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我的鳌头【二十二】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8-15
26359

  郭进拴|我的鳌头【二十二】


  ……露天电影曾伴随我一天天长大。直到我参加工作,走出乡村后才知道:乡村的露天电影和城市电影院的宽银幕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就是那露天电影,曾给我的童年带去了许多欢乐,让我度过了人生最初也是最难忘的岁月。

  踢毽子

  踢毽子,有悠久的历史,据传始于汉,盛于六朝、隋、唐。明朝年间,有一首民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风筝;杨柳儿死,踢毽子……”在过去的农村,踢毽子,是一项时尚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好毽,漂亮——”每日清晨或傍晚,在农家小院,伴随着上下翻飞的绮丽彩毛毽,三五成群的人们就不时爆发出了阵阵喝彩声。家乡是何时兴起踢毽子的,我不曾考究,只知道我与父母亲从山北回来的那天起,就已经有了毽子的存在。那时,大家一边踢毽子,一边讲述着村里的轶闻趣事。大家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毽子,不分男女老少都可以踢。至于踢得多与少,踢得好与坏,全凭踢毽子的人眼疾腿快。当然,个数踢得多的人,在村里就特别受人敬重。我的二姐就是村里出了名的“毽子手”,遇到她兴致特浓时,那毽子好像粘在她的脚边,任由她踢上千余回合。踢毽子,妙在随意。面对不同角度飞旋而至的毽子,高手可随心所欲地施以踢、挑、勾、钻、磕乃至头顶之能事。倒踢紫金冠、鸳鸯腿、凌空飞射等武术、舞蹈、体操、足球中的动作技巧在此间均可出神入化,天衣无缝地糅合于一体。踢毽子,高在默契。在你来我往险“毽”横生、妙“毽”纷呈的互动中,那毽子或凌空飞舞,或旋转飘落,或横亘穿梭可达几十回合、百余回合,甚至千余回合而在圈内不曾坠落于地。毽子最早存入我的记忆是我上小学四年级的事。记得在一堂以踢毽子为题材的作文课中,老师在我作文的有关段落下重重地划了几道红杠杠。更令我得意的是,在61位同学的课堂上,语文老师以抑扬顿挫的声调将这篇作文宣读了一遍,大加褒扬。我们村里有一位地道的“毽子迷”,她那迎毽时闪转腾挪的脚步,击毽时干净利落的身手,人们很难想象这竟会出自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放眼望去,倒真像是散打场上频频出招迎击对手的武林女杰……也许是因了对儿时的怀念,因了对健身的需求,今天踢毽子的多是有了几把年纪的人。每每望着陶醉于踢毽子的人们,我不禁由衷地感叹:这集娱乐、休闲、健身于一体的翻飞的彩毽,真好;踢毽子,实在值得提倡!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二十一】

下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二十三】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