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李益诗歌的艺术特色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1-13
75507
      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后迁河南洛阳,唐代诗人。 
      李益出身陇西李氏姑臧房。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初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后官至幽州营田副使、检校吏部员外郎,迁官检校考功郎中,加御史中丞,改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 李益诗风豪放明快,尤以边塞诗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擅长绝句,尤工七绝,名篇如《写情》、《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其律体亦不乏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是历代传诵的名句。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属佳作。今存《李益集》2卷,《李君虞诗集》2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1卷。
      益长于歌诗,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其最著名的代表作为《江南曲》和《夜上受降城闻笛》,前者写一思妇因丈夫是瞿塘商贾,“重利轻别离”,每天不得相聚,因此不由得暗中后悔:“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早知道还不如嫁给弄潮儿呢。毕竟潮水的涨落有确定的时刻,与弄潮儿总还能朝夕厮守,比作商贾之妇强多了),心理描写可谓传神入微矣;后者写受降城上的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芦管悠扬激起乡思悠长,读来令人同情感伤。集一卷,今编诗二卷(全唐诗中卷第二百八十二和二百八十三) 。
      李益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其作品有《江南曲》、《从军北征》等。在唐诗的艺术园地里,珍珠璀璨,繁花似锦。甘肃籍著名诗人李益则是这片园地里 的一朵艺术奇葩。他诗名早著而又长寿,边塞诗颇负盛名。他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大历诗 风的双重性,既承盛唐诗风余韵而能自成风格,又含中唐先声,成为中唐最有成就者。 李益的七言绝句堪与盛唐王昌龄、李白相比肩,有中唐七绝第一人之称。
天宝十四年(755),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发生,从此大唐帝国由盛而衰,一蹶不 振。叛乱后来虽然被平息,但北方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与此同时,处在西北的少数 民族政权重新崛起,尤其是吐蕃和回纥,不断入侵中原,边疆局势十分紧张。在这风雨 飘摇的时代气氛中,李益生长于凉州姑臧,这里胡汉杂处,他自小目睹边塞风云的变 幻,军旗鼓角,羌笛胡笳,深受军戎生活的影响,这对他后来的人生和诗歌创作产生了 重要影响。陇西李氏乃西汉名将李广之后,为唐“五大姓”之一。李益的七世祖李承曾官 至后魏荥阳太守,封姑臧穆侯,自此而后世代为官。到祖父李成裕还出任过秘书监,父 辈中叔父李揆更是做到肃宗朝的宰相,位极人臣。李益,字君虞,出生于唐玄宗天宝七 年(748)。该年李白已48 岁,杜甫37 岁,下距白居易出生还有24 年。出生于官宦世家 的李益在读书游览和使枪弄剑、飞马打猎中度过了少年时代。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西北边境烽火连天,狼烟四起,西蕃军队浩浩荡荡自西北 席卷而来,他们不分胡汉,恣意掳掠。第二年尽取河西陇右之地,凉州就此失陷。广大百 姓纷纷拖儿带女,逃避于内地。17 岁的李益也和家人一起迁入内地,并在洛阳定居下 来,从此诗人再也没能回到故乡凉州。他生于凉州,长于凉州,对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 着深厚的情谊,以后他的脑海中也多了一层思乡情绪。这种情绪,在他的诗歌中不断流 淌。迁居洛阳以后,诗人一直家居读书。经过几年的刻苦攻读,李益精通诗词歌赋,于其 他诸子百家也无不畅晓。

      大历四年(769),李益在东都洛阳考中进士,年仅22 岁就迎来了他金榜题名的时 刻。两年后又登讽谏主文科,才名播于天下,授华州郑县尉,后迁主簿。李益才华横溢, 少年成名,又白衣登进士第获得功名,结果未得其用,沉迹于县尉、主簿一类的卑职,这 使心高气傲的李益非常苦闷,加上少年时期受军戎生活的影响,于是,他转向幕府中寻 求机会。

