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大香山传奇》之九、组织调研研讨,打造文化名片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2-22
43814
  九、组织调研研讨,打造文化名片

  关于打造平顶山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的调研与思考

  根据中共平顶山市委宣传部和中国观音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计划安排,市文联组织创研室和市直有关部门相关人员以及联合各县(市、)文联于近期在全市开展了打造平顶山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的调研活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平顶山具有丰厚的观音文化资源

  我市观音文化资源丰厚,特色优势明显。始建于东汉的香山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寺庙之一、千手千眼观世音得道证果之地、汉传观音文化的源头。尤其是2009年以来,平顶山市共获得了12个文化名片,其中由平顶山市文联牵头申报的中国观音文化之乡于2011年由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牌命名。

  平顶山深厚而丰富的观音文化是以香山寺为开始的,平顶山香山是观音得道正果圣山,平顶山香山寺是观音得道正果圣刹,研究专家从八个方面对其进行了概括论证:唐代高僧有认定,千年文物有证据,史志文献有记载,历代朝廷有肯定,乡风习俗有佐证,民间传说有渊源,学术研究有共识,交流传播有认可。这些论证构成了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证据体系,有力地说明了平顶山香山寺和平顶山观音文化的根源性和底蕴深厚性。

  香山是平顶山一座历史名山,位于平顶山新华区与宝丰县交接处。平顶山历代史志文献中均有记载。“中国南来两千里,自汴而西数百里,放一山东出,为香山也”。“嵩岳之南,去汝州宝丰县二十余里,三山并列,其中峰壁立万仞,巍然突出者香山也!”其东边山脉为东西走向,绵延30公里,自东向西有焦赞山、马棚山、平顶山、洛凫山、擂鼓台、龙山,平均海拔400米左右,其中擂鼓台海拔505米,是其中的最高峰。其西红石山海拔322米。南部丘陵区有应山、舒山、凤凰山、九里山等山峰,海拔均在130~200米之间。追溯到明末清初,包括香山在内的这一段山脉还是“万柏森耸,蓊郁青翠”,“郁木翠林,芳草遍野”。是不可多得的清净修行之地。后来植被遭到毁坏,现在正处于恢复过程中。

  香山寺就座落于香山山峰上,历史上香山寺长期归属汝州和宝丰管辖,史志文献多称“汝州香山寺”、“宝丰香山寺”。它东距老城区16公里,南距新城区3公里,周围有行政乡焦点、薛庄、周庄、闹店、李庄乡,与龙门口、郏山阳、边庄、连庄、上曹庄、下曹庄、王庄、张沟、大张庄等村庄毗邻,外连洛阳市、许昌市、漯河市、南阳市,在古代,位于香山西南十里之外为宛洛古道,而山北十几里便是汴洛要道,与洛阳、汝州、南阳、襄阳和荆州贯通,为交通要塞,实际上处于北方中原文化与南方荆襄文化相互交融的通道上。香山寺地处中原腹地,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核心区域,历来都是洛阳王朝的京畿之地。优越的地理位置使香山成为中原佛教最先向外辐射发展的地区。

  历史选择了平顶山香山寺。“香山”之名源于佛教经典。据记载,佛祖释迦牟尼出生地迦毗罗卫国都城(佛经中称父城),附近有山名香山,是观音菩萨修道之地,为天竺佛教圣地之一。随着佛教的传入,香山之名也来到中国。我国最早的香山即父城香山(今河南平顶山市香山)。元好问在《东游略记》中《梁县香山寺记》中载,“该寺建寺之初,一胡僧自西域来,云此山川甚似彼方香山。”遂仿照天竺佛教圣地香山,建寺供奉观音菩萨,初名“香山菩萨寺”,后简称“香山寺”。香山寺所在火珠山也时称“香山”,因此,香山与香山寺是“真香山”、“真香山寺”。在民间,亦有香山得名的其它优美传说。

  香山寺具体建于何朝,史无明确记载,平顶山市地方史家经过多年研究,根据方志记载及碑刻资料,根据现存香山寺建筑模式、建寺地理环境及佛教发展史背景,综合考证得出结论:河南平顶山香山寺始建东汉末期,大约在光和年间,时间上晚白马寺百余年,迄今有1800多年的历史。香山寺的创建是东汉佛教发展的结果。今平顶山香山寺仍具有东汉寺院建筑模式曼陀罗式特征。平顶山香山寺1800多年来,毁建废兴,历经兵火战乱和自然灾害,宋、元、明、清多次扩建至今仍保持着以塔为寺院中心的汉代佛寺建筑模式特征,这是香山寺建于东汉时期的实物证据。

  公元1099年11月,汝州香山寺主持怀昼禅师请新任知州、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兼侍读蒋之奇至寺撰写《香山大悲菩萨传》后,次年九月又邀翰林学士承旨侍读修国史,蔡京至香山寺将《香山大悲菩萨传》用楷书写出,刊刻成碑,置于大悲观音大士塔券洞内,流传至今。《香山大悲菩萨传》碑是今天世间保存不多的蔡京楷书精品,弥足珍贵,受到书法界的高度重视,1976年英国牛津大学曾专邀此碑拓片在欧洲展出,享誉海内外。

  (二)平顶山市打造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的做法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观音文化名片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是塑造城市个性魅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共平顶山市委、平顶山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借助丰厚的观音文化资源,着力打造观音文化名片,提升文化软实力。

  1、精心梳理和总结平顶山观音特色文化

  一是立足平顶山作为“工业大市”的特性,围绕基层文化建设特别是城乡文化建设的特色与成就,香山寺历史上曾几度辉煌,几度衰落,直到新中国建国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才真正被重新认识到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2002年,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香山寺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形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高起点,高水平,大规模,大手笔保护开发香山寺,甚得民心,无不拍手称快。市委、市政府围绕“文化强市”的文化理念,把观音文化的挖掘、研究、整理、保护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力争把平顶山市建设成“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充分凸显文化的力量。2009年,由市政府牵头的香山寺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规划建设5.5平方公里的香山寺风景区,香山寺由原来的50亩扩建为300余亩,总投资2个亿。目前,山门、牌坊、大悲正殿、天王殿已建成对外开放。大香山路已通车运行。这些年来,平顶山市成立了平顶山市观音文化研究会,并出版发行了《华夏风情·观音文化》专刊。组织创作出版了《大道通天》《千手观音》《香山寺历史文化研究》《香山寺,中国观音文化源头》《平顶山<香山大悲菩萨传>研究》《观音出生修行得道实考》《千手观音故乡考》《观音菩萨传》《东方第一佛》等近千万字的学术专著和文学艺术作品,海内外媒体曾集中宣传报道了平顶山的观音文化以及研究成果。

