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二十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12
3790

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二十四】


 读《鲁慕迅画集》,先生那以其血、泪与汗的交融创造出的一帧帧出神人化的画品,那一首首匠心独运的诗、词以及一幅幅铁钩银画、力透纸背的书法,以书为骨,含乐之韵,得诗之魂,冶诗、书、乐、画于一体,气韵清高,意境深邃,风格独特,自成一家。那明月青松、霜天丛菊、清夏荷风、严冬梅韵、春雁秋山、翠竹红梅,五彩斑斓,千姿百态。在先生笔下,无论是浓墨重彩或淡淡勾勒,反差黑白或轻染烟云,都透出画中的神韵和内涵。鲁老自幼至老,多涉坎坷,遍历艰辛,饱经忧患。年仅1岁时,父亲惨死于军阀混战之中,连遗体也没找到。12岁离家,萍泊四方,先师从姨父石磊园到西岳华山学画,后到《长江日报》作美编。1957年被戴帽、撤职、降级、赶出报社,下放劳改;文革中又遭大难,被下放到鄂南山区插队落户,1979年平反后才调到湖北美协工作。正是这些苦难经历铸造了他的艺术品格和人格。在他的诗中画里不免有几分淡泊,几分苦涩,但并不愤世嫉俗,不失对生活的乐观与自信。使人感到在先生笔下,广阔的天地之间,氤氲的大气之中,一切木石花草都赋予了生命的音符,一切虫鱼禽鸟都寄以深深的情愫,寓意寄情,那么有声有色,生意盎然。那顽石、那溪流、那花鸟,都呈现各自的意态,具有着生命的活力。正如鲁老所言:“艺术是人的艺术,不论诗文、歌舞、绘画;山川、草木、鸟鱼,处处可以见人的情性,人的品格,人的才力。”

 

读《鲁慕迅画集》,仿佛看见一位智者,一位哲人,一位民族的和时代的诗人,在大自然的生息不尽的背景下徜徉,含着忧郁的微笑,诉说着瞬息也即永恒的感觉和人性深处的秘密,歌咏着宇宙和人生,吟唱着理性、文明和美……无疑,这是画家以自己的心灵酿活了这山川石木、花鸟虫鱼。画,没有浮泛之笔;诗,没有夸饰之词。使人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深化美化了画意,引发着你更深层的思绪;画,使诗更形象生动,丰富着诗的意境。

 

先生在画集的卷首题了一首自己填的词《忆江南·秋水》:“茫茫水,一碧接天光;万顷银波舒望眼,无边清气润诗肠。歌啸水云凉。”在卷尾用硬笔书法写道:“亲爱的读者,当你看过画册中的这些花鸟鱼虫,你可知道有多少花鸟的物种正在从地球上消失?你可知道有多少森林被破坏,湖海被污染,良田变沙漠?你可知道世界的某些地方正弥漫着窒息的毒雾,战争的阴云?当此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让我们都来保护环境,缔造和平,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没有污染、没有战争的生存空间。”先生以自己对大自然的一腔炽热之情,洗涤着现代心灵的污浊。正是这份“真”,使其赢得了世人的爱戴,不能不跟着百感交集,甚至潸然泪下。

 

读《鲁慕迅画集》,使人不为俗事所累,不为俗念所役,始终投入人生的愉悦之中,让人超越,让人达观,让人自得,因而在磨难中能表现得坚强,在挫折中能表现得豁达,在困顿中能表现得坦然,在顺境中能表现得淡泊,不因失而气馁,不因得而飘然,不因委屈而狂躁,不因高官而颐使。这不仅是一个智者的大彻大悟,更是一个哲人对人生思索的升华,也是这位填补汝州历史空白的丹青大师对生命的感悟,对人格真谛的追求和审视。

 

《鲁慕迅画集》展现的是一座博大精深的艺术宝库,我们从中可以窥见这位闻名海内外的大画家的成长史、奋斗史、辛酸泪、点滴情。那一路春光,一路秋色,一路芬芳,一路鸟语,一路人欢,使我觉得:人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获得真正的自我。人世的喧哗,人世的尘埃,人世的角逐,人世的欺诈,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多么渺小而微不足道。世态的纷繁,我们又何必再去计较?我继续翻着画页,去憧憬另一个美,去享受另一个美。我觉得丑陋、角逐、欺诈、尘埃……在这里全部消失了。我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顿有一种清远、清心、纯净、明朗、萧条淡泊之感。清气所萃,骨气自高。

 

游子是母亲心头的风筝,感情的线缕把故乡和鲁慕迅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故土情深,故乡人民的情更深。故乡的每寸泥土里,也都蕴藏着思念他的浓郁乡情。他思念故乡,故乡也思念他。他曾说:“汝州的水,汝州的土,汝州的情,哺育了我和我的艺术。”“虽然处处都有友情和温暖,而乡土之情却未尝稍淡;虽然我曾饱游饫览,远涉重洋,而家乡却始终离我最近也最美……我却觉得永远是它怀抱中的孩子,永远需要它的温情和鼓励。”“故乡是我艺术灵感的源泉,是我生命之树的阳光和雨露……”如今,鲁慕迅先生思念故乡的深情凝固了,凝固成了气势雄奇、其景开阔、其境幽远、其意深长的《鲁慕迅画集》;故乡也正张开臂膀,迎接着这位令故乡人民骄傲和自豪的游子的早日归来!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二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闪光的足迹【二百二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