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中原出版传媒集团主办,河南省文学院、河南美术出版社、平顶山市委宣传部、中共郏县县委协办的萧根胜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与会近三十人的作家、评论家、陶瓷领域专家代表就这部作品各抒己见。
冯 杰
河南省作协副主席,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
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河南文学院祝贺萧根胜先生的作品首次在京研讨,同时还感谢在京的学者、专家、老师光临,为我们河南作家把脉论证。萧根胜先生是我们中原作家群里一直笔耕不掇的作家,过去是个铁道新兵,现在是文学老将,几十年从政之余,业余时间里勤奋创作。记得8年前我们文学院曾为他召开了长篇报告文学《青海长云》的研讨会,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曾经获得第十届全省“五个一”工程奖。今天萧先生又奉献出了50万字的长篇传记《国瓷之光——李国桢传》,该著作选材独到,填补了陶瓷界人物传记的空白,作品不是手写出来的,而是用脚丈量出来的,作者走遍全国十多个省市,仅从书后引用的是116种书,可以看到作者是下了苦工夫的,可谓是沙里淘金,精心布局,六年磨一剑,李国桢是造国瓷,作者萧根胜是造文字。河南报告文学有着创作上的传统,古代的不说,近当代有许多人研究立传,有着很大的开拓空间,像李国桢和萧根胜是老乡,在南阳其他人没有立传,这种独特的空间领域期待着河南报告文学作家来开拓。
许华伟
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出版与国际合作部主任
首先,我代表中原出版传媒集团公司领导,向到会的前辈、专家、媒体朋友表示感谢,还有向萧根胜先生把如此厚重的作品交给我们美术出版社出版,也表示感谢,也向谢平顶山市委宣传部、郏县的领导表示感谢。
其次,代表我个人谈一点想法,首先我觉得今天我们还是向李国桢先生表达敬意,他历经坎坷,爱国之心始终不变,有大国工匠的精神,既继承传统又创新技术,把中国的陶瓷工艺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刚才阎晶明主席也说了他不仅是我们尊敬的前辈,也是当今新时代我们一直在呼唤的,在民族伟大复兴时期需要的人物,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性的人物,所以我们很尊敬他,他的精神会激励下一代年轻人,为国家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第三,要写好李国桢先生非常不容易,需要跨界,要用报告文学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同时还要写到陶瓷工艺方面的专业知识,在此萧根胜先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代价,这期间他腿还受过伤,在医院写,眼睛几乎失明,还在写,他说他爬过了高山,渡过了大海。他的第一部作品在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当时我在那当副总编辑,我们在一起出版的。第二部作品又爬上一个高山,又上了一个台阶,我认为他的作品饱含深情,感情非常真挚,作品带有泥土的芬芳。有一段时间他几乎写不动了,很痛苦。春节期间到我办公室跟我聊,我说我们不要拘泥于陶瓷工艺细节的问题,还要回到文学本身来,还要写工艺,但是更重要的是写故事,把人物的性格写出来,把李国桢这个人物写丰满、写活,所以那天谈话以后很快就推进了。
我从美术社离任以后,康总到美术社,她推进的很快,这么重要的一部作品很快推出,而且社会影响很大,今天恳请各位专家评点一下,如果哪些地方做的还不够,我们再修订完善。
李 勇
河南美术出版社社长
大家上午好!源于萧根胜先生的《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我们相聚于此,我谨代表河南美术出版社对各位拨冗莅临表示衷心的感谢。
萧根胜先生是河南文坛的重要作家,在报告文学领域深耕细作,他前几年创作的《青海长云》是由我先前供职的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近年来,萧先生退而不休,笔耕不辍,超越自我,以执着的精神、率真的文字,不断拓展、探索新的领域。我们河南美术出版社非常有幸,推出《国瓷之光——李国桢传》这部新作,为广大读者首次、真实、完整还原陶瓷科技泰斗李国桢的传奇一生,市场反响热烈,业界也是好评如潮。
