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刀郎现象【一百四十四】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4-02
1530

郭进拴|刀郎现象【一百四十四】


       刀郎的《披着羊皮的狼》是一首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歌曲。以下是该歌曲的一些艺术特色:

  1.         创作灵感:刀郎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自己生活的环境和对情感的态度。他用直白的歌词和深沉的情感,述说着男人们的心声和执着,诠释着茫茫戈壁的空旷与荒凉,演绎着来自那方神秘土地的独有风情,展示了大西北人民特有的粗犷豪迈的性格2

  2.         歌词特点:歌词中充满了对爱情的坚定和对伴侣的深情。例如,“我知道想要和你在一起并不容易,我们来自不同的天和地”,以及“我确定这一辈子都会在你身旁,带着火热的心随你到任何地方”等句子,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承诺2

  3.         音乐风格:刀郎的音乐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他经常采用一些民间的旋律进行二度创作。这种风格使得他的歌曲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1

  4.        社会影响:《披着羊皮的狼》不仅是一首歌曲,它还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歌词中的“披着羊皮的狼”形象,寓意着那些外表看似温和但实际上可能隐藏着险恶用心的人。这种形象的描绘,使得歌曲具有了更深层次的社会意义2

         综上所述,《披着羊皮的狼》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和社会意义的歌曲,它的艺术特色在于刀郎独特的创作灵感、直白而深情的歌词、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音乐风格,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映。

        2005年,《披着羊皮的狼》被“音乐先锋榜”评为年度最受欢迎歌曲,这首本由刀郎创作的歌,在送给谭咏麟之后也成为谭校长的经典代表作之一。直白的歌词,粗犷的曲风,歌中带有刀郎惯有的音乐风格,而歌里如“狼”一般的狂野,也与谭咏麟向来深沉、真挚的都市情歌基调有着很大的反差。那么,相比较谭校长的演绎,《披着羊皮的狼》是否更适合词曲作者刀郎呢?
刀郎 (右)
         总体概括一下,《披着羊皮的狼》首唱谭咏麟,2006年刀郎重唱,两者歌词尽同,唯一区别为编曲。谭咏麟版本为专辑《天地》主打歌,整体恢弘大气,开头女声吟唱缥缈空灵,惊艳之余尽显悲壮。而代入式的吟唱以及在声线上的处理,都突显了谭校长极佳的演唱功力。
歌手 谭咏麟
         而刀郎的版本,在编曲上完败谭咏麟,相比较后者的完整、华丽,其旋律简单、粗糙,反而更衬托出刀郎声音里的沧桑与感情里的原始。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刀郎在编曲中加入了艾捷克以及马头琴,这些西北民族乐器的应用,其实更符合刀郎的音乐风格,也更适合歌中“狼”的主题。由这一点来看,在对歌曲的整体理解上,创作者刀郎要优于演唱者谭咏麟。
歌手 刀郎
        刀郎代表作《2002年的第一场雪》以及《冲动的惩罚》,歌词直白无深意,寡淡如白水,内里经不起任何的推敲。同样,《披着羊皮的狼》发力直接,表白暴力,字词之间没有任何的婉转与含蓄。所以,该歌曲在歌词撰写上延续了刀郎的习惯和格调,像极了一个粗犷的西北汉子不加任何修饰的呐喊。
谭咏麟
         刀郎的曲风和唱腔,其实全部彰显在他沧桑沙哑的嗓音中,那是一股吹自西域大漠的风沙,充满颗粒感又完全区分于流行乐坛里的其他歌手。天然质朴的粗哑嗓音,在整体简单流畅的旋律衬托下,更突显其质感和张力,这是刀郎音乐最迷人的部分。所以,我们在听刀郎歌曲的时候,更多的是被他饱经风霜的歌唱所打动,而对于旋律和歌词的意境却并不十分看重。
刀郎
        而出身于上世纪70年代的谭咏麟,其唱功以及对歌曲的控制力都已经得到了整个华语乐坛的认可。但细数谭校长的经典老歌,他对浪漫情歌以及节奏型快歌的拿捏更为得心应手,厚重、深情是其强项。而《披着羊皮的狼》显然是一首带有刀郎特质且具有地域属性的歌曲,其歌中韵味也需要一个粗犷的嗓音来诠释,这与谭咏麟的嗓音条件和演唱风格并不完全匹配。
        所以,尽管谭咏麟演唱的《披着羊皮的狼》受到了听者的欢迎,也赢得了奖项的认可,但从歌曲本身的统一性与契合度来说,这首歌真的更适合刀郎。但两者又都各有不足,谭校长整体华丽,“野性”却不足;刀郎充满原始味道,却又略显粗糙。如果两者能够融合在一起的话,这首歌的质量将会有明显提升。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刀郎现象【一百四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刀郎现象【一百四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