      李益任郑县主簿三年后,就碰上李唐王朝大举防秋,于是大历九年(774),26 岁的 李益进入渭北节度使臧希让幕僚,随军北征备边,从此开始了“五载兵间”漫长的军旅 生涯。诗人李益举笔从戎,随臧希让等北征,历时三四年,于大历十三年(778)回到郑县 任所,不久,便罢去郑县主簿职务。后来他回到东都洛阳,赋闲家居一年多,复游长安。 建中元年(780)李益在丹凤门楼看见唐德宗李适宣布天下大赦的律令,于是作诗向新 皇帝表白心迹,可是并没有得到德宗的重视。于是他只好寄情山水,漫游长安。然而独 游伤春不胜春,已过而立之年的诗人,一直这样碌碌无为,内心是相当苦闷和惆怅的。 第二年恰遇朝廷派李怀光为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很赏识李益并想召他入幕。李益深感 知遇之恩,慨然应募,再次从军北上,巡行朔野。

      两年后李益再次回到长安,于德宗兴元元年(784)在长安登拔萃科,朝廷授他以侍 御史的职务。这是因为他在此之前已领受侍御史的虚衔,但李益仍然觉得没有受到重 用。贞元元年(785),复入灵州大都督、西受降城天德军、灵盐丰夏等州节度使杜希全 幕,再次从军塞上,直到贞元六年(790)前后,入邠宁节度使张献甫幕。贞元十三年 (797),他又被幽州节度使刘济辟为从事,进为营田副使。就这样,李益在军幕中度过了 他的青壮年。贞元十六年(800),他终于脱离幕府,结束了长达二十余年的军旅生活。这 正如他在《从军诗序言》中说:“君虞长始八岁,燕戎乱华,身二十年三受末职,从事十八载五在兵中。”

李益深感仕途失意,于是从军塞上,幕府的生活使他足迹遍及幽州河朔边塞,这也 为他从事边塞诗的创作积累了丰      厚的素材和生活感受。此时,他内心失意,却是他诗歌 创作最旺盛的时期。李益驰骋边塞,锻铸了他的性格,也磨砺了他的笔锋,成就了他沉 雄多气、风骨凛然的边塞诗,从此奠定了李益在唐代诗坛上的地位。

      在中唐诗人群体中,李益继承盛唐边塞诗的风格,且他的边塞诗也能与盛唐名家 的边塞诗相比肩。长期的军旅生活使李益熟悉塞上风情和民俗,体验了广大战士的感 情,再结合自己壮志未酬、慷慨不平的心情,因而他的边塞诗内容丰富,思绪深沉,有浓 郁的生活气息,真切动人。如《边思》、《上黄堆烽》、《从军有苦乐行》等篇抒写慷慨从军、 捐躯报国的豪情壮志;《度破讷沙二首》、《观石将军舞》、《观骑射》、《暖川》诸诗不仅描 绘了塞上优美的自然风光,也叙写边地的民情风俗和戍边将士的日常生活。这些以征 人的眼睛和心灵实地观察、体验而写出的作品,极其真实,是同代诗人的虚拟想象之作 难以企及的。

      离开幽州幕府,诗人年逾半百,已是垂暮之年,不意却在此时,他的人生竟时来运 转。宪宗因素闻李益诗名,于元和元年(806)从河北召李益回到长安,任都官郎中,迁中 书舍人。虽然因他恃才傲物,惹恼了同僚,谏官举出他的《献刘济》一诗,说他曾经怨恨 朝廷,结果降职,但不久,元和五年(810)又被任命为河南少尹,随即入朝为秘书少监、 集贤殿学士、右散骑常侍。文宗太和元年(827)加礼部尚书衔致仕,两年后逝世,享年 82 岁。最后这三十年台阁生活,李益在仕途青云得意,但诗歌创作却逐渐枯萎,流于平 庸的酬唱、琐碎的赋咏而不能自振,但这丝毫不影响李益诗歌创作所取得的成就和他 的盛名。李益在世时有《从军诗》诗集单行。清康熙时辑《全唐诗》,其中有李益诗二卷, 共收诗165 首又二句。后张澍辑《二酉堂丛书》中辑有《李尚书诗集》一卷,共收诗173 首又五句。十才子之一的李益过了十年戎马生涯,所写边塞诗广泛流传,乐工常常被诸管弦。唐宪宗召为秘书少监。有《李君虞集》。李益的诗歌题材广泛,有边塞诗、宫怨诗、怀古诗、怀乡诗、闺怨诗等等,如大家熟悉的《喜见外弟又言别》、《宫怨》、《江南曲》等,都是情真意挚的上乘之作。当然,李益写得最多最好的还是边塞诗,尤其是七言绝句,其境界之蕴藉,语言之隽美,音韵之流畅,确乎具有高度的艺术成就。是时大历诗坛中衰,白居易尚未登上诗坛,李益却以其风姿独具的“抑扬激厉悲离之作”驰骋其间。明人胡应麟在《诗薮》中称道:“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城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非中唐所得有也。”