  2、精心开展观音文化遗产保护专项工程

  以“传承、保护和弘扬”观音文化为目标,开展了全国统一部署的“第三次文物普查”、“文物调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对平顶山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梳理。一批专家获评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3、认真规划观音文化整体文化品牌建设,提出打造“一轴两翼”文化旅游品牌设想

  建设“文化鹰城”,自然离不开历史古迹。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夏商周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炎黄文化、龙文化;以鲁山、宝丰豫西革命纪念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刘累、墨予、沈诸梁(叶公)、张良、三苏、牛皋、牛金星、自朗、李绿园、徐玉诺、崔琦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香山寺、风穴寺、佛泉寺、妙水寺等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刘姓、叶姓、应姓、黑姓、粱姓等为代表的姓氏文化:以石人山、昭平湖和汝州温泉等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文化;以汝瓷、王忠富泥塑、李富财剪纸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宝丰魔术、郏县铜器舞、叶县霸王鞭、鲁山高装故事、汝州和鲁山的打铁舞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又一重点。

  目前,以洛平漯高速公路为轴,以鲁山、郏县为两翼,涵盖汝州、宝丰、叶县和市区的文化文物旅游网络已初步形成;香山寺、风穴寺、三苏坟精品景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叶县县衙博物馆文化文物内涵不断丰富,知青纪念馆、豫西革命纪念馆、佛泉寺的建成开放,香山寺、汝官窑遗址博物馆、临沣古寨的保护利用、鲁山楚长城、应国文化园文化文物旅游项目也都正在加紧实施中。

  (三)平顶山打造文化名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1.书法创作结硕果

  平顶山人杰地灵,文化灿烂,特别是以蔡京《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为代表的书法文化,积淀深厚,影响深远。深厚的传统书法土壤和浓厚的文化艺术氛围,有力地推动了我市书法艺术的繁荣和发展。平顶山市是古地新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书法文化资源影响深远。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平顶山市的书法文化艺术发展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繁荣,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平顶山市书法界组织机构健全,人才队伍强大,文化设施完备,书法创作活跃,学术氛围浓厚,书法教育兴旺,群众基础厚重,举办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书法活动,涌现出一批书法名家,创作了一批书法精品,书法产业空前繁荣,为河南书法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2009年举办的中国书法兰亭奖,在全国乃至海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节庆文化品牌初显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文化强市”战略,着力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先后承办了第六届中国曲艺节、第四届中国·宝丰魔术文化节、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大赛、第三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等大型活动,组织香山庙会,在每年的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举办朝拜观音活动,对繁荣我市观音文化事业、发展观音文化产业、提升城市品位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观音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一是观音文化产业发展迅速、优势明显。二是文化旅游产业取得长足发展。成为“中国观音文化之乡”的金字招牌;观音文化内涵深厚的精品旅游线路逐渐丰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品牌意识不强

  “文化是软实力”,近年来,各级各地对打造观音文化品牌的重大意义都达成了一定的共识,但认识的深度还显不够,对如何打造观音文化名片,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缺乏战略思维,也没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科学定位,影响了我市观音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进展。虽然我市相继举办了一些大型观音文化活动,也有一些观音文化项目、节目在全国获奖,但是尚未打造出具有影响较大、广泛流传、知名度高的观音文化品牌。比如最能反映我市观音文化实力的大型舞台艺术精品生产方面还是空白。

  (二)经费投入不足

  投入欠缺,资金困难,用于打造观音文化名片的基本经费难以保障,是制约观音文化名片开发创新的瓶颈。近年来,我市各级各地虽然也在发展观音文化和产业资金等方面对观音文化名片给予了倾斜和扶持,但与实际需要差距较大,极大地阻碍了我们打造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工程的软件和硬件建设,一些已有的观音文化名片开发计划受到搁浅。

  (三)人才资源匮乏

  由于机制不活,观音文化资源保护和观音文化产业开发的人力资源受到制约。我市在文化人力资源开发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是缺乏观音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激励的规划和机制。其结果是,人力资源总量仍显匮乏,专业人才普遍断档,产业经营人员素质低,中高层管理、策划人才严重缺乏。这是制约我市观音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障碍,是打造我市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品牌存在的根本性难题。

  (四)人文旅游不深

  我市观音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基本处于原生状态,内涵浅、层次低、规模小,景点零散,内容单一,系统整合不够,吸引力不强,很多景点有很深厚的观音文化内涵,但挖掘包装不够,宣传推介不足,无衍生产品,未形成观音文化产业链,观音文化旅游观光尚处于初级阶段。没有真正形成独具特色的综合性观音文化旅游品牌。

  (五)整体规划欠缺

  由于专业性、系统性观音文化名片研究和策划缺位,使我市观音文化名片规划和观音文化名片建设始终未能实现系统化推进。从目前情况看,我市观音文化名片的提炼和开发工作基本局限于零敲碎打,各级各地没有出台整体规划,造成了有计划,欠规划,缺策划的被动局面,极大地影响了我市打造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工作的开展。

  三、意见和建议

  (一)全市上下要达成共识,形成合力

  观音文化名片的确立并非一人之力,一日之功。因此,全市上下都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上,对打造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时代性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要把观音文化名片的打造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摆到重要的位置,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打造工作的宣传,让大家都认识到观音文化名片打造工作对引领地方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二是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大力开展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建设。三是要对我市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进行科学定位,在深度和高度上下功夫。四是要统筹政府有关部门与社会力量,实现跨行业跨部门合作,形成打造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的合力。

  (二)完善高端观音文化人才培养使用引进的政策机制

  推动平顶山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完善人才规划、培养、使用、引进、管理方面的机制,并尽快出台配套政策,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一是要重视观音文化专业人才的培育和引进。二是观音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培育。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具有创新观音文化理念、能够培育市场主体和消费群体、善于经营管理的经营管理人才和观音文化经纪人队伍,促进观音文化产业发展。三是发展壮大群众观音文化骨干队伍。民间的“草根人才”虽然名气不大,却植根于群众,支撑着民间文化的发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注重对群众文化骨干的培养。在我市营造一个观音文化创意人才、观音文化技能人才、观音文化营销人才、观音文化管理人才和观音文化研究人才快速聚集的氛围,营造吸引观音文化研究人才生存、成长、创业的良好环境。

  (三)政府主导,推进多元化投资观音文化品牌建设

  打造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需要大投入,才有大产出。目前我市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投资观音文化建设的思路。一是政府财政应增加观音文化建设的投资预算,并设立观音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促进观音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政府应大力发展集体、股份、民营、独资及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多元化投资观音文化产业,打造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品牌的发展格局。三是要以政府为主导,企业、财团、民间参与的观音文化大项目投资,打造省内、国内乃至国际有影响力、吸引力的观音文化精品。四是要与高新文化科技企业联姻,依托平顶山丰富的观音文化资源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文化产业,促进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品牌建设。