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是语言、情感、精神的呈现,在喧嚣的现实生活中起着唤醒、引导、激励的效用,为心灵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涵养,这也是我们不遗余力推出这部报告文学作品的初衷。感谢今天与会作家、评论家、陶瓷界的大师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对我们出版方来讲,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作为一名长期坚守于文学艺术阵地的出版人,对于高质量的作品,始终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怀。以艺术为立社之基的河南美术出版社,始终密切关注国内文学艺术创作,坚持以“出好书、济天下”的出版情怀,用心打造精品力作,出版图书也多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书法兰亭奖·出版编辑奖等重要奖项,在致力于中国文学艺术作品推广的路途上,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拥抱一切有力量、有温度的作品,也期盼能为各位大咖提供出版服务,再次感谢。
康 华
河南美术出版社总编辑
今天在现代文学馆这一国家文学的殿堂来参加这么高规格的研讨会,作为我个人来讲,心情是非常激动,非常感动,也很自豪,另外聆听了各位专家的发言,我个人非常受益,刚才对图书方面有一些建议,我都是认真地做了笔记,回去以后我们会好好研究、仔细消化。我是土生土长的郏县人,但坦率地讲,在作家萧根胜和我聊《国瓷之光——李国桢传》的写作计划之前,我对乡贤李国桢先生知之甚少。后随其采访的深入、写作的推进,我对李国桢先生的敬仰之情越来越深,曾有几次在倾听萧根胜老师动情的讲述时不自觉地流下眼泪。我越来越理解了萧主任为什么放着滋润舒适的日子不过而选择这么一条充满艰辛挑战之路,我也理解了他对我们郏县这方沃土和生活在这方沃土上的人们爱得是多么热烈、多么深沉。他饱含真情,对郏县人、郏县事不停地书写,一篇篇有分量的报告文学接续诞生,从而使他地方行政领导的身份在弱化而作家的身份日益凸显。作为见证者之一,我深知这一华丽转身背后的努力和付出是多么的巨大。
这部作品是河南美术出版社2020年度重点打造的精品力作之一。责任编辑董慧敏女士高度敬业,对内文逐字逐句核对、推敲,装帧、印制精益求精,力求使作品得以完美呈现。出版的本质是传播。作为出版方,我们期待通过这部著作的出版,能让更多的人认识李国桢,能让李国桢的科学精神在我们新时代发扬光大,这就是我们出版人的初心和使命。谢谢大家!
张富领
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
因为我跟萧根胜先生太熟悉了,简单说两句,萧根胜先生从走向文学的道路,到出版第一部长篇报告文学《青海长云》到今天《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我见证了他这十多年走过的每一个台阶,每一个进步,这本书就是他这6年来的呕心沥血之作,凡是李国桢走过的足迹他都要走一遍,采访了几百位见证人,这是他在为李国桢本人书魂、为陶瓷书魂,也是为他个人塑造他的人生精神价值,更是为这个时代书魂。我昨天吃饭的时候说,他是一个用工匠精神在打造工匠精神,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我认为今天能够在现代文学馆召开报告文学的研讨会意义非常重大,《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报告文学之光,也是河南省报告文学作品第一次走进中国最高文学殿堂现代文学馆,我也感到十分荣幸,今天向各位文学界的前辈、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敬意,谢谢大家。
左玉昆
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朋友们、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能够参加这个活动非常高兴,刚才主持人介绍了今天这个会是群贤毕至,大咖云集,我们在这里召开萧根胜同志的长篇报告文学《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作品的研讨会既是对萧根胜同志6年如一日的风尘万里、辛勤耕耘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国瓷大师李国桢先生心怀祖国、不计名利、高风亮节的崇高精神的致敬。在此我代表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对各位领导、专家、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萧根胜同志勤奋耕耘、潜心创作所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诚挚的祝贺。