      由于李益和王昌龄的边塞诗风格相近,前人往往将他们相提并论。并且有别于高适、岑参。高、岑擅长用七言古诗描写悲壮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气势雄浑奔放;李益和王昌龄则将笔触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着力写征人思乡的感情和安边定远的愿望,风格蕴藉有致。但相比之下,李益的边塞诗所表现的内容更为丰富,手法更含蓄,感情更深沉,有感人的艺术魅力。而且他也是七绝的能手。

      李益的边塞诗在思想内容上:最值得重视的是,热烈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表现将士的英雄主义精神,豪放遒劲。
      如写部队凯旋而归的场面,《度破讷沙》(其二):

      “破讷沙头雁正飞,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诗由惊起雁飞暗示战场归人,第三句点明时间,仍未写出这场在夜间进行的战争的紧张激烈程度。末句是使全诗灿然生辉的一笔,盔胄在朝阳下闪闪发光,与砂砾的反光交相辉映,象征战士们威武豪壮的英雄气概和满怀胜利的喜悦心情。如《塞下曲》: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

      这首诗以汉代的马援和班超互相比较,表现了将士的爱国主义精神。马援曾被封为伏波将军,《后汉书·马援传》记载马援的话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班超曾被封为定远侯,《后汉书·班超传》说,班超在边地年老思归,曾上书给皇帝说:“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这首诗的头两句“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意思是说应该像马援那样,甘心死于边疆,不要像班超还希望活着回来。这两句表示为了国家愿意终生战斗在边疆的决心。第三句“莫遣只轮归海窟”,是说不要让敌人有一辆战车逃走。第四句“仍留—箭定天山”,用《旧唐书·薛仁贵传》的典故,薛仁贵曾在天山连发三箭,射死三个敌人,使敌人全部投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这里的“仍留一箭射天山”,意思是说要留守在天山,随时准备迎战入侵的敌人。

      又如《塞下曲》:“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群嘶边草绿。”

      诗人用流畅明快的笔调,描写战士们的纵马驰骋和放怀高歌。由意气风发显示其骁勇善战,由广阔草原展示其生龙活虎,笔端倾注了诗人的热烈情感。这几首诗都没有正面描写战争场面,士兵的豪迈忠勇是从战场和练兵这两个侧面加以表现的。角度的选择新颖别致,风格雄健激越,诚为盛唐高唱的余响。

      李益本身便是一个“慷慨意气,武毅犷厉”的诗人,他在《从军诗序》中说:“吾自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或军中酒酣,塞上兵寝,投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乎慷慨意气。”所以他不仅把边塞生活写得生机勃勃,而且在抒发抱负时也满溢着高昂情绪。如《赴邠宁留别》云:“幸应边书幕,横戈会取名”;《上黄堆烽》曰:“年发已从书剑老,戎衣更逐霍将军”,这些诗句都充满了自信乐观的进取精神和爱国主义的豪情壮志。

      但李益的边塞诗大部分都是写战士思乡的痛苦,并常以月色、角声渲染气氛。或直接写征人,或从侧面借塞鸿表现征人,都很耐人寻味,但是感情比较消沉。

      中唐国势衰微,藩镇割据,边防不固,内乱频仍,李益的家乡凉州就是陷入吐蕃之手的。时代的风雨不能不在诗人的心灵上留下一道阴影,在李益诗集中,像高、岑那样描写雄伟壮阔的征战场面的作品几乎没有,歌唱胜利的声音渐渐瘖哑了,大军出征的雄壮场面,我们也很难准找见,更多的是对边疆紧张形势的担忧焦虑。