  (四)规划领航,策划掌舵,多形式多渠道打造平顶山中国观音文化之乡特色文化名片

  我们看了桂林的《印象·刘三姐》以后,就一直在想,我们平顶山能不能把我们的观音文化也搞成一台这样的实景剧呢?只需设定几个原则就可,如演出尽量少扰民,政府尽量少花钱,内容和风格尽量体现鹰城特色,场地尽量综合利用……

  我们平顶山拟充分利用白龟湖(应改为观音湖)这个“天然剧场”,引进或移植《印象·刘三姐》一类的城市形象秀。我们可以组织一群文化人前往广西阳朔观看《印象·刘三姐》,并考察有关制作细节,尽快形成一致的意见。

  首先,我们要解决的是平顶山需不需要这么一个秀?据了解,国内许多城市都有“印象类”城市秀,有的较成功,有的并不怎么样。或者是同一个秀,可能商业上很成功,但评价上却各说不一。某种意义上,如果没有白龟湖这个平台需要综合利用,那么需不需要城市秀可以交给市场去考虑。在我们看来,有白龟湖这么一个看台,如何应用就产生了可否精心打造一台实景歌舞剧《千手观音》这样的现实考虑。

  其次,从《印象·刘三姐》来看,可能是同类城市秀中影响最大、操作最成功的项目。相比其他各种思路,对这类城市秀进行切合实际的移植值得考虑。一方面,不管叫《印象·观音菩萨》《印象·千手观音》或是叫其他什么,在周边集聚了平顶山最现代化的一些元素,又与沙河母亲河紧密联系,看台体系做秀的功能没有问题,硬件上完全可以支撑这个城市秀的创作需要。但这个城市秀在文化内涵上应该如何表达,则要创作团队花更多心思,并在艺术表达上有所创新,体现平顶山特色。另一方面,在商业模式上的突破,是这个城市秀能否持续存在的主要动因。如果这个城市秀不能减轻政府维护白龟湖的负担,甚至是加重负担,则这个城市秀不可能长期存在。

  再次,操作层面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是创作团队和政府部门要面对的。一是主创人员的选择。《印象·刘三姐》有一个专业化的团队操作,张艺谋的个人号召力不仅凝聚了这个创作团队,而且也为后来的市场宣传提供了条件。平顶山要有意向请知名导演出任这个角色,这是合理的,但主创人员一定要有对平顶山地域文化十分熟悉并有独到见解的人士参与。二是资金的筹措。如果团队把眼光盯上政府,其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大降低,但由政府提供前期投入来启动则是合情合理的。因此,要有一个较好的商业模式,引进投资商,并在一定时期里形成赢利。三是演出团队的组织。《印象·刘三姐》主要是当地五个村的村民出演,后来利用场地开办了艺术学校,则有一些学生参与。就平顶山白龟湖来讲,有些演员可出自东滍、西滍、北滍等村,也可与平顶山学院、河南城建学院及其他艺术院校联合。四是白龟湖及其他设施的综合利用。由于白龟湖不止看台,还有沙岛等其他部分,因此,既要解决看台体系的利用,又要考虑其他设施的利用。白龟湖地处平顶山市新城区,可能不便于像《印象·刘三姐》那样几乎天天上演,风雨无阻,那么演出周期时间的确定要有合理安排。其他设施是否用于商业用途,哪些可以免费开放给市民,这些是很难从《印象·刘三姐》中得到启发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平顶山白龟湖的创作比阳朔漓江的平台更具挑战性。

  总之,以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白龟湖的综合利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还是有可能为白龟湖《印象·千手观音》找到一条较好的出路的。不要太心急,要从容设计,大不了最后把它拆了,回归市民游乐观光休闲公园的最初定位。有了这个底,什么都好办,可以大胆想、大胆试!只需设定几个原则就可,如演出尽量少扰民,政府尽量少花钱,内容和风格尽量体现鹰城特色,场地尽量综合利用……

  (五)政府要成为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的主要推动者

  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是地方文化特质的整体性或侧重性体现,它的成型,是对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加以研究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结果。因此,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的打造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很强的工作。我市各级政府要成为此项工作的主心骨,才能有效地实施系统规划、整体推进,真正打造出有平顶山特色的观音文化品牌。也就是说,只有将平顶山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打造工作上升为我市各级政府的行为,反映政府的意志和决心,才能统筹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出台相关持扶政策,加大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的宣传造势,创新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的营销策略,全力推进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文化名片建设,使之成为国内国际的知名文化名片。

  与此同时,时任平顶山市政协主席裴建中还亲自组织作家创作出版了《观音菩萨传》一书,并引经据典,为《观音菩萨传》写了《观音文化,鹰城的千年厚重积淀》的代序:

  我们平顶山市位于河南省中南部,东与许昌市的襄城县、漯河市的舞阳县、驻马店市的西平县、遂平县交界;西与洛阳市的汝阳县、嵩县毗邻;南与驻马店市的泌阳县、南阳市的方城县、南召县缘连;北与洛阳市的伊川县、郑州市的登封市、许昌市的襄城县接壤。总面积7882平方公里,辖叶县、郏县、宝丰县、鲁山县、新华区、卫东区、湛河区、石龙区、汝州市、舞钢市,人口5011万,拥有汉、回、满、蒙古等37个民族。平顶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景观众多,民俗文化独特,自然风光奇秀,尤其是观音的传说故事更是流传广泛,遗迹众多。

  一、平顶山观音文化的历史渊源

  平顶山市古为豫州地。殷商时期,为应、桀部落。西周为武王宗室应侯封地。春秋战国时期分属韩、魏、晋、郑、楚。秦统一后,平顶山境域属颍川郡、三川郡和南阳郡。汉改三川郡为河南郡,北部仍属颍川郡。晋析颍川置襄城郡,平顶山属河南郡、襄城郡、南阳郡。南北朝时,因战乱归属不一,先后分属鲁阳郡、襄城郡、南安郡、汝北郡、汝南郡、顺阳郡、汉广郡。隋朝分属襄城郡和颍川郡。唐代先后分属汝州郡、许州郡、襄城郡。宋元起止明清分属汝州郡、许州郡和裕州郡。民国初年属河洛道、汝阳道,后分属豫南道、豫东道、豫西道。

  新中国成立后,平顶山地区分属洛阳专区、许昌专区。

  1953年,平顶山煤田开始勘探开发。1954年成立平顶山煤矿筹备处,1956年1月成立中共平顶山矿区委员会,同年3月,成立许昌专区公署平顶山办事处。1957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属省直辖市。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为平顶山特区,实行双重领导,以煤炭部领导为主,河南省领导为辅。1968年3月恢复平顶山市。同年3月,经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河南省军区党委批准,成立平顶山市革命委员会。1981年11月,成立平顶山市人民政府,同时撤销平顶山市革命委员会。此后至今不变。

