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赏析:梁银《从人间走过》——生命的四重镜像与人间剧场

作者:梁银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4-06
1345

undefined

从人间走过

新疆乌苏/梁银


从人间走过

一些人歪歪扭扭走过了坑洼

他们身形头重脚轻

好像一场大风让他们站不稳脚跟


从人间走过

一些人如野草一样疯长

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安放自己

互相挤着狭隘的空间


从人间走过

一些人轻如燕子

丈量着四海与天涯

将一生交给了浪花与无极


从人间走过

一些人化身一头黄牛

腰身贴近黄土

从星月中演绎了一生光辉


从人间走过

过目了无数个面孔

犹如唱了一场大戏

把自己表演的如此风光体面


我真不知道这个人间有多富有

包藏了多少让人入心的画面

如果我写的让你颤抖

那就用刀剜一下你的内心

undefined

赏析:梁银《从人间走过》——生命的四重镜像与人间剧场

这首《从人间走过》以质朴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众生百态图,通过四组充满张力的生命意象,构建起一个关于存在与价值的哲学剧场。诗人以“行走”为线索,将人间化作流动的舞台,每个角色都在命运的光束下演绎着独特的生存姿态。

‌一、困顿者:被重力扭曲的生存褶皱‌

“歪歪扭扭走过了坑洼”的群体,在头重脚轻的失衡中暴露出存在的荒诞性。诗人用“大风”这一隐喻暗示着不可抗的外力——或许是时代的飓风,或许是命运的湍流,让生命成为被裹挟的落叶。他们的踉跄不仅是物理姿态的描摹,更暗喻着精神世界的倾覆:当生存空间被挤压成坑洼的甬道,人的尊严在惯性中逐渐坍缩为求生的本能。

‌二、野草族:野蛮生长的身份焦虑‌

那些“找不到位置安放自己”的野草,揭示了现代性困境中的群体性身份危机。在“互相挤着狭隘空间”的生存竞争中,生命的野性生长反而成为囚笼。野草的意象暗含双重性:既是底层生命力的礼赞,又是无序扩张的警示。这种悖论式的书写,恰如哲学家阿甘本所言“赤裸生命”的困境——在过度丰裕的现代社会中,人反而失去了安置灵魂的坐标。

‌三、追风者:轻逸与沉重的永恒博弈‌

“轻如燕子”的漂泊者,将生命托付给“浪花与无极”,构成对前两种生存状态的反叛。燕子的轻盈与黄牛的沉重形成镜像对照,暗示着生命选择的两极:是选择如道家“逍遥游”般解构意义,还是如儒家“天行健”般建构价值?诗人用“丈量四海天涯”的动感画面,将存在主义式的自由与虚无同时抛向读者——当生命成为永恒的丈量,刻度本身是否就是意义?

‌四、躬耕者:土地伦理中的神性微光‌

“化身黄牛”的群体,在腰身贴近黄土的谦卑姿态里,意外获得了“星月光辉”的加冕。这组意象蕴含着深刻的农耕文明密码:牛与土地的共生关系,暗示着最朴素的生存智慧。诗人在这里完成了一次价值的倒置——那些看似被星月俯视的匍匐者,反而在持续的生命演绎中成为了光辉的创造者。这种“向下超越”的哲学,与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形成隐秘的对话。

‌五、人间剧场:被观看与表演的存在困境‌

结尾的“过目无数面孔”如剧场灯光的骤然亮起,将全诗推向存在主义的高潮。当人生成为“风光体面”的表演,真实与虚构的边界开始模糊。诗人以“颤抖”和“刀剜内心”的痛感修辞,撕开文明社会精心缝制的体面外衣,暴露出人性深处的震颤——我们究竟是生活的演员,还是被生活表演的傀儡?

这首诗的价值不仅在于对生命形态的多维呈现,更在于其构建的观看之道:当诗人说“从人间走过”,他既是行走的参与者,又是冷眼的观察者,这种双重身份最终将读者也卷入反思的漩涡。那些被刀锋剜开的内心褶皱里,或许正藏着破解人间戏剧的密码。(DeepSeek-R1满血版)

undefined


【作者简介】梁银,又名梁国英,笔名清风,大专学历。甘肃天祝人,现居新疆乌苏。国际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协会会员,当代文学家协会会员,新疆兵团作家协会会员,塔城地区作家协会会员,初汐文化网签约作家,半朵中文网签约作家,中国新写实主义诗歌成员,青年诗人,乡土诗人。作品散见于《广东作家》《青海诗刊》《海南文学》《山东诗歌》《三角洲》《中国乡村》等报刊杂志和网络媒体,部分作品荣获各类大奖并收录在各种诗歌选集中出版发行.诗观:若诗在流亡,那流转中的诗却总是那么丰润。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月是故乡明【二百三十】

下一篇赏析:梁银《从人间走过》——生命的四重镜像与人间剧场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