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郭进拴|新城美韵【九十九】

作者:2855510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12-19
30350

郭进拴|新城美韵【九十九】



        一层、二层是以鹰城文化历史为背景的平顶山市文物陈列展览区域,分为四个展厅,分别是一层南侧的一号展厅《山下故原》展厅、北侧的二号展厅为《应国印象》展厅,二层北侧的三号展厅为《楚汉文明》展厅、南侧的四号展厅为《唐宋遗韵》展厅。

       在《山下故原》展厅里,平顶山历史沿革的图版、石核、石磨盘、石磨棒、石镰等实物向我们讲述了大约10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上,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丰富的遗迹和遗物,展示了我们祖先的光辉创造。汝州张湾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连续发现,使华夏文明在这片热土上不断孕育着,终于,文明的萌芽破土而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诞生了。这也构成了我们平顶山史前文化发展的脉络和基本内涵。

       走过《山下故原》展厅,笔者辗转一层北侧的《应国印象》展厅,亲身感受到了古应国文明的传奇,了解了平顶山别称“鹰城”的来由。此厅尤其值得一看,它展示着镇馆之宝——玉鹰。这是1986年在应国墓地1号墓出土的一件鹰形玉佩,用新疆上等和田玉雕刻而成。此玉呈青白色,温润透明,玉鹰整体作展翅飞翔状,两爪蜷曲于身下,头部扭向右侧,尖喙衔右翅形成了一个穿孔,用以系绳佩戴,造型生动有趣,栩栩如生。玉鹰的出土揭示了应国先民是以鹰为图腾的氏族,而在古文字中,应国的“应”字与“鹰”字为同一个字,故平顶山别称为“鹰城”。

       步入二层北侧三号展厅,是《楚汉文明》展厅。从春秋初年起,楚国从江汉之地进发,走上了问鼎中原的强盛之路,应国以及周文化范畴的汉淮诸国,均为其所灭。在展厅内,无论是父城故城、叶邑故城的图版,还是多媒体正在讲述的孔子、叶公、墨子等历史名人的故事,抑或束腰垂鳞纹升鼎、跽坐铜人、编钟等精美文物和可考证的考古史料,都能印映出这段历史的璀璨辉煌。

       进入四号展厅的《唐宋遗韵》展厅,一股清凉的感觉扑面而来,这里是名窑名瓷的“圣地”。目前,平顶山市共发现唐、宋、金、元时期各类窑口100多处,其中鲁山段店窑、宝丰清凉寺汝官窑、汝州张公巷官窑是平顶山市的典型代表。在此,可以让人一饱眼福。 七千年前,当裴李岗上燃起了第一颗火种,平顶山这片沃土就开始孕育文明的种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这片古应国故地走过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岁月后,被封存在这平西湖湖底,终归宁静。 穿越时空隧道,平西湖畔崛起了一座新城。了解这片故土,热爱我们的家乡,建设我们的家园,回顾昨天的历史,知晓今天的成就,还要了解平顶山的未来规划,感知它的厚积薄发,笔者来到了平顶山博物馆三、四层的《“生态鹰城,和谐家园”--平顶山城市规划展示馆》。 笔者看到,三层为《印象平顶山》、《记忆平顶山》、《辉煌平顶山》、《规划平顶山》和《发展平顶山》五个展区,四层是《解读平顶山》、《和谐平顶山》两个展区。笔者在现场发现,展馆采用大量高科技手段,将数字沙盘、3D影院、VR自驾等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多项展示环节,是集规划展示、科普教育、特色旅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专业规划展示馆。我登上了vr自驾车,骑的越快,风景走的就越快,沿湖风光尽收眼底: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九十八】

下一篇郭进拴|新城美韵【一百】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