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六十岁说【一百七十七】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12-22
762

郭进拴|六十岁说【一百七十七】


“爹娘死40多年后,自己也到了最后时刻,吩咐家人,连同死去的闺女等一家七口7副棺材一块儿埋,埋时下着雪,泥路,从家门口到坟地,六七里地都铺成了苇子。
  “我真正近距离接触临沣寨是在2001年,那一年的9月,有电视台要来临沣寨拍片,当时我在堂街镇政府工作,陪同他们来到了这里,片子播出后,县长很感兴趣,就开始着手开发保护,就这样我来到了这里,这一来就是十几年。”尹亮亮说。
  十几年时间,按尹亮亮借用《红楼梦》的话叫“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个中有着说不出的苦辣酸甜,但十几年时间与临沣寨的长相厮守、亲密接触,显然也让尹亮亮成了地道的临沣寨专家。提到临沣寨的角角落落,哪怕是一砖一瓦,他都耳熟能详,绝对铭记在心。
  尹亮亮用十几年时间对临沣寨历史文化的挖掘,乃至对遗迹的保护显然是有了丰厚的回报,他毕竟带领临沣寨敲开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大门。
  

  “寨子能够有这样的规模,临沣寨能有今天,离不开开创它的朱姓人家!”尹亮亮说。
  站在近7米高的红色寨墙下,依着那已经流淌了100多年、至今仍然清水悠悠的护寨河,衬托着寨墙边那棵高大而又有着沧桑年轮的老树,年过半百的尹亮亮也成了秋日里的一道风景。
  “临沣寨始建于明末,占地7万平方米。它原先不叫临沣寨,寨内原来住的是张姓人家,寨名叫张家埂。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始),中原一带暴发了大瘟疫,人口锐减,有朱姓人家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到了这里,迁来的最初一段时间,朱姓人家租种张家的地,是张家的佃户。但山西朱姓骨子里流淌的晋商血液,最终让他们赢得了这个寨子,反客为主。”尹亮亮说。
  在租地耕种的同时,朱姓人家也跟着张姓人家学会了编织芦苇席,并通过陆运和汝河水运将芦苇席和其他芦苇制品贩卖出去。
  清朝道光年间,朱家家业隆盛,尤其是朱氏第十四代传人朱紫贵、朱振南、朱紫峰兄弟三人独具慧眼,顺应了清王朝大开科举、广取文士的潮流,认准了以诗书求闻达是家庭有庶而官、迅速发展的必由之路。因而在村子里大兴义学,通过众多子弟读书,科举进入仕第,或做官或做盐商,成为富甲一方、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甚高的朱氏大家族。有了经济,再加上政治地位,当然就有了发言权,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就这样,朱姓开始与张姓反佃为主,显然,村名“张家埂”已不太适宜,便被改称“朱洼村”或“朱洼寨”。现在,寨内的600多口人中,朱姓后代占了九成以上。
  实际上,临沣寨的历史要久远得多。“张家埂”之前,临沣寨还有个古称叫水田村。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汝水》中有“柏水(现在的石河)自城北复南,丰溪自香山东北流入郏境,至水田村。一由村南而北,一由村北而东,环村一周,复东北至石桥入汝”的记载。直到明朝末年,“水田村”改名为“张家埂”。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一百七十六】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一百七十八】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