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鲁慕迅传【一】
湖北省文联鲁慕迅同志治丧小组5月9日发布讣告,湖北省文联离休干部、省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一级美术师鲁慕迅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8日凌晨2时在深圳不幸逝世,享年98 岁。
鲁慕迅原名鲁立,河南汝州人,中国当代著名画家、美术教育家,被国务院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自幼浸润于民俗艺术氛围,师从石磊园、谢瑞阶、张肇铭、徐松安等名家,1950年毕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美术系。曾任《长江日报》美术组组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四届理事、湖北省美术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湖北省水墨画院院长、湖北书画院名誉院长等职,是长江画派核心人物之一。1994年迁居深圳,直至逝世前仍坚持创作,笔耕不辍。
鲁慕迅的代表作《马蹄莲》被人民大会堂收藏,《荷叶小鱼》入选“百年中国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高风图》搭载“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成为艺术与科技结合的典范。晚年的作品《大地壮歌》《秋水》《海阔天空》等意境磅礴恢宏,呈现开阔的思想境界。
大地壮歌
鲁慕迅是中国长江画派的核心人物之一,长江画派成立于1979年,由湖北十位代表性画家组成“晴川画会”,他们以“湖北十人中国画联展”名义在北京、西安、成都等地巡回展出,引发全国关注。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的叶浅予首次提出“长江画派”这一概念,认为其作品“内容新、形式新、技法新”,区别于金陵画派、长安画派等传统流派,这十人中就包括了鲁慕迅。
秋水
鲁慕迅作为画派成员之一,与周韶华、冯今松、汤文选并称“湖北四老”,是画派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推动者,他主张“画中诗不在题诗,而在得诗之魂”,通过笔墨意境传递诗意。作品题材取自日常生活与自然景观,强调“以简为尚,以真为美”,追求返璞归真的质朴风格,注重写生与采风,将民间艺术融入创作,打破传统技法的疆界,形成“朴实拙直”的艺术风格。鲁慕迅的艺术生涯跨越近一个世纪,其作品兼具传统文人画的意境与现代创新精神,形成了独特的“新文人画”风格。
海阔天空
他以诗书画的三位一体、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情表达,以及对艺术探索的执着,成为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
一帘竹影伴书声
求艺之道,半在修炼,半在悟性。修炼者,朝斯夕斯,矢志不移,甘于寂寞,安于清贫,不计毁誉,尽去杂念,作虔诚的艺术信徒;悟性者,乃对艺术真谛的深刻领悟与对艺术规律之深入把握。
——鲁慕迅
引子
公元2008年12月16日。
河南。
郑州。
商都艺术馆。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中共汝州市委、汝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汝州市委宣传部、汝州市旅游局承办的《故乡情——鲁慕迅作品展》在这里隆重开幕。
“12·16”的太阳特别和煦温暖。
出席开幕式的有马国强、周韶华、陈天然、王威、吴汉东、常法武,李宁、徐勇民、董继宁等著名画家和知名人士。
开幕式由汝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占国主持,中共汝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国重致欢迎词。
中国美术家协会发来了热情洋溢的贺信:
欣闻《故乡情——鲁慕迅作品展》在河南郑州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谨致以热烈的祝贺,并向鲁慕迅先生致以良好的祝愿。
鲁慕迅先生出生于河南,长期工作在湖北,自五十年代至今,先生努力奉献于湖北美术事业的开拓与发展,为推动湖北美术创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先生潜心研究中国画艺术理论,其著述有许多独到的心得与见解,将之用于现代中国花鸟画创作实践。在现实生活的真切体验中,从民族传统与现代艺术的汲取、借鉴中,走出了一条探索现代花鸟画变革的新途径,在创作上取得了可贺的成就,享誉画坛。
今年适逢先生八十寿辰。预祝画展圆满成功﹗并祝先生身体健康!艺术生命之树青春长在﹗
中国美术家协会
当省内外来宾,各级领导在开幕式上讲话、致词后,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在与会者一双双热情目光的注视下,一位80岁的老人站在了麦克风前。他满头白发,面容清瘦,目光深邃,他满怀激情的答谢辞立刻传遍了会场上空:
感谢各位家乡父老乡亲,各界人士,感谢各位领导,文艺界、新闻界的同行们,并对举办这次展览的主办、承办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虽然处处都有友情和温暖,而乡土之情却未尝稍淡。我曾写过一首小诗:
昔饮汝河水,
水清印我心。
水改人未改,
乡情老更深。
谨将这束心血浇灌的鲜花,献给我可爱的故乡河南汝州﹗
我现在既激动,又不安,不安的是我的成就有限,对这份厚爱当之有愧。我希望看到和听到真诚的批评。
风穴的风、汝河的水、中岳的山川灵气、中原大地的文化沃壤、汝州的花果粮米,养育了我这个汝州子民,也哺育了我的艺术,乡土永远是我艺术灵感的源泉,故乡——母亲,永远在我心中!