  平顶山虽然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然而,若沿着中华民族发展的长河溯流而上,会使你感受到这座奔涌着现代工业春潮的城市下面,曾激荡过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历史狂澜。

  平顶山所辖四区、四县、两市,上古为黄帝部落的活动区域,而后夏族在这里聚居,商周为应国,春秋归郑、楚,秦汉属颍川,唐宋明清为汝州。这里有皇帝问道之广城泽,文王化行之南国,周公初封之西鲁,楚、晋争霸之湛阪,晋铸刑鼎之汝滨,叶公问政之负函,刘邦入秦之谷城,刘秀败莽之昆阳,孙坚追斩华雄之阳人,曹操犒军之摩陂,魏孝文帝征马圈之三鸦,则天数幸之温泉,牛皋抗金之宋村……在我国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

  “汝颍固多奇士”。在这块热土上也曾涌现出一代又一代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医学家、文学家、学者、诗人。墨学创始人墨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大树将军冯异、天下楷模李庸、八体悉工的书法家邯郸淳、食疗学鼻祖孟诜,太平宰相孙处约、才华横溢的青年诗人刘希夷、济世名臣元次山、中唐名将马燧、王虔体、岳家军台柱牛皋、唐诗专家杨士弘、扩前圣启后贤的医学大家滑寿,一条鞭法的创始者李敏、御倭功臣焦宏、文追秦汉诗逼苏李的王尚炯、农民起义领袖牛金星、一代著名教育家李来章、古典长篇小说《歧路灯》的作者李绿园等。他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文明进步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国家文物局于2006年5月25日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仅我市就有应国墓地、蒲城店遗址、张公巷瓷窑遗址等12处文物遗迹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加上我市原有的汝州市风穴寺、宝丰县清凉寺汝宫窑遗址两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增至14处。紧接着,在2006年7月8日,市文物局又对外公布了我市新增的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邓小平旧居、郏县山陕会馆、临沣寨、狮王寺、龙泉澧河石桥、妙水寺、文集遗址、前后户遗址、解庄遗址、李楼遗址、官庄故城、马秃塔儿墓。至此,我市共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

  建设“文化鹰城”,自然离不开历史古迹。以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河南龙山文化、夏商周文化为主要内涵的炎黄文化、龙文化;以鲁山、宝丰豫西革命纪念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刘累、墨子、沈诸梁(叶公)、张良、苏轼三父子、牛皋、牛金星、白朗、李绿园、徐玉诺、崔琦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香山寺、风穴寺、佛泉寺、妙水寺等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刘姓、叶姓、应姓、黑姓、梁姓等为代表的姓氏文化;以尧山、昭平湖和汝州温泉等为代表的山水景观文化;以汝瓷、王忠富泥塑、李富财剪纸等为代表的民间工艺;以宝丰魔术、郏县铜器舞、叶县霸王鞭、鲁山高装故事、汝州和鲁山的打铁舞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是我市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又一重点。

  悠久的历史,重要的战略位置,深厚的文化积淀,造就了平顶山厚重的文化底蕴。这里有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而流传最广,对平顶山人民影响最大的就是观音的传说故事和众多历史遗迹。

  香山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在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形成了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观音文化。

  我们平顶山的观音文化源远流长。这里是中国观音故里,中国观音文化发祥地。这里是真正的中国观音文化之乡。我们平顶山的观音文化具有历史性、传承性、普遍性、广泛性、原创性的特点,是民间长期积淀的历史文化现像,也是皇权认可的朝觐观音的产物。

  目前,国内香山(寺)有十七处之多,而平顶山香山寺是具有二龙戏珠的天然景观和传说观音出生、出家、成道的地方。因此,历史上佛教界大多认定平顶山香山寺是真香山、大香山,是“观音祖庭”。

  真香山之所以真,不是空穴来风随便说的,而是高僧认定、文物为凭、史志记载、朝廷肯定的。唐道宣律师明确认定:“观音示现无方,而肉身降迹唯香山因缘最为胜。”“嵩山之地二百里,三山并列,中为香山,即菩萨成道之地。”这就明确了平顶山香山寺是观音成道证果的地方。由唐道宣口授义常记录和宋蒋之奇润色蔡京书丹的《大悲菩萨传》碑刻,叙述了观音舍身救父得道平顶山香山寺的故事,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元、明、清志书《隆兴佛教偏年通论》、《香山宝卷》、《大明一统志》、《汝州全志》和《宝丰县志》等多处记载,都充分认定观音得道在平顶山香山寺。由此可见,历朝历代,官方都认可平顶山香山寺是真香山。

  据志书记载,香山寺从汉代就有大士塔了,若以民间传说修建大士塔的时间可能更早,尽管一些观音文化研究者和民间传说的土塔、木塔或石塔有待论证,但九级塔的规格已非小可,说明平顶山香山寺确是颇有影响的大寺院。另据志书记载,宋哲宗曾颁旨划定香山寺四至并立《四至公界碑》。元忽必烈也曾颁旨树立《香山寺地界公据碑》,钦定香山寺地界四至。据志书记载和民间传说,平顶山香山寺当时除自身管理着不小的地方外,还下设白雀寺、旃檀寺、南龙兴寺、镇海寺、南龙泉寺、洪福寺、灵相寺、北龙泉寺、盆河寺、北龙兴寺、龙泉寺、灵泉寺、大悲院、妙觉寺、竹园寺、天宁寺等16处下院和密县水磨院、水田水磨院、双沟水磨院、石渠水磨院(北)、水渠水磨院(南)等5处水磨院,遍布四面八方和百里内外的汝州市、方城县、宝丰县、郏县和禹州市、新密市等地,僧众最多时达2000多人,可见其规模之大,影响之大。

  香山观音大士塔是专门为纪念庄王三女儿妙善而建的。妙善容貌超群,纯洁善良,因决意出家而被庄王逐出家门,这当然是庄王做得不对了。后来妙善在香山寺修成正果,世称大悲观音菩萨,葬舍利于塔下,故塔又称大悲观音塔。塔的底层供奉一尊千手千眼的金装大悲观音,观音像面容端庄,慧眼慈祥,据说就是妙善的化身,涂金的佛像反射着金子般的亮泽,将一种艺术的效果变成了一种理想的意境。观音菩萨在当地又被人称作三皇姑,听起来格外亲切。据考证,三皇姑的故事最早见于宋普明禅师所作《香山宝卷》,到明代又有罗登懋写的《香山传奇》。现河南戏剧研究所存的戏剧抄本《三皇姑出家》,讲的就是同一件事儿。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观音菩萨应化示现之地有多处,但证道之地独在河南香山,多种史籍、方志、碑刻均有记载:

  (一)史籍记载

  (1)宋祖琇《隆兴佛教编年通论》卷十三载:

