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都市里的客家山歌—广州越秀山客家山歌圩考察报告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时间:2014-05-27
15053
 
  客家山歌是广东客家民歌的重要品种,作为客家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客家山歌在客家人中间世代相传。近些年,笔者发现,产生于大山深处的客家山歌也出现在城市中,广州市越秀山的客家山歌圩就是这样一个活跃于都市中的客家山歌演唱组织。那么,面对这一新的文化现象,我们该如何解读?原先在乡村传唱的客家山歌到了都市里会出现什么样的风格变异?它又是如何生存的呢?笔者认为,弄清这些问题对于目前人们普遍关心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保护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2005年5月12日至2006年5月12日期间,笔者对广州市越秀山上的客家山歌圩进行了几次实地考察。在调查过程中,笔者采访山歌圩的主要参与者,组织其中的主要人员进行表演,参加平时的排练活动,观看并参与山歌圩的演出,同时还采访了山歌协会的主要负责人,走访了虹桥街文化站、广东省群众艺术馆等单位,掌握了一些音响、乐谱与文字资料。
  在考察过程中发现越秀山客家山歌圩涉及到音乐、语言、地理、历史及社会学等众多领域的问题,只有对其作全方位的考察才可能做出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本文是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后对相关情况所做的整理报告,文章分别就广州市越秀山客家山歌圩的形成和发展、客家山歌圩的表演形式及特点、客家山歌圩的布局、客家山歌圩主要参与者、客家山歌圩的经营方式、客家山歌圩面临的问题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叙述和探讨。以往学术界对客家山歌曾做过一些考察和研究,但多数都是关注相对偏远且客家人比较集中的粤东北、闽西、赣南等山区的客家山歌,本文目的旨在从一种新的角度,借鉴当代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来探求现存在于都市里的客家山歌的存在理由和发展前景。
  一、客家山歌圩的形成和发展
  广州地区的客家山歌主要分布在增城、龙门、从化、新丰及市区的花都、太和、白云、越秀等区。据考证,这一带的客家人大都是在清代分别由粤东的惠州、嘉应州、粤北的韶州、江西的赣州等地先后迁入的。这部分迁入广州的客家人在生活方式和文化方面又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因为广州地处广东文化发展的中心,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广州的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而又丰富多彩,可以说是多种音乐文化碰撞的焦点所在。尤其是群众性的音乐文化活动由来已久,早在清朝末年,广州市民的音乐文化生活就已经非常丰富,如人们称之为“私伙局”[1]的音乐组织开始活跃,参与者多为粤曲和广东音乐的爱好者,偶尔也有客家山歌的爱好者加入,他们以曲会友、自娱自乐,三五知己常常乐而忘返,这种传统活动至今依然不断。到现代,广州的群众音乐文化活动更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形式多种多样,如社区音乐文化活动、企业音乐文化活动以及其他的一些自发的业余音乐文化活动等等。越秀山上的客家山歌圩就是当中较为成功也是最有特色者之一。越秀山位于广州市越秀公园内,这里的客家山歌圩活跃多年,形式内容十分丰富。
  关于客家山歌圩的历史,山歌协会的罗群芳老大姐向我作了详细的介绍,广州越秀山的客家山歌圩早期是一种自发的群众活动,当时是由越秀山下洪桥街一带的一些织染厂的工人们自发组成的。他们多是客家人,所以平日上越秀山,彼此见面打招呼、闲话家常时都喜欢借用客家山歌问答。久而久之,便放开喉咙唱了起来。后来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程序和规模,每天早上7点多,就有不少人聚集在这山头上放声歌唱,9点钟左右达到高潮,一般11点结束。在这里唱山歌的以退休老人居多,有独唱、对唱,也有合唱,其中还有一些带有简单的舞蹈动作的表演唱。唱的内容多是歌颂改革开放,抒发个人情感,也有唱历史人物、传说故事等内容。这些山歌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影响也日渐扩大。洪桥街文化站便因势利导,在1996年成立了客家山歌协会,甚至还组成了“客家山歌艺术团”,从此也有了这每月十二日举行的山歌集会——山歌圩。
  山歌圩发展到今天,山歌迷不仅来自洪桥街,来自广州市区,来自太和、花都以及增城、从化的也不在少数。甚至有从港、澳、台专程赶来“趁圩”的,偶尔还能见到特地从海外归来的华人同胞。来这里唱山歌的,也不仅仅是客家人,也有潮州人、广州人,还有来自外省外地的山歌爱好者。为了满足广大山歌爱好者的需要,“山歌圩”上还出售与客家山歌相关的音像制品,如:VCD有客家方言剧《天下第一好人》、客家戏《珍珠衫》、客家山歌戏《闹公堂》等;卡带有客家山歌《陈白碧》等,甚至为了吸引年轻一代的山歌爱好者,还出版了一些客家方言流行曲。除此以外,还有山歌集子《客家山歌汇编》二辑,这些都是山歌协会的歌手们每天唱山歌时记录下来,经过整理后自费出版的。这些山歌虽传唱于都市,却依然保留着质朴清新的风格。虽是随口而出的即兴创作,却真实地传达出歌者的心声。
