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黄河黄,长江长【长篇连载之十九】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1-30
38014
       天也转,

       地也转,

       牛屎变成地曲莲。

       另一个版本是:

       天没边儿,

       地没沿儿,

       牛屎变成地曲莲儿。

       流传在故乡汝州的这首民谣,看似没有任何意义。

       而仔细品味,却带着时间与哲学的奥妙。

       这里的天不是指天,而是指太阳。天也转,是指天上的很多星斗,围绕着太阳在转。

       地也转不是指汝州的某一块土地,而是指地球除了围绕着太阳转之外,自身还在转动。毛泽东诗词说:坐地日行八万里,就是地也转生动的诗意化表述。

       天和地都在转动,大地上的一切,也就产生了变化。

       而最具体的变化是啥?牛屎变成了地曲莲。

       牛屎是草的变种,牛屙到地上,经过天转地转,风刮雨淋,时光嬗变,变成了一种黑色的菌类。这是时间与空间的力量,做合在一起,发生的化学变化,或是物理变化。

       牛屎成为菌类之后,由于形状如同一朵莲花,布满曲曲弯弯的纹路,汝州人就把这种产生于大地之上的菌类叫做地曲莲。

       地曲莲从春天的雨季到秋天的雨季都会生长,特别是白草根部为最佳生长地。

       笼统说地曲莲是牛屎变的,有些不科学。是腐殖质变的,更准确一些。

       汝州人在春夏秋三季到山坡上拾地曲莲,淘净晒干,成为一种蔬菜。过年时包菜包馍,地曲莲是很好的馅料。也有人在夏天蒸卷煎,把地曲莲兑在韭菜里,很有味道。也有人拿新鲜地曲莲作为饺子馅的一种配料,口味也很好。

       一切都是在变化的。天地之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天也转,地也转,牛屎变成地曲莲,就是天地之间万物尽在变化之中的一个写照。

       把老家汝州这则民谣作为哲学来读,也还有点意思。

       也有人把地曲莲叫做地耳菜的,地耳菜为土壤气生藻,紧贴地面生长,爬附于荒地、岩石周围的土表、草丛之中。外形似木耳,波浪形片状,藻体富含胶质。当晴天气候干燥时,藻休失水干缩,呈茶褐色或近黑色片状;雨天或湿度大吋,藻体吸水膨胀,粘滑,肉质呈橄榄色片状。地耳菜对自然环境有较强的耐受性,能忍受高温少雨、太阳强辐射、大风和干热风等,生长在年平均温度4-8℃的等值线上,可以忍受35-38℃的高温和-10℃的低温。多雨湿润气候有利于其生长,但过分潮湿时又不利于其生存。地耳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可在许多高等植物无法生存的贫瘠土壤上生长,但它喜地势较高的向阳坡地和丘顶,而不喜洼地和背阴坡面及坡底。地耳菜的片状较小,爬附地表且生长分散,常与杂草、杂物纠缠在一起,因而采收十分困难。但其一年四季均可采收,尤以春季3-5月、秋季9-10月为最佳采收期。当气温在20-28℃之间、空气湿度大、阴天或雨后时,是采收地耳菜的良好时机。此时,光线柔和,加上地耳菜吸水发潮、个体膨大,生长处于旺盛期,韧性好,不易破碎,采收较为容易。但需注意,雨后要等地表干燥方可采收,否则因其含水过多、易粘土,而影响质量。采收的方法以手捡为好,不宜扫取。从野外采回的地耳菜混有大量的杂物如泥土、杂草等,俗称"毛菜",必须经过加工。

       加工一般分为摊晾、漂洗、干燥、分级、包装等工序。摊晾时要将采收的地耳菜及时摊开,并尽量摊薄,以防增温烧坏。漂洗则要彻底清洗掉附着在地耳菜胶体上面的杂物和泥土,然后晒干或烘干。干燥后的地耳菜,依片状大小进行分级、包装后即可上市;若数量较大,则应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库房之中贮存,待后上市。