  律师尝问天神观音大士缘起。天神对曰:“往昔过去劫有王曰庄严,夫人曰宝应,生三女,长曰妙颜,仲曰妙颜,季曰妙善……为神捧至他岩卜居,神曰地薄不任,凡三迁而后得令香山。妙善居之,木食涧饮……忽然祥云周覆,天乐发声动地雨华,乃现千手千眼圣像,当空堂堂,从者万数,庆悲之声震响山谷,须臾菩萨还复本身,俨然而逝。王及夫人二姊阇维收舍利,即山建塔。”宣又问:“菩萨处处化身,岂应独在香山耶?”神曰:“今震旦(中国)境内,惟香山最殊胜。山在嵩岳之南二百里,今汝州香山是也。”

  (2)宋金盈之《新编醉翁谈录》载:

  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证果香山。

  (3)《全元文》卷二十四载:

  元遗山《东游略记·梁县香山寺记》,说寺初建时,一胡僧自西域来,云此地山川甚似彼方香山,今人遂谓梁县香山真是大悲化现之所。

  (4)清曼陀罗室主人《观音菩萨的故事》载:

  香山寺位于河南汝州宝丰县城东约三十里的大小龙山之间,是妙善公主修炼成道的地方。在它的大悲观音塔下面,埋葬着妙善公主成为菩萨后的舍利子。

  (5)《观音菩萨颂》载:

  俗传大士为楚庄王三女,名讳妙善,舍手眼愈父恶疾,乃现千手千眼像……并建香山寺。

  (6)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名胜词典》载:

  香山寺,旧名火珠山,在河南省宝丰县城东约十五公里的大小龙山之间,相传为大悲观音菩萨得道之所……据碑记,大悲观音菩萨乃楚庄王之三女,在香山修炼得道,舍利葬于塔下。

  (7)杨焕成、周到主编《河南文物名胜史迹》载:

  香山寺,位于宝丰县城东南十三公里的香山之巅……据说,楚庄王三女妙善于此修炼成佛,称大悲观音菩萨。因其舍利葬于塔下,故亦称大悲观音大士塔。

  (8)英豪《观音菩萨:中国第一佛》载:

  汝州宝丰香山寺,是海内外闻名的观音菩萨道场。香山寺内,有宋朝蔡京书丹的《大悲观音菩萨得道证果史话碑》,碑载观音菩萨是楚庄王的三女儿妙善,在此香山修炼得道,妙善公主的舍利(遗骨),就葬在大悲观音塔下面。

  (9)罗伟国《话说观音》载:

  现存于河南省平顶山市的宋元符三年由蒋之奇润色、蔡京书丹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记述了大悲观音菩萨在香山修道的经过,并说明碑文原本是唐代终南山道宣律师所传,由汝州香山寺住持沙门怀昼出示于蒋之奇。这块碑系珍贵的文物,在佛教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10)温金玉《观音菩萨与女性》载:

  “妙善得道成观音”的传说,早在宋代以前便流传民间,文字的记载,最早见于河南宝丰县北宋蔡京所书《大悲观音菩萨得道证果史话碑》。

  (11)张总《说不尽的观世音》载:

  河南汝州香山寺,正是妙善公主显化大悲成道事迹处。

  (12)李淼《观音菩萨宝卷》载:

  观音菩萨,在香山得道,南海普陀岩显灵,修成正果。

  (13)兴源堂刊《观音济度本愿真经》载:

  楚庄王三女儿妙善,在香山修炼,得道成为大慈大悲观音菩萨。

  (二)志书记载

  (1)明天顺《大明一统名胜志·河南卷》载:

  香山旧名火珠山,大悲菩萨证道之地。

  (2)明成化《河南通志》卷十一载:

  香山,旧名火珠山,在宝丰县东二十里,其东峰名大龙山,西峰名小龙山,相传观音证道之所。

  (3)明正徳《汝州志》卷六载:

  大悲菩萨,楚庄王之季女也,名妙善……后入香山,葺宇修行,草衣木食,人莫如之,三年成道大悲观音菩萨。相传即今香山塔,大悲菩萨涅槃之地。有肉身在其塔下。

  (4)明正徳《汝州志》卷四《寺观》载:

  香山寺,在县东南二十五里父城保,大龙山小龙山之中,上有玉峰塔,世传大悲菩萨乃楚庄王之女修炼成佛之所,灵骨至今葬于塔下。

  (5)明嘉靖《河南通志》卷六载:

  香山,在宝丰县东二十里,旧名火珠山,上有二峰,东曰大龙山,西曰小龙山,相传大悲观音证道之所。

  (6)清道光《汝州全志·寺观》载:

  香山寺,《河南通志》相传,慈云大士(观音)证道处。

  (7)清道光《汝州全志》卷七《仙释》载:

  大悲菩萨,相传父城楚庄王第三女也,讳曰妙善,天性贞洁,孝事父母。常指香山曰:“彼可居也。”后庄王病,殆公主侍药甚谨。有神医曰:“必得亲人手眼方可疗。”公主遂割以进,病即愈,公主就此坐化。医曰:“此大悲菩萨也。”言讫不见,盖仙人来验公主之孝耳。庄王即封为大悲菩萨,且命建香山寺,塑千手千眼。

  (8)《平顶山市志·文物胜迹》载:

  香山观音大士塔,据传楚庄王三女妙善于此修炼成佛,称大悲观音菩萨,葬舍利于塔下,故称“大悲观音塔”。

  (9)《宝丰县志·文化艺术》载:

  大悲观音大士塔,楚庄王三女妙善于此修炼成佛,称大悲观音菩萨,葬舍利于塔下,故称大悲观音大士塔。

  (10)《宝丰县志·古建筑》载:

  香山寺,位于县城东南十五公里香山巅。据传,寺内所奉三皇姑为楚庄王之三女妙善。初在邑境东部白雀寺出家;继在香山寺修成正果,称大悲观音菩萨,亦称千手千眼佛。

  (三)碑刻记载

  (1)宋《慈寿院主重海上人灵塔志》碑载:

  ……汝南(宝丰)龙山有古迹,俗传为香山大悲塔者。

  (2)宋《香山大悲菩萨传》碑载:

  (道宣)师一日问天神曰:“我闻观音大士于此土有缘,不审灵踪显发何地最胜?”天神曰:“观音示现无方,而肉身降迹,惟香山因缘最为胜。”师曰:“香山今在何处?”天神曰:“嵩岳之南香山,即菩萨成道之地。”

  (3)金《重建汝州香山观音禅院记》碑载:

  河南汝州之境,嵩山之下,汝南二十里有佛刹焉,在乎山之巅,曰香山院,即楚庄严王少女妙善菩萨之道场也,现相显迹始末之详,旧有传刻……以大士遗身在塔,灵应殊胜。

  (4)明《重修香山寺禅林记》碑载:

