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牡丹赋

作者:张根法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4-12
6126

牡丹赋

文/张根法

岁至暮春,东风暖煦,大地焕彩,万木争荣。于斯盛景之中,牡丹灼灼,独领风骚,冠绝群芳。

观夫牡丹之形,硕大且丰腴,花瓣层叠,若锦绣罗裙,轻盈飘逸,风姿绰约。其色缤纷,红者似火,炽热而奔放,如骄阳耀空,激情四溢;白者若雪,纯净而无瑕,似寒江孤影,空灵清幽;粉者犹霞,温柔而婉约,像少女浅笑,娇羞动人;紫者如梦,神秘而深邃,如夜空繁星,引人遐想。更有黄者如金,橙者似橘,各呈其美,交相辉映,令人目不暇接,心醉神迷。

牡丹之香,淡雅而清醇,不浓不烈,恰到好处。微风拂过,香气四溢,丝丝缕缕,沁人心脾。此香,能涤荡尘世之喧嚣,能安抚浮躁之心灵,使人如临仙境,沉醉不知归路。

至于牡丹之韵,高雅而脱俗,从容而淡定。不与桃李争春之早,不随百花逐时之变,守时待序,独绽于暮春之际。花期虽短,却倾尽全力,绽放出生命的绚烂,以绝美之姿,惊艳世间,令人铭记于心,难以忘怀。

牡丹之意,吉祥而富贵,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祈愿。古往今来,常被用作装饰,或绘于丹青,或雕于玉石,或织于锦绣,寓意繁荣昌盛、幸福美满。“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此句虽显夸张,却也道出了人们对牡丹深深的喜爱与钟情。

牡丹之史,源远流长,可追溯至久远。自唐代起,便成为皇家园林之珍品,备受尊崇。历代文人墨客,无不为其倾倒,留下了无数赞美之诗篇。刘禹锡赞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李正封亦咏:“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这些诗句,将牡丹的国色天香、雍容华贵描绘得淋漓尽致,使牡丹之名,流传千古,成为中华文化之瑰宝。

且看今日,谷雨时节,牡丹园里,花团锦簇,花海如潮。红绣成堆,玉球缀满枝头;紫冠累累,黄裳灿灿夺目。花如海,叶无边,枝繁花盛,令人惊叹。游人们纷至沓来,沉醉于牡丹的美丽与芬芳之中,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此时的牡丹园,宛如人间仙境,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牡丹,以其绝美之姿、清雅之香、高雅之韵、吉祥之意,深受世人之喜爱。愿牡丹之花,永远绽放,为人间带来美好与希望;愿世人皆能如牡丹般,坚守本真,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让生命之花,绚烂夺目 。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我的鳌头【三百】

下一篇洛阳看牡丹(散文)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