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八十六】
在这个时候,菅智民有自己的体会。他坦言,体育运动,经过这种大活动量的训练,或强度的训练,使体能得到一种提升,转换到一种静的状态,进入到这个翰墨和书海的这种境地之后呢,又非常非常的平静。这种一张一弛,一动一静,恰恰就像书法的这种表现形式一样,有高有低、有起有伏,它才出现一种让人感觉内涵丰富,或者说多样化的一种奇特状态。
1987年,菅智民与6名青年书法家一起举办了“平顶山市7青年书法作品巡回展”。这一展览在中原书法界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同时,菅智民的书法也以“大气、奔放”饮誉全国书坛。
这一阶段,菅智民们精诚团结,打破禁锢,解放思想,深入思考和掌握书法艺术规律,山山水水洒热汗,城城乡乡留脚印,闯出了一条书法艺术改革的新路子。
1987年,平顶山书法创作达到了一个新阶段,其特点就是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的大目标鼓舞下所作的推动书法现代化、催生现代书法的努力。
“87新潮”是一场全市规模的、超前性的书法运动,而平顶山市书协则处在这一思潮的潮头。以菅智民为代表的七青年采取的举措,在全省、全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87新潮”是改革开放时期,国门始开,西风吹来之际,感觉敏锐的年轻人,抱着迎接现代社会的热情而掀起的一场艺术革新的演练,其动机和目的无疑都是积极的。今日的平顶山市中青年书法家,大多是“87新潮”的参与者或支持者,不同程度地受到过现代艺术思潮的洗礼,他们经过冷静的反思已逐步走向成熟,成为今日平顶山市书法界的一支中坚力量。
在行驶了数十年的平顶山书法号航船上,载有菅智民的身影和心血,挚情和理想,他和它已是荣辱与共,难舍难分了。
时隔多年,再回头来看。当年的“七青年”作为一个书法团队,它是平顶山书法发展史的里程碑。所以对菅智民本人来说, “七青年”展览之后,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平顶山书法大发展由“七青年”开始,像滚雪球一样,这个团队越来越大,人数越来越多。
1989年,菅智民调往广东省汕尾市,先后任文化局副局长、汕尾市文联主席、书协主席。他在汕尾工作7年,为推动当地文化交流,提升书法艺术水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