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乡情老更深【二百四十六】
同时,流传久远的民间刺绣工艺“观音绣”、汝瓷观音等观音文化旅游产品,已形成生产规模,产品行销全国。
一个城市的观音“血脉”
如果说源远流长的观音文化、厚重的民众基础是平顶山申报“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那么观音文化与这个城市的融合则无疑是“后天”所催生的丰满血肉。
观音文化深深扎根在平顶山这个城市,但如何与城市这个载体更好地结合,广泛地撒播开来,是时代对城市文化的要求。
我市民间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观音文化的研究,市文联编辑出版的《平顶山民间故事集成》和《平顶山民间歌谣谚语集成》两部书,收录了大量的观音传说故事、歌谣、谚语。2002年成立了迄今为止全国唯一的以研究观音文化为重要任务的学术团体“平顶山市观音文化研究会”,2010年改名为“平顶山大香山观音文化研究会”。
与此同时,不少专家学者对于中国观音文化在平顶山发祥的历史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呈现在平顶山的观音文化现象具有历史性、传承性、广泛性、普遍性、原创性五个鲜明特点。还有不少学者纷纷提到:平顶山传说观音修行的历史遗迹尤为独特,不仅显示了平顶山观音文化积淀的无比深厚,而且显示出平顶山观音文化的独特魅力。
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对弘扬观音文化的高度重视,是促进观音文化与城市品位快速良好融合的着力点。不仅出台了相关文件,并对观音道场香山寺、白雀寺进行了全新包装打造;以观音文化为城市底蕴,建立观音民俗文化景观等观音文化城市识别系统。
一个广角度——锦上添花打造爱心之都
观音文化核心是“真、善、美”,这也是和谐社会所要求的一种精神本质。
近年来,平顶山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把继承和弘扬观音文化中“真、善、美”、“慈善、爱心、和谐”的人文精神同公民道德建设、文化建设、城市建设和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引导观音民间文化对人们的教化作用,对社会的稳定作用和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广泛开展爱心帮扶活动,建立观音文化慈善网站,开展爱心模范评选,树立文明新风,举办“十大孝星”评选活动,倾力打造爱心之都、文明之城。
一个远方向——立意高远弘扬和谐文化
打造中国观音文化之乡的终极目的,是推进社会和谐进步。
专家指出,平顶山的观音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已远远超出了佛教本身所包含的单纯内容,成为地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千百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使平顶山的观音民俗文化成为了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影响的一种民俗文化现象,蕴含着改善人们的道德心理、道德人格、道德规范从而美化人生和社会的宗旨。
立足于此,作为观音文化的发源地,平顶山正在充分调动深厚的观音文化群众基础,有效地运用数千年来观音文化在民众中根深蒂固的深远影响,探索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可以预见,在研究和开发观音文化,大力弘扬观音“慈善和谐”精神的进程中,我们必将为挖掘优秀历史传统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先天”神韵,“后天”风姿,凝结的是一个城市令人神往的观音文化“血脉”,也是平顶山正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文化旅游品牌。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