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新城美韵【八】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9-20
19193

  郭进拴|新城美韵【八】


  清道光十七年(1837)《宝丰县志·桥梁》:“湛水桥二座,在城东南,一在焦家店,乾隆年邑人王诠独建,有邑绅李海观碑记。一在野王庄,嘉庆二十四年(1819)监生翟振基等倡建,有廪生董自泰碑记。”野王、焦店在井营东侯堂西,属于湛河(水)上游。时至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湛河上游还称为湛河(水),尚无乌江河之名。湛河上游的石桥营,西寨门濒临湛水,寨门楼上方石匾,中间镌刻斗大“湛溪”二字,右上方竖行镌刻“石桥营”三字,左下方落款“大清咸丰十一年”(1861)。石匾上的“湛溪”,就是指湛河,因处于湛河上游,河面不宽,故称其为溪。乡人朴实,不以溪小而嫌弃,故以湛溪称。此匾证明,直到150年前,湛河(水)的上游还是名为湛河。

  从古至今,湛河(水)有文字记载的两千多年,上游都叫做湛河,没有乌江河的别名俗称,至少在150年前的咸丰十一年还没有。那么,湛河上游什么时候开始叫做乌江河呢?至今没确切的文字记载,一般的研究推论,认为是在清末民国以来,大约百年间。湛河上游改称乌江河的根据,亦不见历史文献记载,1992年版《平顶山市地名志》云:“盖因河中有乌色礓泥称之。”湛水的得名,据同一志书云:“因水质清湛而得名。”湛水得名体现的是河水共性,乌江河得名体现的是上游特点,但在河道多次疏浚后,乌色礓泥早已不存,河水也因污染而浑浊不清。

  梳理历史文献,从马跑泉到侯堂的乌江河,就是湛河上游,两千多年来一直名为湛河,只是近百年来才叫做乌江河。至于“原河道位于湛河之北”的说法,似乎无法证明乌江河的存在。实地勘察,湛河以北青石山以南并没有河流,在青石山北有一条小河,源头在香山与小龙山之间,山水顺山沟南流,至青石山北坡山脚折向东,经连庄村南向东流,这条小河名叫脚河。据当地民间传说,三皇姑妙善(观音菩萨)从香山寺出来或上山,经过这里总是要在此洗洗脚,因此名为脚河。脚河东去,有两条小溪流汇入,一是源于边庄、胡庄之间的小溪,二是源于西武庄的小溪。至井营村东北,脚河斜向东南,再向东逐渐汇入湛河。脚河与湛河相近,流向大致相同,但不是乌江河。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七】

下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九】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