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童趣儿【四百一十七】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7-01
1490

郭进拴|童趣儿【四百一十七】


现在的中老年男性,对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捣鸡儿”肯定记忆犹新,尤其是小时候生活在我们豫西农村的朋友们。“捣鸡儿”或“叨鸡儿”,我想应该写作“叨鸡儿”。叨鸡 又叫“鸡叨架”、“斗鸡”,是十来岁的男孩喜爱的游戏,两人或多人进行。比赛时,双方单脚着地,用一只手扳着自己的一只脚的脚脖放到膝上,跳跃着往前进或躲闪,用顶、压、掀、挂等技巧致使对方跌倒或双脚落地,则算是对方输掉这一局。
    你要是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肯定注意到鸡子争食吃的情景,当时农村的孩子们可能觉得游戏的方式就像鸡叨食、鸡叨架一样,趁机偷偷地叨一嘴,再叨一嘴。哎呀,不管咋说,反正这个游戏,既雄猛刺激又极富创意。跟你说吧,“叨鸡儿”的人兴奋起来,哈哈,就跟满头是血、羽毛凌乱的叨架公鸡似的。

   “叨鸡儿”者先将自己的单腿弯曲起来(一般是右腿),然后左手死死地抓住右脚,右手则机动灵活地进行多种多样的配合活动。咦,你还别说,真真类似于开车双手握方向盘的原理。

   “叨鸡儿”分单挑和混战。单挑两个人过招,混战则群雄争霸。单挑时,身高马大者双手搬腿狠命向对手的曲腿上砸压,而矮矮墩墩者则双手搬腿使劲往上顶、往上猛挑。有时,往下砸压者能把对方砸趴下,不过有时往上挑者也能把对方挑翻在地。个子低矮的攻击高个的必须高高跃起,或侧翼冲顶;防守则必须左右跳跃,腾挪躲闪,掌握住火候,能诳大个儿一个趔趄,继而乘势致命一击,如此大功定成。无论大个或小个,关键的因素都是勇猛无畏、充分发挥、一招制敌,正所谓稳、准、狠是也。混战时,肯定要先找比自己弱小的缠,当然,看似弱小的一般也并不服软,大都勇敢迎战。“叨鸡儿”时围观男孩们的脸因着急而发红透亮,就像猴屁股一样,不停的拍着小巴掌使劲地给自己的朋友加油。不过,那时候孩子们不喊“加油”,只是胡喊乱叫、歇斯底里、忘乎所以,热闹的跟西班牙斗牛似的。

    现在想想,那时的孩子们真能玩,因为穷,所以发明流行的游戏都简便易行,但确实其乐无穷。如果你没亲自“叨鸡儿”,就没法知道那个爽劲儿。

    有时我想,河南电视台的“武林风”栏目,要是安排飙男登台“叨鸡儿”,嘿嘿,那肯定一点也不比拳击次。并且呀,按现在的流行式,就应该对这些民间老游戏也立项申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现在的少年谁还玩这个呀。再说,即使孩子们愿意玩,老师家长也不同意他们玩,多危险啊,闹不好头破血流,伤筋动骨哩。所以,一个时代的孩子游戏也会随着一代人的消失而匿迹,即便是现在小孩玩的电脑游戏,若干年后,谁还会再去恢复呢。

       远去的童趣,褪色的记忆,自己想想忆忆,寻找梦里迷失的小道...

        童年,一个模糊、远去的背影!思它,忆它,憾它......时光的流逝,只能在梦中将它悄悄拾起。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童趣儿【四百一十六】

下一篇郭进拴|童趣儿【四百一十八】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