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九十五】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体制改革攻坚克难、全面发力,一批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重大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重点改革支撑作用日益凸显,文化活力迸发,文化魅力生长。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是一幕"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的大戏。这是一部充满文化自信的大作。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时代精神,讲好中国故事。一个有深厚文化自信的民族,才有长久屹立的精神支撑,才能拥有复兴之魂。
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文化自信又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的作用,在党的十八大以来被提高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将改革进行到底,最终离不开文化的强大支撑。五年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文化领域一个个振奋人心的亮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当代文化的精彩纷呈,更感受到五千年中华文明积淀下的文化魅力。
在传承中创新的文化新格局,是十八大以来文化建设的战略目标。身处文化领域,我们可以强烈感受到这一文化新格局的逐步完善,并从中找到文化创造的努力方向。今天回过头来看,从《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再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正是文化新格局的顶层设计。关于戏曲、电影、网络,关于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等一系列办法举措的密集出台,振奋了文化界的士气,指明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关于新闻的系列重要讲话,站在时代最前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而新颖的论述,是新形势下提升文化自信、创造文化精品、发展文化事业的纲领性文献。人们可以深切感受到,这五年来,文化领域更加风清气正,主旋律更加高扬,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得到很大程度的廓清。这些方略以及因此带来的文化新气象,在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之《延续中华文脉》中得到了充分展现和有力论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