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童趣儿【一百三十九】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11-16
37973

  郭进拴|童趣儿【一百三十九】


  10、粘老鹤

  老鹤,这是天津人对蜻蜓的称呼。小时候的夏日傍晚,成百上千只的蜻蜓漫天飞舞谓为壮观。由于大气污染及农药的无限施撒,旧日的情景如今已一去不复返,在当今能偶尔见到几只蜻蜓算是幸运。蜻蜓有多个品种,最常见的是黄色的老鹤,另有大老青、花狸豹、轱辘钱、小鬼儿、黑老婆、红辣椒等。粘老鹤必须要备一根长竿,竿顶插上一节约3毫米粗的尖子,形状如钓鱼竿。那时如有一支现成的钓鱼竿,可算是难得的高级设备。只有竿还不行,粘(zhan)老鹤还得有粘(nian)子。用松香加水小火熬制,粘度以能粘住“知了”(学名蝉)为佳。蜻蜓可能因为怕晒怕热的缘故,白天很少出动,大多躲在树上乘凉,这正是粘蜻蜓的好时机。一人持竿,在尖子上涂抹上粘子,其他人屏息观看,期待着成功的一刻和分享战利品的欢乐。老鹤比较多,一会儿就能粘许多,其它品种也会有所暂获,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粘几只知了回家。知了只有雄才会发声,用手抓住一晃它就叫,虽是日照当头汗流浃背,但仍然是笑容满面乐在其中。

  11、骑马打仗

  马者壮男也,骑者身轻骄健乎。首先分拨,双方自行配对,“马”只管驮不许打,骑士则可拉扯、推搡、拖拽对方骑士,目地是将对方骑士拉下马。一旦下马立即下场,不得再入场。初始时双方如各五对,须捉对厮杀,最后打红了眼,就不管是谁一通瞎打乱斗,下场的也趁人不备又杀上马来,时有花木兰也横枪立马参战其中。记得最多时有20余对大军在场上搏杀,只听得擂鼓齐鸣杀声震天,只打得昏天黑地人仰马翻。最后铜锣一敲,鸣金收兵,各自回家吃饭去了。

  12、骑竹马

  骑竹马是学龄前儿童的游戏。一根一米多长的竹竿置于跨下当作马,手执一根小棍为军刀,一边蹦跳一边学着哥哥们的样子高喊:“杀呀!冲呀!”。自觉不亦乐乎,将来成为骑兵也未可知。

  13、过家家

  过家家也是学龄前儿童的游戏。小孩儿们各自拿出家中的布娃娃,小碗儿,小铲子,小衣服,曾用过的奶瓶、奶嘴等都成了过日子的家当。小女孩的角色当然是“妈妈”,将奶嘴放到娃娃嘴边喂奶,焉然一个耐心有加的贤妻良母。当“爸爸”的当然也不能闲着,用小铲子铲点泥巴在小碗儿里活面,竟也能做出好几个黑乎乎的小窝头和小馒头来。更有手巧的“爸爸”精工细做,做出了包子,饺子和面条。 “妈妈”笑逐颜开,给“爸爸”送点秋天的菠菜,最大的奖励当然是在“爸爸”脏兮兮的脸颊上呗上一个Kiss,那才叫“心里美”!

  14 、摔泥凹

  摔泥锅首先得有泥,取粘土若干,经加水揉制,闷熟等深加工成柔韧的泥材备用。双方各取数量相当的泥,分别制作成泥锅。泥锅呈凹形,底部要尽量大且薄,锅边越深越好。由于双方泥料的数量相当,所以制作水平的高低成为取胜的关键。泥锅做好后先由一方来摔,用力使锅圈同时落地,靠锅内空气的负压将锅底炸开个洞,破洞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泥料,制作,摔法等诸多因素。摔破后对方则要用自己的泥来修补锅上的破洞,这时双方泥的多少便产生了差距。二人你来我往互相摔锅、补洞,最终以得泥多者为胜,战利品就是多得的泥巴,但精神上的胜利和满足是无法用泥巴多少来衡量的。

  15、砸杏核

  吃完了杏肉把杏核存起来,当然也有不少是捡来的。挑选出大的重的杏核作为手核,找半块砖头放在地上,双方各取同等数量的杏核放在砖上,猜先者先砸,用手核在眼前瞄准,撒手砸向杏核堆,掉落砖下的杏核归自己,剩下的则由对方补齐。一旦手核留在了砖上不得取回,由对方继续砸,最后以赢得杏核多者为胜,赢几个小杏核不算什么,如果能赢对手几个手核可算是巨大的胜利。

  16、挑杏核

  挑杏核与砸杏核用的虽然都是杏核,但游戏规则不同。挑杏核犹如下象棋中的炮,必须要隔一子进行打杀。用母指挑起一核,力图跳过挡在中间的核后碰撞击到另一端的核。碰到,赢一核,否则输一核。说起简单,技巧性还是蛮强的。母指指甲留得越长,越有利于挑核,力道大小更需经验积累,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信你试试看?

  17、砸方宝

  “方宝”多用烟标纸叠制成四方形,大些的一般用画报等厚纸。砸方宝就得砸,甲、乙双方各将一个方宝放到地上,猜先者用自己的方宝去砸对方的方宝,目的是将对方的方宝砸来个底朝天。砸方宝不同于拍毛片,毛片很轻,吹点风就翻个,而方宝可是又厚又重,四五级风也纹丝不动。拍毛片只用手拍,而砸方宝可要抡圆了胳膊用力猛砸,砸太正了不行,翻不了个,最好是砸在方宝的边缘处,利用杠杆原理将方宝撬翻。想赢一个方宝并不容易,要将技巧和力量巧妙结合。双方往往是互有输赢,方宝没赢多少,胳膊根明显见粗,将来扔手榴弹没啥子问题。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童趣儿【一百三十八】

下一篇郭进拴|童趣儿【一百四十】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