      《回军行》写一支部队的败退:“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沙云古战场。表请回军掩尘骨,莫教土卒哭龙荒。”
      《观回军三韵》是写将军阵亡,部队回撤:“行行上陇头,陇月暗悠悠。将军万里没,回旌陇戌秋。谁令呜咽水,重入故营流。”

      《上汝州郡楼》写边防空虚,中原陷入战乱,也像边疆州郡一样了:“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统汉峰下》反映边疆战守无人的现状:“兢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诗中所流露的怨愤失望的情绪是十分明显的。

      同时,李益还谴责了统治者的穷兵黩武给士兵们带来的不幸,表达了对阵亡将士的深切同情。他的《从军夜次六胡北,饮马磨剑石,为祝殇辞》就是一首极其哀婉悲壮的长篇悼辞:

      “我行空碛,见沙之磷磷,与草之幂幂。半没胡儿磨剑石,当时洗剑血成川,至今草与沙皆赤。我因扣石问以言,水流呜咽幽草根。……风飘雨洒水自流,此中有冤消不得,为之弹剑作哀吟……又闻招魂有美酒,为我浇酒祝东流。殇为魂兮可以归还故乡些,沙场地无人兮,尔独不可以久留。”

      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招魂的形式表达对战死沙场的将士的沉痛哀悼,整首诗弥漫着苍凉悲怆的情调,读之“令人凄断”(《唐音癸籖》),非亲历沙场之人不能为之。

      中唐时代国势的衰落在李益诗中打下深深的烙印。像这样的诗在王昌龄、高适、岑参集中难以找见。

      李益诗集中有很多抒写征人怀土思乡之作。由于他身居边塞数十年,对于战士们的甘苦有深切体会,像思乡这一类感情,是久戍在外的人所共有的,他的这些表现离恨乡愁的诗就特别能够打动人心,是广为传布人口的优秀诗篇。如《从军北征》和《夜上受降城闻笛》: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两首诗用意相同,都是写气候的寒冷,月色的凄清,笛声的哀怨,以及由景物触发的征人之乡愁。前一首写行军途中的情景。诗人首先点出天山气候之严寒,战士们顶着寒风、踏着冰雪夜行军,其条件之艰苦不言而喻。偏偏在这个时候,横笛却吹起《行路难》的曲子来,士卒本已沉重的心情更添了几分凄凉,思念家乡的愁绪强烈地攫住了每个人的心灵。三、四两句,用“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这样略带夸张的数字和动作,有力地强化了这种乡思之情。后一首塑造了塞外月夜的凄清环境。前两句是所见,那似雪的沙,如霜的月是征人眼中所见,这既是塞外特有的景象,又间接写出了征人心情的落寞。第三句写远处传来的哀怨缠绵的芦笛声,一声声都在撩拨着征人伤感的心弦,于是乎,征人一夜未能入睡,“尽望乡”正反映了他们思乡之情切。

      这些久戍思乡的作品有其共同的特色,即皆以环境来烘托气氛,笛声、月光、霜雪、秋风、鸿雁是诗中经常出现的物象,笛声之哀怨、月光之清冷、霜雪之严寒、秋风之萧瑟、鸿雁之哀鸣,形象地映衬出戍卒的满腹愁情。由这些物象组成的画面,既是触动乡愁的典型环境,也是戍卒凄苦心境的写照,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诗中声、色、情和谐地融为一体。

      如后一首诗,正因为征人的心情颇感寂寥,所以才会有“沙似雪”、“月如霜”的感觉,而这又是塞外特有之景,那远处飘来的笛声似乎也带上了寒气,和景色一样的凄清,也和戍卒的情感一样的缠绵。这种互相映衬的手法,使诗歌显得格外深挚委婉,含蓄动人。尽管这些诗里的意象略同,但表现手法有异,使读者不嫌其重复。如上面两首诗写乡愁,前一首用“一时回首月中看”这个动作含蓄地表达了思乡之情;后一首则直截地写征人望乡,但那离恨乡愁究竟到了何等程度,诗人没有明说,只用一“尽”字来揭示,让读者自己去玩味体会。此种同中有异、蕴藉有致的表现方法,使得李益的这类思乡之作各尽其妙,耐人咀嚼。