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平顶山的情况。平顶山是中原城市群、中心城市群,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同时还是中国曲艺名城、中国书法城和中国官窑文化之乡,可以说是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同时是五大官窑之首汝瓷的烧制地和国家重大考古发现的清凉寺汝官瓷遗址所在地,汝瓷、钧瓷、花瓷等陶瓷遗址到处都有。近几年来平顶山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关心支持下,陶瓷产业不断的发扬光大,产学研体系化、规模化推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好,这些都是我们平顶山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心有真情怀、行有大格局。萧根胜这几年在文学艺术创作和陶瓷行业研究方面可以说硕果累累,他的作品先后获得了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为平顶山文学艺术和陶瓷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既是一部文采飞扬的文学传记,同时还是一部跌宕起伏的陶瓷史记,必将为平顶山文学艺术发展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我们将以此次研讨会举办为新的契机、新的起点、新的动力,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擦亮鹰城名片,讲好鹰城故事,书写社会主义繁盛的灿烂篇章。最后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赵 飞
郏县县委宣传部部长
萧根胜先生撰写的《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出版后,在我们郏县以及平顶山引起了强烈的关注和好评,尤其是这次研讨会也得到了文学界、陶瓷界、县委县政府的高度关注,可以说是我们郏县文学界的一件盛事、喜事。丁国浩书记委托我向参加今天会议的嘉宾和媒体朋友们表示感谢。《国瓷之光——李国桢传》之所以能够引起强烈的关注和好评,我想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方面因为李国桢是我们郏县曹沟人,他身上这种淡泊名利、公字当头、舍己为国、奋发开拓的故事和精神,其实在我们郏县也是广为流传。尤其《国瓷之光——李国桢传》这本书的出版,让我们郏县人更加直观、系统、全面地感受和感悟到李国桢先生的思想境界和性格形象。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萧根胜先生是我们郏县文学界杰出代表,他长期从事文学创作,撰写的长篇报告文学《青海长云》以及一些短篇的纪实文学,比如《姚留记的最后时光》《王秀仙老人的初心》等一系列作品,真实朴实、自然深情地讴歌了我们郏县大地上一些功勋英模人物,展现了时代精神,尤其是《国瓷之光——李国桢传》更是用他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描绘和再现了一代大师的精神标杆和道德典范。在六年时间里,萧根胜先生参阅了如山的资料,走访数十个与陶瓷烧造有关的地方,采访数百个有关当事人。《国瓷之光——李国桢传》充满了理想信念、奉献牺牲精神,在深深打动我们的同时,萧根胜先生这种不懈追求的创作态度和务实的敬业精神也让我们郏县人由衷的感动和敬佩。在这部报告文学中,我们读懂了李国桢先生的工匠精神、家国情怀,同时也体会到了萧根胜先生不忘初心、情系家乡的赤子之情。李国桢先生数十年如一日探索陶瓷重塑辉煌,没有情怀不可能坚持下来,萧根胜先生笔耕不辍50余万字,一度劳累到视网膜脱落,如果没有情怀我想也不可能做到如此。
李国桢先生曾说过,唐钧是窑变艺术的源头,而我们郏县就是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的中国唐钧基地。借此机会,也向各位专家简单介绍一下郏县,我们郏县是中国铸铁锅之都,年产量占全国三分之二,相信各位在座领导专家家里有相当一部分用的是我们郏县的铁锅。另外我们郏县红牛是全国八大良种黄牛之一,以盛产雪花牛肉著称,在去年举办的首届中国牛·优质牛肉品鉴大会上,郏县红牛荣获“高品质牛肉生产推介品种”“综合评价优胜奖”即最高奖。郏县还是全国知青文化之乡、中国诗歌创作基地,这里还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址,北宋大文豪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安息地— — 三苏园、全国保存最好的县级文庙— — 郏县文庙、万里茶路重要支点— — 郏县山陕会馆、中原地区第一红石古寨— — 临沣寨。诚挚的邀请大家到被誉为中国长寿之乡、中国书法之乡、中国诗歌之乡、中国郏县红牛之乡、中国美食之乡、中国大铜器舞文化之乡的郏县多走走看看,创作采风、调研指导。我相信豫味老家、乡愁郏县一定会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印象。最后祝愿研讨会圆满成功!祝愿文学事业扬帆远航!
郑 旭
《中国陶瓷》杂志副主编
我也是搞陶瓷专业的,这本书对我们来讲,以及我的父辈,包括现在的年轻人,我和他们谈起李国桢先生,基本上可以说都不知道这个人。这本书我觉得出得非常及时,他会让很多年轻人知道了有这么一个大师存在,谢谢萧老师给我们出了这么一本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