       地曲莲有很多吃法,用鲜地耳150克,韭菜150克,精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制法:(1)地耳去杂质,温水泡洗干净。韭菜洗净切成段,沥干水。 (2)锅烧热放油。至油热投入地耳煸炒,将适量精盐,入味出锅待用;韭菜(切段),入锅煸炒,加 盐入味,再倒入地耳焖炒数分钟即可装盘。特点: 色艳味美,此肴具有滋阴壮阳益气补肾的功效,可辅助治疗脱肛、阳痿遗精、子宫脱垂等病症。 2、地耳炒豆腐:原 料: 地耳10克,豆腐200克,香葱适量。制法:先将地耳洗净;豆腐切小块入锅煮片刻捞出;锅中烧油,煸香葱花,入豆腐、精盐和适量水煮沸,最后 加地耳炖至入味出锅。特点:此肴具有清热益气,和中的功效,可辅助治疗脱肛病症。3、地耳烧鲜肉:原 料: 地耳 200克,猪肉 150克,姜、葱各适量。制法:将地耳去杂洗净,猪肉洗净切片;锅烧热,投入猪肉片煸炒至水干,加入姜、葱、料酒、酱油煸炒,至 肉熟透,再入精盐、白糖烧片刻,放入地耳和适量水,烧至入味,投少许味精即成。特点:此菜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适用于体倦乏力、脱肛、阴虚干咳、便秘等病症。

       地曲莲包子的做法:

       原 料:面粉1000克、发酵粉适量、肉馅750克、地耳适量、植物油50克、香油少许、鸡精适量。 作法:先将面粉发酵粉加适量水和成面团,找个布或盖子盖好放置一边。将地耳洗好待用,肉馅加酱油、料酒 肉馅调料少许,按一个方向搅匀。将洗好的地耳切成碎末,然后用布将其绞干;葱姜剁末。将剁好的 地耳、葱、姜和到做好的肉馅中,加植物油、香油、鸡精共同与肉馅按一个方向搅匀备用。将发好的面 团作成约一两左右的小面团,用擀面杖把面团擀成中间厚四边薄的小圆饼,取一小团肉馅放在面饼中间 用右手的食指拇指捏折逐渐收口即成。锅内添水将包好的包子留一定的空隙装在笼屉内,旺火蒸十分钟 取下即成。

       我的家乡鳌头把地耳菜叫做“地曲莲”,记忆中“地曲莲”黑乎乎软软的,因为我怕软绵绵的虫,手指碰到它感觉很不好。小时候母亲用它和红薯粉条放上葱花芝麻给我们做包子吃,很好吃,那个味道我现在还记得。

       我在一个夏天的雨后,又一次回到家乡,兴奋的小心的捡起地曲莲来。

       就在我专心寻找时,有三个骑自行车的男子一下子停在我身边。问我:你捡的是地皮菇吗?虽然叫法不同,可我知道他们指的是我手里的“地曲莲”——也叫地衣。说着也开始寻找起来,三个年岁和我不差上下的汉子如此兴奋,一边捡一边说着小时候和伙伴们上山捡“地皮菇”的趣事。还开玩笑的说:你们好聪明啊!我们经常出来瞎跑,怎么就没有发现这个好东西呢!还一个劲的问我蒲公英枸杞芽都有点苦味有什么用?呵,你们连这个都不懂!三个笨蛋!被我骂的笨蛋们高兴得哈哈大笑。彼此一下子拉近了距离,大家在对儿时的回忆中愉快的捡着笑谈着。我也从他们口中知道了清洗“地皮菇”的方法。          

        “地曲莲”捡回家,倒在水里可真叫个难洗。无数遍的清洗还能看见漂浮的小干草叶子,怎样才能搞干净,要想吃到可真不容易。想到母亲养育我们兄弟姐妹8人,让全家人能吃上“地曲莲”做的包子可真是费了大功夫了。那时候我还小,母亲让二姐去洗“地曲莲”,她随便洗洗就拿回来了。气的母亲再重新洗。回忆着对母亲的点点滴滴,我急躁的心平静了下来。侄子拿来一双筷子,我们用筷子一个一个的从水中夹出干净的“地曲莲”来。

       一朵朵黑明透亮带着墨绿色的“地曲莲”,放在盘中可见到它独特的美。大小不等,曲折如花,朵朵十分水嫩,我这才理解家乡人为什么叫它“地曲莲”。粗看它其貌不扬却有个漂亮的名字——“地曲莲”,人们把水中莲赞誉为出污泥而不染。清洗分离之后的“地曲莲”也是晶莹剔透娇嫩无比!

       我打开电脑多方了解才知道“地曲莲”还是个极其讲究生存环境的植物,土壤水分空气里没有污染它才会生长,“地曲莲”再现,说明近几年我们村的环境保护自然生态在改善,我相信纯绿色的天然食品将会越来越多!

       一盘“地曲莲”两只鸡蛋,几根韭菜和姜末,在油锅里翻炒,见锅底出水就可装盘。嫩滑可口的野味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味的享受,同时也让我的心灵走进了对母亲的美好回忆中!