河南省文联主席,中国美协理事、河南省美协主席马国强说:“这次作品展,吸引众多国内书画界知名人士,是一个高规格、高水平的画展,为书画界人士搭建了交流、学习的平台,必将对我国书画艺术的繁荣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繁荣中原文化、促进河南书画艺术水平整体提高也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共汝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长陈国重在开幕式上讲,近年来,鲁慕迅先生曾多次返乡,与汝州市书画界座谈,开设讲座,传授技艺,带动了汝州书画艺术事业的发展。这次鲁老先生携其心血结晶的诗书画佳作,从温暖的南方城市深圳,回到北方故乡河南省城郑州,举办了这个《故乡情——鲁慕迅作品展》,使我们感受到鲁老先生浓郁的故乡情结,也感受到了这位艺术大家的人格魅力。
著名画家周韶华说,当我欣赏他的作品时,有时好像在听他歌唱,有时好像在听他朗诵诗词,有时在品味他的书法艺术。他的作品的最大优点是能让人静下心来去欣赏……慕迅兄已年逾八旬,这一个案证明,年老未必老气横秋,暮年未必死气沉沉。相反,他壮心不已,童趣横生,艺术朝气勃发,愈画愈新,虎虎有生气。这是一种难得的艺术心态和艺术精神,是一种炉火纯青、大器晚成的心态。
在随后的叙谈中,河南省美协少儿艺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戈器说,鲁先生笔下的荷花,蜻蜓,完全是自己的想象,自己的创造。
原河南省美协副主席刘建友说,鲁老师的画我看画的很轻松,也很自由,顺手拈来,点石成金,这才叫艺术……我觉得他就是天才,建国到现在只有一个鲁慕迅,因为他的画跟别人不一样嘛!他的个性就是他的尊严,大家之所以尊敬他就是因为他的艺术和别人不一样,他是成功者,他的作品是艺术!……这次展览的有一幅《留春住》,大家应该都看到了,就是一个芭蕉叶,蜘蛛网上网住了五、六、十一片桃花花瓣,给人的想象空间很大,很丰富,连蜘蛛网都想留住春,更可想人了!
著名画家王群说,鲁老师画的有一副画《一帘竹影伴书声》,一个竹帘,几笔竹叶,在风中摇曳,让我驻足很久,他为什么能打动我呢?他笔下的那个环境,自有人类文明以来,周、秦汉、唐宋元明清,很多知识分子李白、杜甫啊,都在这种环境下呆过,都受到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千古如斯,只是人在改换,意境多么深刻啊,多能抓人啊!
著名作家田中禾说,鲁老的画我看过以后,很欣慰,我觉得鲁老的画在抽象上的探索很深入,八十高龄敢于在现代艺术领域内深入探索,这很可贵。凡是有成就的艺术家必须有一次远离传统的出走。
原河南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黄思源说,鲁老的画具有极强的生活气息。比如《大峪沙梨》,新颖风趣,构思巧妙。《汝瓷本是国之宝》、《瓜棚豆架午荫浓》等,都显示了作者浓郁的生活热情和焕然的童心。
书画鉴藏家王顺喜说,鲁老的画就像蓝天一样纯净,如到西藏高原一样清新,看了心里非常纯净和开阔。……鲁老的画之所以好,主要是来自他的书法好。鲁老还是一个美学家。
书画鉴藏家黄飞说,鲁老不仅是一位书画家,更重要的他是一位学者、诗人和美学家,这次展出的书法作品,全是鲁老的自作诗词,其画意境高远,并达到了诗书画的完美和谐与统一。这在当代不能说是绝无仅有的,我看也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的……鲁老虽已八十,可其心态好,思想新,追求变,学养深。他多次讲,我的画还在摸索学习中。就在画展期间,还坚持到观众中,虚心听取多方意见,这种谦逊的态度和修养,咋能写不出好字,画不出好画呢?
在《故乡情——鲁慕迅作品展》展出的同时,由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鲁慕迅作品集》也在郑州市商都艺术馆首发。群众欢迎他,主要是他与河南画风不同,有想法,引人思。
那《一棵草一个小宇宙》、《海阔天空》、《竹影泉声》、《化蝶》、《醉卧东篱》、《秋光如水》、《汝瓷布虎》、《三友图》、《汝瓷本是国之宝》、《山泉瓦壶》、《绿满春山》、《留春住》、《秋语》……画,没有浮泛之笔;诗,没有夸饰之词。使人感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深化美化了画意,引发着你更深层的思索;画,使诗更形象生动,丰富着诗的意境。读先生的作品,使人不为俗事所累,不为俗念所役,始终投入人生的愉悦之中,让人超越,让人达观,让人自得,因而在磨难中能表现得坚强,在挫折中能表现得豁达,在困顿中能表现得坦然,在顺境中能表现得淡泊,不因失而气馁,不因得而飘然,不因委屈而狂躁,不因高官而颐使。这不仅是一个智者的大彻大悟,是一个哲人对人生思索的升华,也是这位填补汝州历史空白的丹青大师对生命的感悟,对人格真谛的追求和审视。
他的《我爱四君子》被收入《科与艺术·优秀人民艺术家作品集》,于2005年10月12——17日搭载神舟六号遨游太空。他的《一棵草一个小宇宙》、《化蝶》、《秋语》等13幅作品被收入《当代美术全集·画鸟卷》,他的《荷叶小鱼》参加《百年中国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他的《马蹄莲》为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和收藏;他的《绿杨堤外荷花香》被收入《中国现代花鸟画全集》,《鸡冠花》被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
这位历尽种种困厄、磨难,在画坛默默耕耘60年,以其血、泪与汗的交融,创造出成千帧书画作品,数百首诗歌,数百篇理论和评论文章。从而在搏击艺海中,集绘画、诗歌、美术理论、翰墨于一身的艺术家,对生他养他的故土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其情之切,其意之浓,尽在其中。
那么,他是如何用那支饱蘸激情的七彩画笔,来勾勒家乡乃至祖国妖娆秀美的山川风物,来描绘人世间的真善美,来谱写他自己七彩的梦幻、七彩的生命乃至七彩的艺术成就呢?
让我们还是循着先生80年漫长的人生轨迹,来寻觅此中颇具特色的七彩人生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下一篇郭进拴|鲁慕迅传【二】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