  环中国皆山也,自昆仑达嵩少,南来第一山者,曰香山,嵯峨险峻,呈虎踞龙蟠之状,有龙山大小拱峙于左右,沙汝双澄于南北,屹然中立,玉峰塔高耸其巅,势若插天。考之香山,传是大悲仙魄瘗于塔下。

  (5)明《敕赐香山禅寺创建白衣观音九老阁记》碑载:

  (宝)丰东南二十五里有香山,嵯峨崒嵂,虎踞龙盘,其上金相映地,玉峰插天,乃大悲菩萨成佛之地。

  (6)明《重修伽蓝殿记》碑载:

  余县东南三十里许,宝邑有香山寺,观音菩萨显迹地也。

  (7)清《香山大悲观士音菩萨大普门禅寺重修碑记》载:

  大慈大悲观士音,妙善修炼香山,证因佛果。

  (8)清《重修香山大普门禅寺碑记》载:

  惟大悲观音菩萨,幻之千以化身……香山慈悲应现。

  (9)清《重修香山寺碑记》载:

  尝览广舆记,知香山寺为观音大士证果所。

  二、观音的传说

  平顶山的观音传说,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民间更有“家家观世音,户户弥陀佛”的传统。相传春秋时期这里有一国君名庄王,生有妙颜、妙音、妙善三女。妙善是皇后梦中孕育而生的。一天晚上,皇后正在龙凤床上安睡,忽然梦见天上金黄色的圆月朝她怀中飞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醒来妙善便呱呱堕地。当时,皇后没有一点疼痛的感觉。瞬间室内馨香浓烈,宫厅祥云布空。庄王和皇后都觉得三女儿神奇异常,视为掌上明珠,倍加宠爱。

  妙善幼年模样端秀,聪颖好学。十来岁就会吟诗作赋,不慕荣华,不事华饰;乐诵经文,喜谈佛法,言必劝戒。她厌恶王室的暴虐,同情宫女的遭遇,时常想方设法,巧妙地帮助她们摆脱灾难。人们尊称她为三皇姑。

  三皇姑及笄之年,出落得亭亭玉立,唇红齿白,出水芙蓉般招人喜爱。庄王为了讨好强大邻国的国王,就将她许配其太子。三皇姑闻讯,悲愤交加。她知道自己所在的是个小国,每年都要向那个邻国朝拜,进献玉石、玛瑙等奇珍异物,如今自己和玉石、玛瑙有何区别?她伏在玉枕上哭了整整三天三夜,宁死不从。

  庄王无奈,挑选一个巧舌如簧的媒婆去劝说。媒婆走进她的闺房说:“二八女孩出嫁,嫁到邻国太子家。既有车又有马,能住高楼和大厦,睡有女佣去铺床,渴有宫娥来捧茶……”三皇姑厌恶媒婆胡编乱讲,卖弄口舌;不等她说完,就针锋相对地回敬道:“二八女不出嫁,不慕富贵与荣华,不爱坐车不骑马,不住高楼和大厦。夜晚自己去铺床,渴了亲手去端茶。”媒婆见荣华富贵打动不了她的心,眼珠一转接着说:“开天辟地几万年,女大当嫁顺应天,父母之命媒妁言,孝女理应照此办。”三皇姑见她想以伦理使自己就范,便胸有成竹地对道:“女大当嫁是自然,千年规矩能改变,只要男女两相爱,喜结连理配姻缘。矢志出家修正果,誓为世人免灾难。”媒婆感到自己的话对三皇姑丝毫不起作用,便灰溜溜地走了。庄王一怒之下把三皇姑囚禁于后宫严加看管。三皇姑一连几天水米不进,容颜消瘦。皇后心疼女儿,背着庄王,悄悄放三皇姑出走逃生。

  三皇姑先到翟集西的白雀寺里去侍佛,后被庄王知晓,就派人三番五次劝她回宫,她执意不回。庄王一气这下,就把寺院一把大火给烧掉了。

  皇宫里的人都想着三皇姑肯定被大火烧死了。实际上她没有死。她被尼姑们从火中救出来,隐藏在香山上,不与俗人见面。

  烧毁白雀寺后,三皇姑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自己的亲骨肉呀!庄王犹虑成病。八仙中的铁李拐化作凡人,装成野游医生,给庄王诊病,说:“圣王的病必须用亲骨肉的一双手、一双眼做药引子,方可得救,要不,神仙也难治呀!”

  庄王平时最亲大皇姑妙颜,可要大皇姑献眼手医父病时,她吓得躲了起来。二皇姑妙音听说后,也躲到人们找不到的地方去了。

  庄王只有三女,没生一男。眼看就要病死,两个闺妇不孝顺,见死不救,三皇姑又被活活烧死了……

  正在庄王要死不得活的时候,门官通报。说道:“三皇姑回来了,请求献出眼手,为父治病。”

  庄王的病好了,下诏不许大皇姑二皇姑进宫享福,大骂妙颜、妙音不孝。庄王问三皇姑要些什么?

  三皇姑说:“女儿不要江山,不要财富,只请求父王在香山上为女儿修座寺庙,儿要终身侍佛,请父王不要打扰。”

  庄王动用国库银子给三皇姑在香山上修建了一座楼花雪片的大寺院,就是香山寺。

  塑三皇姑的像时,塑像官问庄王:“塑成什么样子?”

  庄王说:“全手全眼!”

  塑像官却听成了“千手千眼”,就塑了一座千手千眼的三皇姑佛像,至今还在香山寺的塔里敬着哩。

  三、平顶山观音文化传承和研究成果

  2002年,平顶山市成立了观音文化研究会,创作出版了《大道通天》、《千手观音》、《香山寺历史文化研究》、《香山寺,中国观音文化源头》、《平顶山<香山大悲菩萨传>研究》、《观音出生修行得道实考》、《千手观音故乡考》、《观音菩萨传》等近千万字的学术专著和文学艺术作品,海内外媒体曾集中宣传报道了平顶山的观音文化以及研究成果。平顶山市委、市政府研究通过了香山寺修复总体规划,决定投资数十亿元精心打造观音文化园,修建景区高速公路等。

  香山寺是汉化佛教历史上著名的千手千眼观世音得道证果之圣刹。根据一些专家、学者的研究,可以集中概括归纳为以下八点:

  (一)、唐代高僧有认定

  天竺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传入中原,历经魏晋南北朝五百余年漫长岁月,至唐初基本上完成了汉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天竺佛教的观音菩萨既不是天竺佛教观音的男身男相,也不再是佛教汉化前期的男身女相,而是完完全全的女身女相。非常之事,必有非常之人成之。女身女相汉化观音的宿世因缘,是由大唐高僧,汉化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宗祖道宣大师在终南山灵感寺获天人感应,揭示传世的。