       记得小时候,每逢雨过天晴,我和小伙伴就来到江山拾“地曲莲”。地曲莲是雨后在苔藓上面生长而成的一种类似木耳的菌,我们提着小蓝,嘴里念念有词:“变,变,变,绿目露儿变成地曲莲”。像采集野菜似的把发现的地曲莲小心的捡起来放回篮子里。回到家,用清水淘去里面的杂质,放在锅里,就是一顿上佳的美餐。

       地曲莲又名地耳、地衣、地木耳、地软,地踏菇,地见皮,葛仙米,也有人称作天仙菜、绿菜,情人的眼泪等,一般生长在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中。

       《本草纲目》释:地曲莲属地耳、石耳这类,形状如木耳,气味甘、寒、无毒,明目益气。经现代医学研究,地曲莲味甘性寒,入脾肺经。有祛热、收敛、益气、清补、明目等功效。治火眼夜盲、烫伤烧伤、肺热咳嗽和久痢脱肛,清热凉血,并辅助降压。地踏菇口感爽嫩,似海味又略带特别的野草清香.。

       本品全来自野生,经手工精挑细选,严格消毒烘干制成,具有无沙,韧性足,口味地道,泡发比高的特点,既是现代家庭和酒店的一道传统美味菜肴,又是走亲访友的馈赠佳品。

       【营养成分】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E,钾,钠,钙,镁,铁,锰,锌,铜,磷,硒等各种营养成分。其中含钙量高于其他很多蔬菜,并且蛋白质也高于黄豆。每100克干品含钙406毫克,与发菜相同。含铁290毫克,比木耳含量高2倍,对人体补铁养血极为有利。

       食用方法:取本品25克,用温水泡到叶片舒展,控干水,加入配料以明火热炒或煮汤均可。凉拌亦清香柔嫩,滑而不腻。

       私房菜谱:地曲莲炒鸡蛋 、地曲莲炒韭菜 、干锅地曲莲肉丸 、地曲莲豆腐汤等等。

       2017年的秋天,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我的家乡鳌头多雨,在秋雨里去山上拾地曲莲,也别有一番况味。

       阴沉沉的天空下,凉风乍起,紧跟着,就淅淅沥沥的下起秋雨来了。这绵长的秋雨一下就是好多天。山沟里干旱的土地,慢慢的合上了裂开的伤口,地里的庄稼也都变得愈发的青翠欲滴富有生机了。就连江山下干涸的江山沟也丰满了起来,淙淙流淌。

       雨小了,我们窑湾开始热闹了,家家户户的女人和孩子都打着伞,提着篮子,拿着袋子,水流一样涌向山上。然后四散而开。低头寻觅,寻觅那黑山上石堰下、草丛中的那些肥肥胖胖的,透明儿的黛青色的地曲莲儿。

       于是,山野的小道边,石堰下,草丛中,到处都是一些叽叽喳喳,捡地曲莲的女人和孩子……

       我和妻子赵新节也不示弱,带着两个儿子,开始了我们的捡地曲莲之旅。我们四个人有说有笑的走到了江山脚下,由于还在下雨,山脚下的泥把我们的鞋子都紧紧吸住了,使劲拽出来,鞋子都有几斤重,我们互相看着大家狼狈的样子都哈哈大笑。边笑边开始寻找地曲莲。

       地曲莲,是我们对“地衣”的一种俗称。地曲莲的模样宛如长在树上的木耳,颜色如同泡开了的海带皮一样暗绿或者黛青。

       地曲莲的特征很奇怪:只有下雨天才会有,它的足迹遍布漫山遍野,很好捡到。但是一打雷就会生小虫子,一天晴就会缩成黑乎乎的一小团,紧紧地贴在石堰下或者草从中的地皮上,根本无法拾起。或者神秘的失踪了。等到下个雨季到来,经过雨水一泡,犹如喝足水的海蜇一样,立刻绽放开来,几小片就是一大把。

       春季和秋季,雨水连绵,山上的地曲莲随处可见,黑色的石堰下、青青的草丛中……尤其是那些有积水的地方,更是茂盛。

       在以各种肉食占据主宰地位的今天,寻找野味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甚至有好多城里人开着小车,带着家人一道参与到我们乡下的捡地曲莲队伍中。对于他们来说,山珍海味都不及一盘正宗的山野地曲莲味道鲜美。因此,若是遇到前来捡地曲莲的城里人,我们山里人都会热情的把他们带到地曲莲生长最茂盛的地方,让他们随意的捡。看到他们惊喜的表情,我们山里人爽朗的笑了,大家都皆大欢喜,尽情捡起上天馈赠我们人类的珍品。