      语言的精炼是李益的这类诗具有高度艺术性的重要因素。从上面两首诗中,我们就可窥见这一特色。他善于运用准确的数词和副词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展示人物的心理。如“碛里征人三十万”说明思乡的人数之多,以“一时”强调征人的共同感受,以“一夜”表现征人愁不能寐的状态,表明思乡之情深。再如“偏”这个副词,下得极好,它真切地反映了士兵不堪身心之苦的心理状况。“尽”字和“一时”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旨在揭示征人的感受。这些数词和副词贴切鲜明,表达出强烈的感情色彩。

      李益的征人思乡诗的动人之处还在于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不言愁而其愁自现,不言情而情溢出,抒情浓郁真挚,塞外独特的景色和人物感情的抒发融合无间,从而造成了浑融完美的意境。

      和王昌龄一样,李益写宫怨也很出色。如《宫怨》: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

      头两句“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是写得宠的宫妃居住的地方,那里早晨是一片花香,晚上是一片歌吹。后两句“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是写失宠的宫妃的愁苦。“长门”,是汉代一座宫殿的名称,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住在这里。“宫漏”,是宫中计时器,铜壶中的水不断滴出,使水位发生变化,以计时。那些失宠的宫妃被打入冷宫,日子难熬,觉得时间过得很长,好像入海的水添到了宫漏里,总也滴不完。

      安史之乱后,西北的少数民族政权,乘唐内乱边庭空虚之机,屡屡进犯。尤其是吐 蕃频陷西北边州,朝廷疲于防范。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多次随军出征,以亲身感受抒写 保卫祖国边疆、视死如归、立功扬名的壮志豪情。如《塞下曲》:“伏波谁愿裹尸还,定远 何需生入关。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定天山。”他在这首军歌中,引用马援、班超、薛 仁贵等人的英雄故事,来激励自己和战友捐躯报国。这雄壮、高昂而豪迈的情调直承王 昌龄之风,回荡着盛唐之音的余响。韦应物在《送李侍御益幽州幕》诗中称赞35 岁的李 益“二十挥篇翰,三十穷坟典。辟书五府全,名为四海闻”。元和十二年(817)宪宗命令狐 楚编选《御览诗》,其中收入李益诗36 首,是集中最多的一位。这均因李益最出色、最有 成就的边塞诗。

      由于李益所处的时代与盛唐时期已大不相同,因此在他的诗歌中抒写壮烈、慷慨 之中常常带一点伤感和悲凉。这既是他忠实地记述了戍边将士的艰苦生活和他们凄苦 的心境后,无法控制感情的真实流露,又是他以冷静的眼光观察戍边艰苦生活后的理 性思考。中唐以后,府兵制度已经遭到破坏,边庭将士久戍不调,加之边塞环境艰苦、音 信阻隔, 普遍怀有浓重的乡愁。李益也在诗歌中突出地表现了此种乡愁的凄苦与悲 凉。如《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 征人尽望乡。”全诗写月下登上西受降城,远望回乐峰,沙漠在月色里是一片清冷的雪 白,脚下的受降城,更是一片如霜的月色。在这荒凉凄冷的边塞之夜,已经引发了诗人 的思乡之情,而在此时,远处又响起了悠扬、呜咽的笛声。最后一句用夸张笔法写尽了 边关将士久戍思归的凄苦心境。此外如《从军北征》:“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 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同样的笔调,却又一次引起人灵魂的震 撼,原因就在于其中蕴含着浓烈的乡愁和悲凉的情调,而这情愫是久戍思归的将士所 共有,也更是闺中少妇思念征人的凄苦心境。这凄苦哀怨的情调,在李益边塞诗壮烈 的底色中渗进了一抹悲凉的色彩;当这种情调无法控制不断延伸时,便在李益的一些 诗作中透露出一种难以摆脱的感伤,如《春夜闻笛》:“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想看泪满 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李益在边塞诗中表达爱国情思,壮烈慷慨,也 写尽了边地之清冷和征人悲凉的乡愁,更以成功的心理刻画,为盛唐边塞诗之外别开 了一个新的境界。

