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一十一】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6-19
8604

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一十一】


       贞元十七年(801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扩修普贤阁,又新开挖解玉溪流经大慈寺前,使之环境更趋完美,成为唐代四川最有声望的人文胜地。大慈寺最盛时面积超过1000亩,有资料记载陆续有人捐土地给寺里。据说唐高僧玄奘曾经在大慈寺受戒,今大慈寺内也为玄奘开辟了纪念堂,有一处厢房还挂了一块“玄奘来处”的匾额。玄奘十六岁时跟随其二兄长捷法师到成都,在成都生活了五年,成都无疑是玄奘受“具足戒”之地。唐代会昌五年(845年),唐武宗灭佛,大慈寺因有唐玄宗题匾额,故“不在除毁之例”,是当时成都唯一保存下来的寺庙。

自唐、五代前蜀、后蜀至两宋,大慈寺是成都最著名的名胜。南宋末蒙古入侵使大慈寺毁于战火,明代在废墟之上有所恢复,可是珍贵的壁画等没法恢复了;明末清初又毁于战火,从此元气大伤。清代晚期真印和尚发愿重修,终于1878年修成,占地面积只剩四十亩。唐玄宗所书“敕建大圣慈寺” 匾额早已不知下落,清代重修大慈寺山门上方,有四川按察使、书法家黄云鹄书“古大圣慈寺”石匾。1958年成都修东风路剖开大慈寺,占地又少了许多,“文革”时期基本废弃,中断了38年之久,房屋被部队改为家属院,好在没改变结构。清代黄云鹄所书石匾被水泥涂抹后藏于墙体内,躲过了“文革”的浩劫,今安在大慈寺山门上方。

自唐玄宗、唐僖宗先后逃亡到成都,两个皇帝都带来了大批画家,建好后的大慈寺成了中、晚唐画坛顶级高手的画展平台,宋代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举天下之言唐画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较之,莫如大圣慈寺之盛”。 据黄休复《益州名画录》、李之纯《大圣慈寺画记》、范成大《成都古寺名笔记》等古籍记载,自唐、五代前蜀、后蜀至北宋300多年间,在大慈寺留下壁画的画家上百人,作品上千堵,几乎包揽了中、晚唐至北宋所有一流画家。唐僖宗离开成都时,留御容写真于大慈寺,为常重胤画像,有记载前蜀王建占领成都后,还去大慈寺瞻仰过僖宗御容。

唐玄宗也很可能在大慈寺留下过御容写真,宋代张唐英《蜀祷杌》有后蜀皇帝到大慈寺:“明德元年(公元934年)六月幸大慈寺避暑,观明皇、僖宗御容,宴群臣于华严阁下”的记载。前蜀皇帝王建也留有画像在大慈寺,“光化四年,王蜀先主受昭宗礼置生祠,命德齐与道兴同手画西平王仪仗,车舆法物,及朝真殿上皇姑帝戚,后妃嫔御百堵……”(《益州名画录》)。在大慈寺留下壁画的晚唐一流画家还有很多,如画圣吴道子高足卢楞伽,曾画“行道高僧像”数堵,颜真卿题字,时称“二绝”。 苏轼与苏辙游大慈寺时,兄弟二人对佛画大师卢楞伽的作品备加赞赏,誉为“精妙冠世”。其他如五代画坛一代宗师黄筌、黄筌的老师刁光胤,常粲、高道兴、赵德齐、杜龊龟、贯休、孙知微、文同等画坛巨匠均留有壁画在大慈寺。

另外大慈寺内还有不少有文物价值的碑刻,如韦皋“再修大慈寺普贤菩萨记”、李德裕“大慈资福院”、 苏轼“大圣慈寺大悲圆通阁记”、苏轼游大慈寺中和胜相院时的题刻等。此外,大慈寺在“文革”前一直供奉有玄奘顶骨舍利,是国家一级文物。1966年后,舍利转至成都文殊院供奉,大慈寺重新开放之日,珍贵的玄奘顶骨舍利作为镇寺之宝重回了寺内。

大慈寺在唐宋极盛时,高僧大德倍出,如无相禅师,据宋代《高僧传》记载,李商隐作《梓州四证堂碑》,推无相为第一证。无相禅师在西蜀还兴建了净众寺、菩提寺、宁国寺等佛寺,讲经说法,普度众生。无相禅师在成都生活了二十余年,宝应元年(762年)五月十九日,七十九岁在大慈寺坐化。无相禅师在大慈寺还创制了“无相禅茶之法”,正是如今日本茶道的源头。宋代道隆禅师,十三岁在大慈寺出家,淳祐六年(1246年)东渡日本。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九十】

下一篇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三百一十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