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四十五】
据《庄子》记载,温泉镇北面崆峒山上住着一位学识渊博的广成子(上占时代有学问有道德的得道仙人),轩辕黄帝(中原各民族的共同祖先,姓姬,号轩辕氏)从郑州、禹州、襄城迤逦西来发现并沐浴汝州温泉,并向广成子请教养生之道,其住过的小山就是现在的銮驾山。西汉文帝刘恒之母薄姬太后也曾来温泉洗浴,如今温泉东南之薄姬庙村便是她当年的行宫所在地,镇北的娘娘山也因其驾临而得名。汉明帝、安帝、恒帝、灵帝都曾多次“校猎广成苑”,沐浴温泉水。隋炀帝杨广闻得广成泽(今涧山水库)即是“周回百里,水草丛生”的好牧场,又有“神泉侧出”可供玩乐,遂在此设置牧场,放牧一种据说是“出汗如血,踏石能烂”的名马。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1年春率兵攻克汝州,进军洛阳途中领略了温泉的神水奇趣,公元637年在此临幸温泉。
命人在镇北十里建“清署官”一座,宫南一里处设有专门安排官员居住的地方,即现在的官庄村。五代时梁太祖朱温来温泉洗浴也住在“清暑官”里,此处后来被称为梁古城,至今仍有梁古城遗址。唐高宗李治曾先后五次到温泉沐浴察看。
古汤温泉也曾吸引了历代众多的名人雅士。东汉大儒马融曾数次来到广成苑(温泉宫),详查风情,他写有《广成颂》献给汉安帝。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畅游温泉流杯池后,欣然命笔为《汝州温泉汤流杯亭侍宴诗》作跋,曾任汝州团练副使的宋代大文学长苏轼与其弟苏辙极重视温泉的开发利用,注重拨款建设和管理,苏轼在他的《汤泉七纪》中盛赞汝州温泉。宋代名相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也曾任宰相)做襄城知县时曾来温泉游浴,被宏大的建筑群和千古不变的温泉所吸引,颇有感触。赋诗“山前阴火煮灵源,昔日曾临万乘尊。历尽兴亡皆如此,不随世俗变寒温”。明代汝州知州张政,把温泉视为神水宝,留下脍炙人口的诗句:“曙色初分日上迟,泉温水滑暖生肌;拔除起处松檀下,好似当年去浴沂(沂指临潼华清池)”。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