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华夏游记【七十二】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02
245

郭进拴|华夏游记【七十二】


       枫泾古镇区建筑多为明、清风格,均具传统江南粉墙黛瓦的特色,房屋以两层砖木结构为主,前后进房之间有厢房和天井,大宅深院有穿堂、仪门及厅堂等,前后楼之间有走道相连,称走马堂楼。屋面多为观音兜和五山屏风墙。庙宇建筑多为宫殿式。古民居建筑群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其中9处已列为上海市第一批不可移动文物。
       进入三间四柱的“枫泾”石牌楼,沿着包围老镇区的市河和分叉小河,穿进“东栅”石坊,走过一条又一条的青砖石板的沿河老街,跨过一座又一座的石桥,穿行在河街铺之间。过石牌楼进入生产街,沿河一长排逶迤绵延的黑色廊棚,黑色小瓦盖顶,黑色小砖铺地,一盏盏大红的灯笼在廊檐下高高悬挂着,古巷通幽。据说明清时这条街上米行一家挨一家,那时家家门前建有风雨廊棚,到近代多已凋败,如今廊棚是重建的。街上的老房子虽然门面不大,但小弄狭长,庭院深深。


郭进拴|秀美枫泾镇


郭进拴|秀美枫泾镇

       枫泾的河街都是一边人家枕河,一边人家面河;漫步河边,一边是河景,一边是老建筑里开设的茶馆、咖啡吧,还有好多农家乐小饭店。沿河饭店门面不大,里面的空间很大。河对面和平街枕河老屋,东头一座古戏台,建在城隍庙广场上,一面临街,一面临河,如今的古戏台是重建的。戏台对面,一排临河的老房子,游人可挑临窗座位坐下休息,一面品茶,一面临窗观景。

        古镇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沿河古街绿树成荫,古镇水巷幽静;39座古石桥横跨河上,其中元代建1座,明代建11座,清代建21座。

        明代建的瑞虹桥,坐落于虹桥河口,清康熙初在此发生过被称为"中国最早的工人罢工运动"的"虹桥血案",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有该事迹的记载及陈列,并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在圣堂内为此立了案碑。枫泾古时就有“三步一座桥,一望十条巷”之誉,桥是进出小镇的门户和纽带,数量很多,建造得也考究。在枫泾镇上历史最悠久的是南大街旁的致和桥,距今有近700年历史,建于元代,古朴苍劲,两头桥棱下都筑有石级水码头,桥身石缝间长出了绿色的野草和藤蔓,尽显岁月沧桑。


郭进拴|秀美枫泾镇


郭进拴|秀美枫泾镇


郭进拴|秀美枫泾镇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七十一】

下一篇郭进拴|华夏游记【七十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