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一十五】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5-01-04
32298

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一十五】


        在这里你会发现,“人民”这个字眼中,包含着人类生活的艰苦,在艰苦中蕴藏着他人无法企及的朴素美。远之萨迪、莱蒙托夫,近之泰戈尔、叶赛宁,都是最好的明证。冯自海的诗歌所反映的广阔背景中,不经意地把深情溶化在山清水秀的故乡田园里,尽力展示了人类灵魂中的美好一面,而丝毫没有“左”的风潮中的那种矫情与虚伪的成分。读他的诗,能使人的心灵净化,情感升华。他的诗歌,能被人传诵,尤其是在风风雨雨的无情洗刷、淘汰,在苛刻挑剔的读者面前,依然能被大众广泛接受。从他的这些诗中,我们发觉那些人民母亲的形象总是和土地联系在一起,那种大地母亲无私供养的奉献精神,以及与大地最亲切的农民父老乡亲,他们的音容笑貌总是和滋生在土地上厚重的民族历史文化分不开的。土地是万物之母,乡土文化是养育人类的亲娘,冯自海诗歌毫不缩减地,带着全部真诚与热情,说出了自己的衷曲,表达了对芬芳生活的嘉禾般期待。也因此,才得以让我们心中有对童话般往昔生活的无限回忆与真对乡村的观察细致入微,对乡间物事的理解和发现充满了天然的和谐,在对众生的刻绘和领悟当中,也都洋溢和包含了一股纯正的乡野气息。如《金龙嘴村观感》、《观燕山水库》、《沙河一隅》、《赠三农使者》、《脚印》等作品,用平静的笔调,深蕴的情感,投射出一种浑然天成的大地景象和博爱素质。 
    冯自海收入《散文苑》中的《我的麻子爷爷》、《我的长寿奶奶》、《父亲最后的日子》等,情真意切,催人泪下。这些乡村题材的散文,尊重真实、尊重书写对象,用良知和热情,为芸芸众生绘像,为生命本体及其命运遭际做真实的记录和精神意义上的抚慰。他在这个急速变迁的时代之间,找到了每一个人的思想与灵魂的嬗变轨迹,捕捉到了他们“此时我在”的某种典型状态和现世表现。不因一己之见而妄自推测他人内心,不以个人之私而遮没和蒙蔽那些平凡、卑微、酷烈的生存实际及生命景象,用最大的真诚和自由的笔触,去书写大地及其众生的种种真实境遇、生命影像和精神要求。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一十四】

下一篇郭进拴| 《乡情老更深》【一百一十六】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