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三十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5-19
653

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三十四】


 在画家们笔下,那明月青松、霜天丛菊、满园春色、丽日清风、月夜惊雁、百鸟鸣春、荷塘之恋、清夏荷风、酣秋惊梦、雨林秋色、柿子兰雀、严冬梅韵、荷叶游鱼、叶底花开、春雁秋山、春花秋实、水仙玉兰、石榴牡丹、金谷玉米、寿桃葫芦、翠竹红梅、五彩斑斓。那幅《荷花图》,莲叶出水,像一把翡翠的绸伞,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难怪古人赞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像一颗出尘的明珠,是诗人所慕的气质美。荷枝“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像喻一个清虚正直,不依权势,不攀附世俗富贵的高超人格美。历史上有很多女子爱荷,我想是因为女性都希望对爱情和人生的追求,就像荷花一样的皎洁,葆有冰心雪操般的晶莹纯净。

        画家们的作品重视生活,取材广泛。艺术植根和寄托的对象是自然风物。在创作过程中,画家们对一草一木、一花一鸟,不仅重视其形貌、姿色,而且重视其神理、生气与本质。在他们的笔下,花卉翎毛无所不涉。一只小鸟,端庄、俏丽的,打闹、沐浴的,傲立、白眼望天的,不一而足;那象征雍荣华贵的牡丹、芍药与月季,象征纯洁高雅的芙蓉、兰花与芭蕉,无不在他们的笔下传神生辉,争奇斗妍。他们功底深厚,色彩典雅。他们的作品不是一味地追求形似,而是尽力表现其神,做到形神兼备。他们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原则,从不局限于对刻画对象的直接写生,而是着重细致地观察和品味,切切实实地悟透各种刻画对象的动态和特点,务求做到对其本质的理解,掌握其形、神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艺术的夸张取舍,再创心中之形,表现心中之情,达到物我两融的境界。在色彩处理上,他们借鉴传统,泛涉诸家。其渲染效果或淡雅飘逸,或圣洁无华;有的沉重抑郁,而带有历史的苍茫;有的典雅庄重,更显得高贵不凡。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三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三百三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