       地曲莲不仅城里人爱来寻觅,更是是我们乡下人的一道美味佳肴。

       新鲜的地曲莲,可以用来包饺子,包包子馍馍或者掺鸡蛋炒着吃。有时连阴天,可以接连几天去捡地曲莲,因为一夜之间新长出的地曲莲又会把地皮覆盖。新鲜的地曲莲吃不完,还可以洗净后晒干存起来,待到冬季泡开后再食用,味道依旧很美,那时候就可以凉拌来吃,因为晒的时候在开水锅里捞了一遍,已经去掉了多余的水气,再泡开就跟干木耳一样劲道,很可口。

       我和妻子提着一个大竹篮子,两个儿子一人拿着一个大袋子,我们决定先从江山跟开始一直捡到山頂。

       我们从山低的的沟沟里面转了一圈,只见山沟的草丛里,石缝里,全都是颤微微、绿莹莹的地曲莲。于是我们干脆就不去山上了,就在山地下捡了起来。

       儿子拾地曲莲时贪图快,地曲莲里总是夹杂着许许多多的草茎和泥土他也不管,大把大把的抓起来就放进袋子里,一会儿袋子就满了。他快活的叫着跑过来放在我的大篮子里。妻子跟儿子差不多,也是只顾捡,不论脏与不脏都捡了起来。我看了暗暗感到头疼,因为很难清洗的。将来清洗的任务必定会落在我头上。这么思量着,于是我就决定跟他们分开捡,我专捡那些晶莹剔透的,没有一点草屑的,另装在一个袋子里。

       不到两个小时,我们就捡了一大篮子,于是就打道回府了。一路上我和妻子一起提着篮子,那一篮子的地曲莲估计怎么说也有四五十斤吧,那么新鲜的泛着光,还直淌水。

       回到家,儿子一边儿玩去了,妻子和我一起把篮子提到门前的自来水管前,我们就把它倒入另一只大篮子里,放在水池里,长流的深井矿泉水冲洗着地曲莲,那些草屑都顺水漂走了,然后我们又仔仔细细地加以拣择和淘洗。经过“哗哗啦啦”的一通忙活之后,原先杂乱的地曲莲就已被淘洗得干干净净,装了满满一大篮子,望着油亮油亮泛着光的地曲莲,两个儿子馋得直流口水,嚷嚷着让妻子快一些做地曲莲饺子给他们吃。

       看到他们这副馋样子,我和妻子都笑了,然后我们去二弟的菜地里割了些韭菜回来,我和好了面,就让妻子生火,待到锅热了,自己就用小勺子挖了一勺白花花的猪油,放进锅里,当油化了,并煎的“吱吱啦啦”响的时候,我将篮子里的地曲莲往锅里一倒,“嗖”地一声,地曲莲就开始在锅里乱蹦乱跳、“噗噗”地唱起了歌来。然后把它铲起来,以同样的方法把鸡蛋炒好。最后把鸡蛋和地曲莲放在案板上剁碎,加入韭菜和饺子料,闻起来,满屋子尽是地曲莲的清香了。

       待到饺子熟透了,夹起来吃一口滑腻腻的,吃到嘴里“格叽格叽”,有一股说不出的泥土的清香和青草的清香,沁人心肺,淡淡的,直钻人的鼻孔。最后,我们和几个侄子竟吃得连饺子汤都不剩一滴了。

       捡地曲莲,既丰盛了我们的饭桌,又满足了我们的食欲,还给久居城市的儿子和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乐趣。这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好难忘的家乡美味地曲莲啊!

        “霜降的红薯,甜似蜜。”到了寒露,田里的红薯都长成了。
       红薯以前在我们老家鳌头一带是人们的“救命粮”。 “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红薯菇蕾拌辣子,一顿能吃两碗子。” 不过,最难忘的是,还是我小时侯在家乡的野地里烧红薯.,最好吃的也是这烧红薯。

       “嗯,走咱去野地里烧红薯去,等我拿盒火柴,”我转身跑向厨房拿了盒火柴领着小伙伴出门了,那个季节是即将收获的季节,九月初是红薯即将成熟的季节,于是村里面的小孩便各自发挥着自己的想象力,想着法子烧出香甜的红薯来。