      此外他的笔锋也触及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他对当时腐朽的政治统治有着深刻 的认识和理解,如《饮马歌》讽刺了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丑态,表白了自己不同流合污 的高洁品格;《汉宫少年行》借咏史揭露宫廷政治的险恶;《过马嵬》同情杨玉环的遭遇, 抨击玄宗声色误国,并责朝臣知情不谏,嫁祸女宠。当他在贞元十六年(800)结束长达 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活后回到长安,和自己亲人相逢,写下了《喜见外弟又言别》一诗,历 来被认为是李益最出色的五律作品。诗云:“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 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诗人以高度概括、融 情入景的写法,质朴、精练的语言,表达在战乱时与亲人相逢的惊喜之情,也感慨别离 之情,不仅写尽了对亲人的真挚感情,也抒发了感时伤乱的心理状态,富有时代特色。

      不仅如此,他还创作了大量闺情和宫怨诗。如《江南曲》:“嫁的瞿塘贾,朝朝误妾 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歌,也是作者学习乐府民歌后写出来 的。用新奇的构思、通俗的言语表达了商人妇的怨恨之情。此外还有《写情》、《宫怨》、 《杂曲》、《莲塘骚》、《效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等诗作,均情真景切,具有浓郁的乐府 民歌风味,意趣盎然。

      在文学艺术风格上,由于时代和个人的因素,李益诗歌以雄浑深婉为主,兼有清奇 秀朗之致。前者主要表现在边塞诗,随意挥洒,而又奔放豪迈,内涵深厚,气势雄健,声 韵铿锵。后者主要表现在写日常生活的抒情小诗,笔触细腻,音调和婉,清新可人。李益 不拘诗体,以七绝成就最高,历来备受推崇。胡应麟说:“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 为第一。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诸篇,皆可与太白、龙标竞爽, 非中唐所得有也。”

      李益是中唐诗坛的巨擘,在大历到元和之间他是仅次于韦应物、刘长卿的诗人。在 大历诗坛,他的边塞诗独树一帜,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并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其乐府 辞,对后来的王建、张籍甚至白居易也都有很大的影响。他的诗歌艺术作品已穿越时 空,成为永恒的经典。李益实在擅长营造一个清冷却又不失宏大的背景,像是一个高明的导演将镜头拉得极远,且极有气势,观众只见在回乐峰前,在受降城外,无边沙海似雪,一片月明如霜。

      有人曾说“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太过于相似,有“合掌”之嫌,不是真正一流的句子。

      所谓“合掌”即是前后两句都是一个意思,一个套路,而没有新意。像李商隐的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便是属于合掌,虽然如今足够有名,但仍旧不算是李商隐最好的句子那类。

      而李益这两句,看似确有“合掌”之嫌,但实则前后呼应。那夜晚里的沙海之所以似雪,是因为月亮清明如霜,给予了足够的光亮。

      但比这两句更精彩的还是最后两句,就在这样清冷且高远的世界里,不知道从哪个角落忽然悠悠荡荡地吹来呜呜咽咽的笛声,以至于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敏感地抓住这个瞬间,将其定格,写入诗篇,遂成为唐诗中最为经典的画面之一。

      《唐诗纪事》说这首诗在当时便传颂极广,一度被谱曲入画,天下闻名。

      同样稍晚的中唐大家,有“诗豪”之称的刘禹锡就曾提到李益,赞赏之余甚至不无感伤,说:“边月空悲芦管秋”,便是引用的这首《夜上受降城闻笛》。

      此诗一出,更是令后世一众诗歌大家一度疯狂。

      明代的大佬胡应麟老胡站出来叫嚷:“中唐绝句之最!”这是中唐绝句写的最好的!

      住在隔壁的老王王世贞摇摇头:“这首诗,足以压倒王昌龄,足以压倒李白!”“回乐烽前”一宁,何必王龙标、李供奉?这大概是李益收获的最猛的赞誉,一度被认为压倒了盛唐里两位写绝句最猛的大家。

      清代的沈德潜则狂热之中尽量不失理性的说:“七言绝句嘛,中唐以李益、刘禹锡为最,音节和神韵都是蛮好的,可以追逐王昌龄和李白。”但他又默默评论了一句“唐人绝句压卷之作”!这才心满意足地离开。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王昌龄的三境和五趣

下一篇长相思·瑞雪兆丰年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