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从超5亿人“追更”中发现广阔天地

作者:梁瑜     来源:中国经济网     时间:2024-05-09
55795

  前不久,有明星在社交平台上晒自己的网文书单,引发许多网友共鸣。网络文学有多火呢?每3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在看网络文学。近日发布的《2023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我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5.2亿。再看产业规模,针对全国50家重点网络文学平台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网络文学营收规模约340亿元,海外市场规模超40亿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一出生就备受争议的网络文学,俨然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文学的创作、阅读门槛较低,具有互动性、日常性等特点。曾经,不少读者对网络文学嗤之以鼻,认为其文学品味不高。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和创作队伍的提质升级,网络文学的创作领域和传播半径持续拓展,精品力作不断涌现。2019年到2023年,就有123部作品以数字典藏的形式入藏国家版本馆。

  从凭空创造的玄幻世界到热气腾腾的现实生活,从金戈铁马的沙场到浩渺无垠的宇宙,网络文学映照着社会发展的万千气象,收获一批拥趸,也撬动着文化行业新发展。目前,网络文学IP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源头,从网络小说连载到电影、电视、戏剧、动漫、游戏、微短剧等多种形式的改编,网络文学持续开拓商业版图。截至2023年底,网络文学改编影视剧授权总数超3000部。像人们熟知的《甄嬛传》《琅琊榜》《庆余年》等热播剧,都改编自网络文学作品。

  不仅“风景这边独好”,许多网络文学作品还漂洋过海,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海外活跃用户总数近2亿人,其中“Z世代”占80%,覆盖全球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大国重工》《赘婿》《大医凌然》《大宋的智慧》等多部网络文学作品被收录至大英图书馆。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中华文化和丰富多样、鲜活生动的中国故事,在世界范围内激发共情共鸣,也促进了文明交流互鉴。

  网络文学这片土壤充满了活力与潜力,不过也存在着“星多月不明”的情况。比如,网络文学的同质化、模式化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作品导向偏差、格调不高,背离主流价值观;又如,有的创作者过于追求产量,拖长情节凑字数,进行无底洞、套娃式收费,透支行业未来;再如,侵权成本低、维权成本高,网络文学成盗版“重灾区”,让业内人士苦不堪言。

  网络文学乱象的“坑”,要由制度来填。当网络文学逐渐从边缘走向中心,从亚文化走进主流,道德和法律的约束也应及时跟上。近年来,从《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到中国作家协会等机构发布网络文学影响力榜,再到《关于加强网络文学作品版权管理的通知》,一系列举措都在为网络文学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对创作者来说,也要摈弃同质化、套路化的创作顽疾,不断打开自己观察的视野,与时代共创,为时代留声,促使网络文学的万花筒更加多彩。

  “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欣欣向荣的时代,蕴藏着丰饶的文学富矿。立足火热的社会实践,肩负起文学新的使命,少一些“坑”,网络文学将能收获更多共鸣,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梁瑜)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从超5亿人“追更”中发现广阔天地,作者:梁瑜,来源:中国经济网,来源地址:http://www.news.cn/comments/20240508/d98dcd500106421ba02a273a215710f8/c.html)

上一篇报告文学《淬炼:中国稀土科学家创新报国纪实》出版

下一篇专家热议南豫见新作《包青天》: “胸中有大义 笔端有风雷”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