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课堂的“度”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时间:2012-11-14
11312
昨天参加了一次优质课小赛,结果不理想。这倒没给我心灵带来什么痛苦啊失落啊的影响,只是引起了我对课堂的思考。

       我欣赏的课堂一直是开放自由且有一定思想性的课堂。我喜欢很有才情的语文老师,喜欢张弛自如的课堂节奏,甚至在内心里,一直渴慕着那种酣畅淋漓的上课的感觉。

      也许,我是将讲台误看作成了舞台?

      上了这么多年的课,听到很多评课意见,很感激同事或前辈给的批评的意见,知道这些意见都是最诚恳的提醒。记得多年前沈同事对我说:“你的课,得之流畅失之流畅。”我思考,那是因为我上课常常“忘我”到也“忘”了学生,关注内容,关注课堂的感觉,结果却忽视了学生的思考的过程。一直提醒自己课堂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关系,早在读书时,就知道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哈哈,一上课,全抛到爪哇国去喽。

       爱教书,不等于会教书吧。

       我是一个爱讲台的人,喜欢单纯的跟知识打交道的过程,读着那些文字,觉得美觉得深刻,觉得是在品茗难得的佳酿,于是,想和学生分享。恰巧学生又是那么单纯的一群孩子,他们会因为你的喜欢而喜欢,他们会因为你为他们推开了一扇门或是一扇窗哪怕紧紧是个小小的透着微亮的洞口而欣喜。

       记得在上《中国建筑的特征》的课堂上,后排的余明欢说:“我喜欢建筑,我以后就想学建筑。”我告诉他清华大学的建筑系可是很厉害哦,他认真地说:“我会努力的。”我不知道他将来的人生会怎么样,但是一个美丽的梦想对孩子来说是不是很重要呢?

       但是爱教书并不等于会教书。董老师说,就像盖楼房,二三层高大恢弘,地基和一层不牢固可不行,那是空中楼阁呵。我感激他的指点,一语惊醒梦中人,在这样的指点中我明白我在认识上存在的偏差。

       接下去,怎么办呢?

       不改变自己追求的风格,因为那样的话邯郸学步,会失去自己;但要把握好课堂的“度”,关注自己的思想,关注学生的思想,两相结合。

       讲台很宽,课堂很深,希望自己可以单纯而快乐地行走其中。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建构三种“序列”——高中作文教学随想

下一篇莫言领奖选装难 网友PS汉服为其支招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