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个学期的开始,学校的各种计划也已经出台,当然,作为学校最大组的语文组也是有计划的。参加工作很多年,也就参加了无数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学校叫做教研会,每两周搞一次。而不管外面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教研活动的形式几乎没有多少变化。开学初,定几个教师去上课,上课的名字可以有各种称呼,有的叫示范课(尽管有些确实无法起到示范作用),有的叫汇报课,有的叫公开课,有的叫优质课,其实不管怎么叫,就是让一部分教师上课给另外一部分人看。当然,一般只要轮到上这样课的教师都还是会去精心准备一番的——就算没有什么奖励措施。也有少数教师不愿意准备,上成什么样就什么样,反正就那样,没有什么压力。上课那天,本组教师基本上到位听课,一节课上完后,大家再集中起来,对这节课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不外乎就是课堂的一些表现形式。很多教师为了不至于得罪人,尽量往好的方面讲,这种发言是轮着来的,一个讲几句,讲到最后一个就结散会。下次接着听另外一个的,再接着讲,就这样,有的教师重复了几十年,有的重复了十几年,有的重复了几代人。父亲教书时是这样,现在儿子来了,还是这样。这就是一些农村中学教研活动的现状。
本人曾经当过教研组长,想改变这一现状,于是搞了一些活动,但老师们都觉得麻烦,不愿意搞。比如搞点课题,很多教师觉得这个太高深,很难搞。还有教研活动要求大家就一个问题讨论,但很多教师并没有下去精心准备,会上也就泛泛而谈,不了了之,没有取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还有些也搞一些比赛,但这样的比赛也很局限,很难起到推动作用。
一个学校,课堂教学研究应该是学校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学校得以继续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不管是哪一个学科,都应该有一定的研究活动。而语文教学的研究又可以成为引领其它很多学科研究的方向盘。但现实是,我们的教学研究活动被流于形式,大家把眼光放到了其它的一些不着边际的活动上,如搞什么高效课堂,学习人家的样子,最后学来学去,什么也没有学成功,浪费了大家的精力和学校的财力。
针对目前农村中学语文教研活动的现状,我也有一些点滴的思考,这些思考虽只能起到一箭入海之功用,但不妨说出来,与同行们共商。
首先,教学研究活动应该形式多样。教学研究活动不仅仅是上课评课这么单一的活动,其实语文的教学研究活动内容非常多。就拿上课来说,就有各种形式,如同课异构,让多个教师教学同一篇课文。另外还可以分类上课,如文言文的上法,说明文的上法,写作课的上法,综合实践课的上法等。另外,教学研究活动还可以搞一些讲座,虽然教师们自己的讲座并不是很深刻,但毕竟是自己的东西,大家离得更近,更容易交流。听讲座,虽然我们不能到名牌大学去听大牌教授的讲课,但可以听视频,可以通过视频与这些教授们交流。
其次,教学研究活动应该围绕现实语文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来展开。作为教研组长,首先应该了解当前教学的前沿理论,应该是一个爱读书,爱思考的人。应该尽快了解当前的动态。如本学期教育部提出的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课时用于毛笔字练习,据观察,现在很多学校还不知道,也没有落实。就连一些教育行政领导也还不知道这件事,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往往恰好会忽略了很多信息,而这些信息就得靠教学研究活动展示出来,让大家知道现在外面正在发生着什么。
再次,教学研讨活动应该以课堂和学生为主。我们的课堂教学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我们所有研究活动的宗旨都得是为学生着想,不要去做那些与学生无关或关系不大的研究,更不要去做一些加重学生负担的研究活动。特别是语文教学,我们更多的应该从学生的成长方面来进行教学研究,而不完全是教学形式上的一种研究工作。
其实,语文教学研究就像语文本身一样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勤于思考,研究活动也会丰富多彩,这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才能更好的吸引老师参加,才能更好的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活动的现状及思考,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来源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