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刀郎现象【四百八十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9-15
279

郭进拴|刀郎现象【四百八十四】


扎根传统,他站的是舞台更是土地

      这次线上演唱会,刀郎继续对音乐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进行了一次更具深度的探索。在演唱会上使用的30种乐器中,出现了古琴、二胡、箫、马头琴、唢呐、阮、板胡、琵琶等传统乐器,刀郎与这些专业乐器演奏者的合作,共同强化了演唱会的文化气质,这与刀郎在音乐探索方面所坚持的长期主义是吻合的。刀郎的探索也再次印证了,在传统甚至是保守的音乐阵地上,一样可以开出耀眼的花朵。
“谁不是错过了四下报更的鼓声,总有人偷偷拨弄镜月的指针,罂缶的酒瓶化来绮纨与楼阁,绿芭蕉红樱桃孑然一身的过来人……”这是刀郎作品《翩翩》中的歌词,刀郎在自己原有创作风格的基础上,融入了唐诗宋词的意境,而这首歌尽显江苏民歌道情调的韵味,民歌元素在刀郎的使用下,得到了一次有质感的升华,使作品充盈着更强劲的生命力。
尤其难得的是,刀郎脱离了自己所属地方文化的限制,将全国各地民歌元素都调集进入到他的作品里,如《罗刹海市》的靠山调主要流行于天津,《画壁》的绣荷包调取自东北,《画皮》的银纽丝调来自山东……对于这些地方文化元素的挖掘与汲取,若非出于热爱,是很难做到游刃有余地使用。刀郎在用王洛宾式的方法,让地方民歌元素进入流行音乐内部,同时拥有了强大的传播力。
镜头转向刀郎线上演唱会的直播地,这是刀郎的舞台,也是他熟悉的土壤,在乡土气息的包围下尽情享受音乐,这是王洛宾那一代音乐人留下的传统,如今被刀郎继承并发扬。而他的作品正式走进大学赏析课,也证实着传统与高雅之间并无任何隔阂,刀郎在两者之间的自由行走,缔造了他独一无二的作品风格。
对于刀郎这场线上演唱会,《纽约时报》称“代表着中国真正音乐人的最高水平,他是一位了不起的真正音乐人”。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在刀郎及其作品上,得到了最好的演绎。
“刀郎现象”,投射的是什么
在线上演唱会结束后,刀郎在社交媒体宣布启动成都、广州、南京、澳门2024年巡回演唱会。一票难求的线下演唱会,将会使“刀郎现象”继续扩延,网友与歌迷在抢票的同时,也纷纷为走向线下演唱会的刀郎送去祝贺与祝福,对于这样一位朴素的歌手来说,很多人已经将他视为知己、朋友。
在线上演唱会进行时,遇到下雨,刀郎不慌不忙地打伞唱歌,介绍乐队伙伴时,均以“老师”相称,临近演唱会结束时,深情演唱《谢谢你》,并感谢家乡、亲人、朋友、发小等人对他的支持。整场演唱会中的语言表达,都是家常的、朴素的,就算隔着屏幕,也能体会到他那种返璞归真的真诚。可以说,不同年龄段的听众,都可以在刀郎身上找到自己的情感投射点。
除了他的质朴,还可以看到,这两年来,刀郎不仅是流行音乐的前台表演者和幕后创作者,他还在不断尝试往自己的身上融入研究者、学者的角色,这种气质不仅通过他的音乐作品传递出来,也在通过他低调内敛、执着坚持的工作与生活态度传递出来。他虽然是名利场上的“异类”,但却在很多层面能够与听众、歌迷进行无障碍的沟通。在热度不减的刀郎现象中,每一位欣赏他的人,都可以通过刀郎和他的作品,在投射情感的同时,也投射自己的审美与价值取向。
刀郎获得了大量网友与歌迷的支持,这客观上反映了受众对流行音乐所存在的一些不满意。但一个刀郎,并无法满足不同音乐趣味受众对于流行音乐的庞大需求,刀郎作为“顶流”也好“清流”也好,当将他放置于整个流行音乐的大市场中时,仍难免会出现兜转、起伏的状况,这需要刀郎作为个体的坚持来产生良好影响,更需要其他的“顶流音乐人”更好地找到音乐本质,贡献题材不同、风格不同但内容充实、情感真挚、具有时代风向标意义的作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刀郎现象【四百八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刀郎现象【四百八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