  隋末唐初,道宣受业于汉化佛教律学名师智首。贞观年间(627-649)曾应玄奘大师之邀,参加长安译经场翻译佛经,道宣深究佛理,精研戒律,广事著述,相继完成“南山五部”等博大精深的律学研究著作,奠定了南山律宗的理论典籍根基。他精守戒律的名声远播西域,受到西域僧人的仰慕。道宣大师圆寂后,唐高宗下诏全国寺院供奉道宣真容图像。道宣一生著述之丰,为历代高僧所罕见。除《南册五部》外,他的《广弘明集》、《大唐内典录》等数十部著作均为汉化佛教文献史上的名著,具有很高的佛教理论和历史价值。

  道宣大师明确认定:“观音示现无方,而肉身降迹唯香山因缘最为胜。”“嵩岳之南二百里,三山并列,中为香山,即菩萨成道之地。”道宣大师认定的汉化观音成道证果于河南平顶山香山寺,及其所述汉化观音的宿世因缘,在汉化佛教历史上具有不可动摇的权威性。

  (二)、千年文物有证据

  文物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记忆,也是香山作为汉化观音原生地的实物证据。在现存香山寺的文物中,最能证明最有说服力的是《大悲菩萨传》碑。它是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立,由唐代高僧道宣口授(其弟子义常记述),汝州知州蒋之奇润色,北宋重臣被后世誉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书丹,立于观音大士塔下券洞内。碑高2.22米,宽1.46米,楷书,49行,满行78字。《大悲菩萨传》碑文,依据道宣天人对话,阐述楚庄王之女妙善铁心向佛,苦心励志,舍身救父,最终涅槃道化千手观音的宿世因缘。该碑所叙述观音证道于香山这一佛缘史实确立了香山寺作为汉化观音原生地在佛教史上的地位。该碑也是唐代以来广为流传的妙善观音证道于香山的范本和根据,是关于观音证道文物原生地的最权威的文本。它历史最早,规格最高,具有碑传文物无可争辩的说服力,它也是杭州《大悲观音传》碑的源本和母碑,1986年该碑及塔一起被列入河南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三)、史志文献有记载

  关于妙善观音证道香山的因缘在历代文献、方志中有明确记载。宋代祖琇《隆兴佛教编年通论》载有唐高僧道宣天人对话,感应妙善证道于香山之缘事。道宣问天神:“菩萨处处化身,岂应独在香山耶?”神回答:“今震旦境内,唯香山最殊胜。山在嵩岳之南二百里,今汝州香山是也。”宋代金盈之《新编醉翁读录》明确记载:“千手千眼观音菩萨,证道香山。”另外,宋有《香山宝卷》一书就是关于妙善观音证道香山的故事。元代元遗山《东游略记》中有《梁县香山寺记》(汝州古称梁县)载,该寺初建时,一胡僧自西域来,云此地山川甚似彼方香人谓梁县香山是大悲观音化现之所。

  在方志中,明清多部志书中均记载了观音证道于香山之事。明天顺《大明一统志》载:“香山,旧名火珠山,大悲菩萨证道之地。”明成化《河南通志》载:“香山,旧名火珠山,在宝丰县东二十里,其东峰名大龙山,西峰名小龙山,相传为观音证道之所。”清道光《汝州全志》亦载有妙善救父证道之说,“王即封其为大悲菩萨,且命建香山寺,塑千手千眼。”近年篡修的《平顶山市志》、《宝丰县志》也有类似的确认和记载。方志均为官修之书,可见,历代官方承认妙善观音证道于香山寺,香山寺是汉化观音之原生地这一佛教史实。

  (四)、历代朝廷有肯定

  自唐初道宣大师认定嵩山之南二百里汝州香山寺(今平顶山香山寺)为汉化观音得道证果圣刹之后,历代朝廷对香山寺都重视有加,使香山寺具有了国家寺院的政教身份。

  唐宣宗大中元年(847)朝廷敇令修复香山寺,命塑绘大师范琼为香山大悲观音菩萨塑像,并作绘法华经变壁画。

  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朝廷为香山寺赐额“香山慈寿院”。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诏令重建香山大悲观音大士塔,塔高九级,第一级供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一尊。宋哲宗绍四年(1097),颁旨划定香山寺四至并立《四至公据碑》。

  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唐国公主奉旨朝拜香山大悲观音,捐资重修香山观音禅院,并立碑叙述其事。

  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五年(1278),召见香山寺住持玉峰禅师,颁旨树立《香山寺地界公据碑》,钦定香山寺地界四至。元成宗大徳二年(1298),朝延颁旨一道给香山寺住持觉达禅师,以护持山门。

  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敕赐“香山大普门禅寺”之匾额于香山寺住持觉慧禅师。

  清世祖顺治十三年(1656),朝廷内院掌秘书院事、大傅兼太子太傅、大学士范文程请旨准撰《香山大悲观音菩萨大普门禅寺重修碑记》。

  历代朝廷对香山寺的尊崇,实事上肯定了香山寺在全国佛教界作为汉化观音得道证果圣刹的崇高地位。

  (五)、乡风习俗有佐证

  平顶山滍汝流域有悠久的观音崇拜传统,很多乡风习俗丰富多彩,考察其源,多与香山寺观音文化有直接或间接的渊源关系。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日常观音崇拜之风很浓。过去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在当地百姓心目中,观音菩萨是大慈大悲、法力无边、救世间一切苦难的救星。她随类化形,观世难即施甘露,闻苦音即布法雨,香客、信徒很多。明代方志记载:“每年仲春之望,香火旺盛,四方来游者,数以万计。”现在祭拜观音,祈福求子仍是浓厚的乡风民俗。二是香山寺庙会。它历史悠久,规模盛大,每年农历二月初一至十五和每月的初一、十五都会有。特别是二月庙会,源自宋代,因纪念观音二月十九的诞辰日而起,九百多年来绵延不断,成为地区盛事。期间,来自各地的信徒香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进上香火,唱还愿戏,少则十几班,多则几十班,演唱曲目多配有“神段”。实际上香山寺庙会早已发展成集佛事活动、民间曲艺活动及民间农贸物资交流于一体的大型庙会。历史悠久和内涵厚重的崇拜观音的乡风民俗是妙善观音证道于香山的佐证。

  (六)、民间传说有渊源

  传说是民间口碑相传的故事,虽是故事,却有其自身的根源和价值。平顶山境域特别是香山寺方圆数十里范围,关于妙善公主白雀寺出家、香山修行,舍身救父和涅槃成道的故事广为流传,形像传神。这些故事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关于香山、龙山的传说。平顶山境域是龙的故乡,平顶山龙山是历史名山。龙山山神救护妙善公主出家至香山修行。二是关于白雀寺的传说。白雀寺位于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西父城遗址上,因古时有祥瑞之鸟白雀落于寺内古槐而得名,传说是楚庄王三公主妙善在家修行的地方。三是关于妙善在香山寺修行证道的传说。相传妙善在香山寺隐修,三年成道,因其父有病疾,就舍其双手双目救其父,孝心感动天地,功德圆满,应化证道,化作观音菩萨,其父筑塔奉之。四是关于观音菩萨灵迹显圣、救苦救难之传说。如《一步两口井》、《五步三孔桥》、《歇马栏殿》、《鸡鸣寺》、《黑龙池》、《白龙池》等故事都形像生动。这么丰富的传说可以影照香山境域观音文化影响巨大,渊源久远。

