一声,似乎没有更好的语气词能够表达这种心境了。“太美了!”呈现给我们的,就是一排威风凛凛的古代战士,身着盔甲,神情严峻,有点像兵马俑,但是却比它们高大得多,强悍得多,气派得多,而且数量也非常庞大。它们很多只是神似,却并没有那种工匠留下的鼻、耳、眼、口等让人一看就不再产生联想的空间。你琢磨每个人的神态,都不一样,你端详每个人的装束,没有一个重复,鬼斧神工,只有大自然才有这样的大手笔。

        我刻意地在这些塑像身上抚摩着,沙砾通过敏感的神经末梢传递到我的中枢神经系统,像领悟着饱经沧桑的人生经历,像感受着悠长历史的绵延变更。是你们挺立在这里,守护着这块神秘的土地;是你们镇守在这里,面对着朝朝暮暮的雨雪风霜。










        扎达土林和新疆或者甘肃的雅丹有着很大区别,雅丹主要是风蚀性地貌,所以沉积土质受风力切割的影响较大,比较好的一个区别就是,雅丹通常是沿着风向呈岛状分布,而且底部脆弱,沉积层单一,容易坍塌,侧面的水平侵蚀纹理也很明显。而扎达土林主要是流水侵蚀地貌,沉积层受暴雨侵蚀的影响较大,所以侵蚀纹理也呈纵向叶脉分布,底部粗大,沟壑明显,而且沉积层厚度较高,土林整体基本是呈锥状,峰丛状分布,而且规模极其巨大。

        土林的地貌学名被称为“水平岩层地貌”,是经过流水侵蚀形成的比较特殊的次生构造地貌,是上新世湖泊和河流相沉积地层,以粉细砂岩中垂直节理比较发育,而粉细砂岩具有良好的直立性,所以沟谷深邃、谷坡陡立,即使小沟,也可深达一二百米。较大的沟谷地,两壁陡峭呈箱形谷,而不同岩石的侵蚀存在差异,水平岩层常常构成形态奇特的岩壁和微地貌。









        结构致密而坚实的砂岩和砾岩常常成为粉细砂岩和黏土岩的保护层,或者平铺在岩壁的顶部,或者突出于岩壁之上,与软岩层交互而形成奇伟的形态。地质学家考证,100万年以前,这里曾经是方圆500多公里的大湖,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升高而逐渐形成了这一景观,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高低错落的"土林"千姿百态。在高而平的山脊之下,严整的山体有得宛若一字排开的罗汉。站在高高的山上望去,就能看见高平的山顶都被纵向切割侵蚀成一条条深深的沟壑,群山连成巨大的土林耸立其间,土林的深处还隐藏着片片小绿洲,这一地带被地质学家称为"扎达盆地"。感觉上的扎达确实有着盆地的特征,但当进入扎达县城--一个建于象泉河畔、托林寺边上的小城镇时,却会感觉好像置身于河谷之中,完全没有盆地的感觉。难怪科学家在作出"扎达盆地"的定义后,接着又解释说,"扎达盆地"实际是一条长百余公里,平均宽度约30公里的象泉河谷。

         站在盆地之中,你就可以深深体会到大自然的力量,更为它的造化所震撼。感受这扎达盆地里独特的自然地貌、这地球上规模最大的一片土林;峡谷与土林层层叠叠,绵延不绝。这是一种独特的"水平岩层地貌",是高平的山顶被纵向切割侵蚀成的一条条深深的沟壑,变成了土的林海。人们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艺术,一种大地的艺术,就好像是大自然特意造出来、专门是为了向人类展示其魅力似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各学科的科学工作者都迷恋着扎达的土林。









        再往前走,看到的不仅是人的造型,有城堡,有剧院,有古塔,有农舍……你能够想到的,它有,你想不到的,它也有。我很想在这里待上半年,甚至一年,细细地寻,慢慢地品,去历数它的无尽神态;用相机,用心去记录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副面孔,然而我不能,我只是一个匆匆的游客。人们都说阿里扎达的霞光是最美丽的,霞光中的土林是最迷人的。在朝霞和夕阳的映照下,山纹明暗有致,色调金黄,生动富丽那是水平岩层地貌经洪水冲刷、风化剥蚀而形成的独特地貌,陡峭挺拔,雄伟多姿。蜿蜒的象泉河水在土林的峡谷中静静流淌,宛若置身于仙境中,梦游一个奇幻无比的世界。明丽的晚霞赋予土林生命的灵光,就像一座座城堡、一群群碉楼、一顶顶帐篷、一层层宫殿,参差嵯峨,仪态万千,此时此刻面对着大自然的杰作,真让人惊叹不已。









        扎达土林大气之中还透着秀气及一丝灵气,好像天生就是与人世相结合似的。任何一座土丘,任何一群土山,任何一片土林,都让人有所思索。若以后有机会来到阿里,一定要去看看这扎达秘境。

        河谷里是长满灌木的绿地,两岸是矗立着的土林,路平整了一些,车速也明显加快了。尽管我们不想离开这块土地,但是飞奔的车流似乎不理解我们的心思,跑得更快了。当走出这个峡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另一番景象。在象泉河的两岸,是绵延不绝的土林,如此敞亮而又如此壮观,夕阳斜下,给这片原本美丽的土林披上了黄、橙、红不同色彩的外衣,使它变得更加迷人,更加壮美。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二百八十七】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二百八十九】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