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华夏游记【一百八十四】
雨,终于停了,四周景色逐渐清晰,我一边欣赏着两岸美景,一边潜意识地伸出左手,轻轻拨动江水,一阵清新流遍全身。
竹筏安静地前进着,狮子岩终于露出了芳容。稀疏的草木,裸露的岩壁,形状各异的石块,远远看去,却巧妙地组成了一只雄狮,我不得不感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当竹筏靠近她时,一道道或深或浅的沟壑般的岩纹深深震撼了我。再坚韧的东西也经不起岁月的洗礼,最终也逃不过消亡的宿命。突然间,目光停留在了一株小草上,久久不愿离去。在几近光滑的岩石上,它顽强地生存着。那碧绿得渗水的叶子诠释着生命。
芙蓉书院就是古代的村办学校。鲁迅先生笔下的三味书屋,是通过那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传入千家万户的。可惜我还没有去过。同行的作家们有不少去游览过。他们认为与贵族书院类似。从历史沿革来看,芙蓉古村尊师重教,由来已久。
郭进拴|梦幻楠溪江
郭进拴|梦幻楠溪江
郭进拴|梦幻楠溪江
郭进拴|梦幻楠溪江
古代产生十八位进士,本身就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儿。况且当时条件艰苦,信息闭塞,却为国家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人才,敬佩。想想现代人,条件优越,进入信息时代,比古代不知要先进多少倍,可出成果的概率可能还没有芙蓉村那么突出。书院是一座民居式建筑,天井采光。唯一的一间教室,桌凳齐全。老师训学生的戒尺也在。有位作家拿起尺子,模仿古代私垫教书的样子,体验一下古代的教书匠是如何教育学生的,挺有意思吧。教室两边贴上教育界的鼻祖--孔子的遗训,句句在理。旁边有一片竹林,绿荫遮天,凉爽宜人。侧室是先生的办公室兼居室,简朴得体。
接着是到一个榨油坊边喝足。一根大木头中央刨空,放入菜籽,再打入木桩,慢慢挤压出油。旁边的大石碾,推一下费力呀。这种古老的榨油方法,非常辛苦,但是能榨出油来食用,本身是一件了不起的发明创造。它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聪明才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利用自己的双手解决了吃油的大问题。吃加油的菜,味道好极啦。我们看了以后自叹不如。
郭进拴|梦幻楠溪江
郭进拴|梦幻楠溪江
郭进拴|梦幻楠溪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