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新城美韵【三百五十三】
宪洲先生认为,书法艺术是神圣的,它通过黑白线条和空间律动所产生的无穷变化,超越表象,直至心性,足可以酣畅淋漓地表现人的情感、精神。宪洲先生认为,中国书法是十分讲究文化意蕴和文化精神的。这就首先要明确汉字的特点和书法产生的哲学渊源,同时,还应该知道书法艺术的人文精神和书法家的人文关怀两者之间的关系。从人格到书格,然后从书格再回归人格,从技到道,从道到技,道而技,技而道,经过反复升华,最后形成书法发展的过程。书法艺术也可以视为水墨艺术,跟中国画艺术一样。宇宙以气之周行而成,而书法以线之流动而成,它和宇宙的运行规律是一致的。点线的连接,行间的转折,气韵的流转连贯,血脉的相疏相连,牵动人们进行一种由此及彼的空间联想,其性质是趋动的、连贯的,可以无限延伸的,迂回曲折、无往不复、游弋无阻、周流不息。书法作品中的笔画虽多,书行虽重,但是始终应该彼此顾盼、朝向仰掩、此起彼伏、似断还连、气脉相通、一气呵成,这才是书法所形成的节奏的艺术,正如旋律赋予音乐以生命一样,气韵的周流与血脉的贯通赋予了书法以生命的意味,于是书法就活了。书法之所以活了,是因为线条的变化,线条之所以变化,是跟人的情感相联系的。从这一点来讲,任何一幅好的书法作品都是一笔书,都是不间断的血脉相连气韵流转的完整动作,是一个过程和这过程形成的结果。在笔墨由实而虚、由近而远、由强而弱、由静而动、周而复始的韵律化运动中形成了周易所描述的那个境界,体现了圆浑通融,天人合一的状态。
郭进拴,原名郭进娃,笔名智泉、郭笑。河南汝州人。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199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98年毕业于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1980年参加工作,曾任《乡音》主编,《豫西报》副刊编辑,《风穴文艺》、《沧桑》、《尧山》主编,现任河南省平顶山市文联创作研究室主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网络作家协会第一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会员、一级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其业绩收入《世界名人录》、《中国作家大辞典》等多部辞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