  (七)、学术研究有共识

  清乾嘉以降,研究汉化观音者代不乏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太平盛世,学术繁荣,有关汉化观音的论著层出不穷。研究者无一例外地把道宣口授,义常记述,蒋之奇润色,蔡京书丹,刻立于河南省平顶山香山寺的《香山大悲菩萨传》作为研究汉化观音最珍贵的元典。肯定汉化观音得道证果于平顶山香山寺。

  晚清曼陀罗室主人《观音菩萨故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言:“香山寺位于河南汝州宝丰县城东约三十里有大小龙山之间,传为妙善公主修炼证道的地方。”

  当代学者罗伟国《话说观音》(上海书店,1992年版)说:“现存于河南平顶山市的宋元符三年由蒋之奇润色、蔡京书丹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论述了大悲观音菩萨在香山修道的经过,并说明碑文原来是唐代终南山道宣律师所传,由汝州香山市住持沙门怀昼出示于蒋之奇。这块碑系珍贵的文物,在佛教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温金玉《观音菩萨与女性》(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1994年版)言:“妙善得道成观音的传说,早在宋代以前便流传民间。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河南宝丰县北宋蔡京所书《大悲观音菩萨得道证果史话碑》。”英豪《观音菩萨:中国第一佛》(学宛出版社,1998年版):“汝州宝丰县香山寺,是海内外闻名的观音菩萨道场。香山寺内,有宋朝蔡京书丹的《大悲观音菩萨得道证果史话碑》。”

  可见,论说汉化观音是无法绕过平顶山香山寺的,平顶山香山寺是汉化观音得道证果的圣刹,是汉传佛教观音文化的源头。已由佛教研究界作出了严谨的结论。

  (八)、交流传播有认可

  香山寺作为汉化观音原生地之地位受到佛教理论家和地域历史文化专家们的认可,也日益被省内外及国际上的研究者关注,影响不断扩大,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早在1976年,应英国牛津大学特邀,宝丰县文物部门交《香山大悲观音菩萨传》拓片送英国展出。1988年9月2日,日本东京都驹泽大学佛学史迹参观团抵香山寺考察访问。1992年,在香山寺举行佛像开光典礼,少林寺、白马寺、相国寺等三十多座寺院高僧参加了庆典。同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香山寺题写了“香山普门禅寺”匾额。2000年,江苏武进如来礼禅寺住持慈亭法师率上海及江浙一带的寺院高僧,来平考察香山寺和白雀寺,认为找到了“真香山”、“大香山”,虔诚地顶礼膜拜。日本的东京NHK电视台曾来此拍摄专集在日本电视台播放。中央电视台也曾拍摄有专集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这些文化交流与传媒披露都说明了香山寺作为观音证道原生地是得到广泛认可的。

  香山寺历史上曾几度辉煌,几度衰落,直到新中国建国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才真正被重新认识到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2002年,平顶山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香山寺保护开发领导小组,形成了社会各界广泛参与,高起点,高水平,大规模,大手笔保护开发香山寺,甚得民心,无不拍手称快。市委、市政府围绕“文化强市”的文化理念,把观音文化的挖掘、研究、整理、保护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力争把平顶山市建设成“中国观音文化之乡”,充分凸显文化的力量。2009年,由市政府牵头的香山寺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成立,规划建设5.5平方公里的香山寺风景区,香山寺由原来的50亩扩建为300余亩,总投资2个亿。目前,山门、牌坊已建成,大悲正殿、天王殿、大香山路正在修建。这些年来,我们平顶山市的观音文化研究更是硕果累累。

  智泉(原名郭进拴)创作的长篇纪实小说《观音菩萨传》就是在吸收以上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汝州香山大悲菩萨传》碑为蓝本,用六年时间精心创作完成的。作者从妙善出生写起,浓墨重彩地写了妙善白雀寺出家,香山寺成道,云游四方,一直写到南海普陀山的观音道场。全书情节曲折,内容丰富,可读性强,催人泪下。这是我市观音文化研究的又一项重大成果,可喜可贺!希望作者百尺杆头,更进一步,努力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作者系平顶山市政协主席、平顶山市大香山观音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平顶山市申创“中国观音文化之乡”领导小组组长)

  2009年6月16日上午,平顶山市政协主席裴建中在市政协6楼会议室主持召开了《千手观音》研讨会。47集电视剧剧本《千手观音》和同名长篇小说由平顶山籍著名青年女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练佩鸿创作,情节曲折,大开大合,人物形象丰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与会的有关专家学者,对作品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充分肯定了作品取得的艺术成就。潘民中,阎寄音,时宇枢,禹本愚,赵光先,宛芳卿,任学,兰战,马聚申,郭进拴等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先后发言。裴建中作了重要讲话,他要求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把《千手观音》打造成宣传观音文化的精品力作。练佩鸿也介绍了创作体会,她决心快速度高质量改好剧本,冲刺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以实际行动为平顶山市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2010年6月26日,由市政协、省电影电视制作集团、宗教文化出版社主办的观音文化暨《千手观音》30集电视剧剧本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市政协主席裴建中、副主席潘民中,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厅级干部严寄音等出席会议。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央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著名文学评论家李准,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中央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领导小组成员、著名文学评论家仲呈祥,中国宗教杂志社、宗教文化出版社社长陈红星,雍和宫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馆长、宗教学专家牛颂,八一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韦林玉等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裴建中介绍了我市市情,严寄音主持研讨会,潘民中介绍了我市学者对观音文化的研究情况和大香山的历史。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千手观音》这部新神话小说的作者以平顶山市香山寺观音传说故事为蓝本,在丰厚历史积淀与民间文学基础上进行的创作实践是成功的。作品依据佛教典籍,取材民间传说,运用大胆丰富的想象,以娴熟的艺术表现手法,演绎了一曲美丽动人的新神话故事,具有较高的文学品位与艺术审美价值。大家本着对剧本创作不断完善、精益求精、认真负责的态度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今后电视剧的成功拍摄和运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大家还深入探讨了观音文化在中国化、世间化、民俗化过程中的人文价值及现实意义。

  在研讨会上,小说《千手观音》及电视连续剧《千手观音》剧本作者、我市籍女作家练佩鸿畅谈了创作体会。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大香山传奇》之十、 一个中国农民是怎样让“观音文化”走向全世界的?

下一篇朱学军家庭:小家有大爱,慈孝传千年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