       由于大人们怕小孩子玩火不安全,于是便再三的警告小孩子不许玩火,但这些警告抵挡不住童趣的召唤,村里不敢点火那就去野外、去沟里、去地头,反正这个季节到处都有枯黄的树叶,不愁没有东西烧,即使没有枯枝干叶麦秸秆也可以烧,对于烧红薯方法的创新各位小朋友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啊!我就见过平均用木棍插着红薯放在火堆上面烤,但红薯都烤的冒黑烟了快烧着了,剥开里面还是硬的。

       到最后还是从大人们那里得到了一个办法“烧红薯窑,”之所以叫红薯窑也是有原因的,你看烧砖的有砖窑,烧瓷器的有瓷窑,我们烧红薯也就叫做烧红薯窑了,这个名字取的也很形象,因为这个烧红薯的方法最关键的部分就是烧窑,首先,要选一个好地方不仅仅要隐蔽还要有足够的土块,这点很重要。如果不够隐蔽被大人看到,那肯定是一顿揍,其次,挖出一个小坑,在小坑周围建立窑基;建窑基要用大块点的土块,这样是窑坚固,窑基要做一个门,这是专门用来生火的;做红薯窑要有一个原则:越往上土块越小,这样能够有利于红薯窑通风,使火势烧得更旺。

       最后,在坑里面烧火,一直不断的烧,直到把土块烧红,反正我是没有烧红过,也没有见过村里面的其他人有谁烧红过,我们辨别土块受热程度的方法就是吐一口唾沫,如果唾沫“滋”的一声瞬间干掉了那就可以了,把红薯放进坑里面,最刺激的步骤来了,就是用一根长棍把坑上面烧的很热的土块捣塌,让土块覆盖在红薯上面,再把土块捣碎,之后用细细的沙土把整个坑都埋上,等个把小时再扒开里面的红薯就熟透拉!那味道闻起来非常香,吃起来美味可口,让人回味无穷,看吧,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是无穷的。

       我领着几个小伙伴来到了江山沟,沟里面长满了杂草,这一点对我们很有利,最主要的是挨着沟就是红薯地,不晓得是谁家种的,太阳已经快下山了,村里面时不时传来猪狗牛羊的叫声,这个时候通常在田地里面劳作的大人都回家去了,所以基本上不用担心被发现,“走!挖俩红薯去,”我对他们说道,我顺手把一根树枝从中间折断给了小伙伴一根。

       几个小毛孩悄悄溜到沟边,走到附近有红薯地的地方。

       一个人负责去挖红薯,大多是挖外队的红薯,实在不凑巧,挖本队的也行,但不能是和我们沾亲带故的红薯.红薯挖出后,红薯穰子还要再埋到红薯沟里,等到主人发现穰子干的,红薯早已在我们的肚子里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两个人负责挖红薯锅,用铲子小心翼翼地挖土,圆圆的坑,上面得有窄窄的锅沿,是为了放红薯.锅有大碗般大小,要是老手,五六分钟就能搞定。

       其他人负责捡柴火,这活最得劲,田野里到处都是干树枝和干草,或者直接到豆地里弄豆叶,用手三下两下就是一大堆。

       我们几个人小伙伴围在一起,手忙脚乱,于是,五六块红薯蓬在地锅上,下面的火烧得旺,浓烟滚滚,人们还以为失火了.这时最怕大人来干涉,吵吵骂骂,即将到口的红薯也跑了。有时甚至乘大人走后,我们又第二次点火,野火烧不尽,红薯又飘香。

        "熟了吧,该熟了!"猴急的我们开始叫嚷了,就挑选一块烧得变黑的红薯尝尝,烫得直吸溜嘴.肯定不熟,但比家里的红薯要好吃得多.要知道,这可是一人一口地吃啊,叫做胜利果实大家共同品尝。

       10多分钟后,红薯的焦香味越来越浓,也开始慢慢停火了.我们捣烂地锅,用热土将它覆盖埋住,此为焖红薯.。

       一会儿,大伙儿就迫不及待地从火堆里扒出红薯,抢着吃,幸运者挑块熟透者,倒霉者只能吃半生不熟的,要不均着各吃一半,"平均分配".。红薯没吃完,我们脸上都像花老猫,黑一块,灰一块的,你笑我黑,我笑你花,个个笑得前仰后俯的。

       真可惜啊,野地烧红薯现在只成了我们美好的回忆了!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黄河黄,长江长【长篇连载之二十】

下一篇黄河黄,长江长【长篇连载之十八】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