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刀郎现象【三百五十】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8-04
13078

郭进拴|刀郎现象【三百五十】


歌名
西米巷

歌手
作词
语言

她的心藏着公子三千凋萎的废苑
城河内停靠来往的画船
她总能听得见
不要说她的风尘
无计海棠碎裂了淴浴
墨汁染黑了她们的舌头
让花街变得荒诞
公子画船在粉墨中消失
感官还在旅行
目送眉迎的红袖与纱灯
都写在光与影
她要逃往的另一个地方
是存在与虚无的欢娱
那一场看似完美的酒局
是一只更漏的笔
连夜开船 离了杭州
在月的苔藓上溜走
答案显尽了时间的阔绰
只等她船靠岸
昨日星辰 夜夜渔灯 月光不愿长厮守
待到珍重锁住了咽喉 又陈了新酒


      今天我们来深度揭秘一下刀郎最新单曲《西米巷》背后的故事。这可不仅仅是歌词解读,而是对这段千年红颜佳话的深度挖掘,让我们一起穿越时光,感受那份红尘旧事的真实与奇妙。


首先,咱们回到明朝时光,踏进那个欢声笑语、泛情之所——西米巷。刀郎的歌曲在这个热闹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场精彩的戏,这场戏的主角是那个风华绝代的女子,南京歌妓马湘兰。


她以才情横溢、文学绘画双全而备受瞩目,与她相伴的男子则是那个时代的文人王稚登。两颗心在这片欢娱的舞台上悠扬共鸣,一段红颜佳话由此展开。


这首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讲述了女主对爱情的执着和无奈。歌词中“公子画船在粉墨中消失,感官却仍在旅行”,如诗如画地描绘了这段感情的别离。画面中,女主的内心充满了对公子三千的遐想,然而完美的结局最终化为泡影。


“她要逃往的另一个地方是存在与虚无的欢娱”,歌词中的这一句,仿佛道出了女主对于爱情的向往。然而,这欢娱既真实存在,又如梦幻般虚无。在这深刻的矛盾中,构成了歌曲深层的情感表达。


这首歌曲的灵感来源于一个真实的故事,即南京名妓马湘兰与文人王稚登的千古传奇。这对知音,不论岁月如何更迭,却保持着一份特殊的感情。


马湘兰是秦淮八艳之一,以她的才情和慷慨助人而著称。王稚登则是落魄文人,两人的交往始于文学的共鸣。然而,王稚登因事业不如意而选择在苏州定居,两人的感情陷入了一种特殊的状态,只谈友情和亲情,而不再涉及爱情。


这段感情最终成为了一种千古传奇。马湘兰在王稚登70岁生日时前来祝寿,而在那一年,她回到南京就一病不起,离开了尘世。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成为了《西米巷》歌曲的原型,歌词中“那一场看似完美的酒局”正是指这段别离之际。


在《西米巷》中,刀郎通过深刻的歌词勾勒出了这段古典传奇。歌曲仿佛是一幅细腻的油画,每一句歌词都描摹出了那个时代的情感细腻,让人仿佛穿越时空亲历这段千年之恋。


这首歌不仅仅是一个音乐作品,更是一段横跨时代的感情传奇。我们在音符间穿梭,感受那份古典与现代的奇妙融合。【#刀郎# #西米巷# #古典传奇#】


不再啰嗦,这个故事你怎么看?期待你的留言,和我一起聊聊这段红颜旧事。好了,说了这么多,大家散了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刀郎现象【三百四十九】

下一篇豫见新密:古韵与新光交织的魅力之城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