  二、客家山歌圩的表演形式及特点
  客家山歌圩上主要是客家山歌的演唱,间插有舞蹈、器乐及其他风格的歌曲演唱等。演唱曲目大多属传统的客家山歌,旋律变化不大,但很多填上了新词,经常演唱的有梅县的《有好山歌溜等来[2]》、《桃花开来李花开》、丰顺县的《使涯[3]唱歌唱没来》、河源的《敢唱山歌敢出声》等;有些则完全属即兴编唱而成的;也会演唱一些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家山歌及少数今天创作的客家山歌流行曲;偶尔还会演唱粤剧、京剧、革命歌曲及其它地方的民歌。客家山歌的演唱形式多样,有独唱、对唱、齐唱及合唱等。据主持人薛桂香女士介绍,逢周三、周日上午,舞蹈队和合唱队都会集中在舞台右边的空地排练。而关于每个月表演节目的制定,山歌协会会长罗振浩先生说:“谁都可以上台表演,但一定要在演出前一天(即每月11号)到组织处报名。”
  通过几次考察,笔者发现在客家山歌圩上演唱的山歌有以下几个特点:
  1、沿用旧曲、填上新词
  这类歌曲的曲调取自传统的客家山歌,为历代客家人口耳相传而保留至今的,但歌词属重新创作,内容多为歌颂党的领导,歌唱美好的新生活。如:郭少芬和曹保国两位退休老人于2005年6月12号在山歌圩对唱的歌曲:
  山亲水亲人更亲,欢天喜地迎亲人。大家头顶同样字,炎黄子孙后继人。
  珠江河水长又长,一直流向东海洋。山歌好比珠江水,唱给亲人尝一尝。
  歌词是新创作的,曲调则取自于传统客家山歌《唔[4]怕山高水又深》。在山歌圩上这一类歌曲演唱较多。
  2、在保留旧曲的调式、句法等主要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重新加工
  这一类歌曲保留了传统客家山歌简朴的音乐性格,多为传统的羽调式或徵调式,每段四个乐句,句尾有润腔,多表现为自由延长音后接装饰音,但节奏相对规整、句尾润腔有所简化,旋律也有一定的起伏度。如:祖籍河源的刘玉莲于2005年10月12号在山歌圩演唱的《山歌越唱心越甜》[5]。
  谱例1:
  这首客家山歌基本上保留着传统的四乐句结构,每句七言,非常方整,句尾有短小的拖腔。但加工后旋律更为流畅自然,节奏中多次出现的十六分音符,使歌曲显得较为明快抒情,句末尾的拖腔相对于传统的客家山歌拖腔来说过于简化,只有简单的装饰音或自由延长音,它虽然少了润腔的优美,但使歌曲相对紧凑、富有动力。
  3、全部使用新曲新词的专业创作歌曲
  在山歌圩上偶尔也听到过一些专业作曲家的创作,这些作曲家中有的就是客家人,有的则去过客家地区采风,回来后运用传统客家山歌音调作为素材进行创作,这些全新的创作歌曲虽然有些客家山歌的痕迹,但更多的是让听众感受到了新的音调、新的情调。这类歌曲总体上艺术性较强,旋律优美动听,篇幅长大完整,但相对于传统的客家山歌来说缺少一些山野气息和质朴、鲜活的气质,较强的专业性也使它不容易在民间流传。如《月光光》[6]。
  谱例2:(节选)
 
  这首歌由润心作词、龙城作曲,歌名取自于一首在广东家喻户晓的传统儿歌,歌曲中不难看出传统客家山歌的痕迹:音乐质朴清新,旋律总体起伏不大,带有一定的朗诵性,每句唱词虽不是严格规定为七字,但比较对称。相对于传统的客家山歌来说,歌曲多了一份时代气息,更容易在年轻一代的客家人中流传。
  4、吸收新的演唱方法及加入新的伴奏乐器
  这主要体现在一些新创作的客家山歌的演唱中。在山歌圩上一听到卢珍的演唱,就知道她受过一定的专业训练,打听知道她毕业于广东梅州艺术学校山歌剧表演专业,在那里受到过一定的专业声乐训练。在山歌圩的演出中可以看到除了吸收新的唱法外,偶尔还会使用新的伴奏乐器,如萨克斯、架子鼓等,虽然只是偶尔为之,却有一番新意,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客家文化的兼容并蓄,今天的客家山歌正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客家山歌圩的布局
  位于越秀山山腰的山歌圩,虽然布局简单却也别有一番情调。在靠山的一边有一个凸出的平台作舞台之用,大概有近百米宽,一米多高。在舞台的后方有一个花坛,在花坛内的右侧有一块椭圆形的石头,石头上雕刻着一行字:“客家山歌传四方”。
  在石头前面(即舞台的右方)就是乐队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乐队的组成包括两把小提琴,一把手风琴、一把二胡,偶尔还有色士风等,真可谓是中西合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客家音乐文化的包容性及多元化的特点。
  在舞台的左方是一个简单的调音台,有一些简单的调音设备,包括一台带有播放CD以及卡带功能的音响,以及两个麦克风。
  舞台右手边是一块空地,一般情况下,每逢星期三、星期日,山歌协会都会组织一些演员到此处排练。
  四、客家山歌圩主要参与者
  客家山歌圩参与者人数众多,每次活动少则几百人,多则达一、二千人。参与演出的人数也很多,基本上只要是来此处观看表演的人都可以即兴上台参与表演,当然主要参与表演的大部分还是山歌协会的会员,也有一些较有影响的民间歌手及一些慕名而从外地赶来的音乐爱好者。
  钟佛华(艺名:大声古[7]),来自兴宁县的民间艺人,他也是山歌协会的会员,被大家尊称为“山歌王”、“山歌师”,多次参加山歌比赛得奖。他是一位随口就能编唱的歌手,张口就来,句句押韵,而且声音圆润,很有感染力。大声古每月都从兴宁来到广州越秀山为大家唱山歌,他的歌迷众多,每次他来,歌迷们都会围在山上听他唱山歌,久久不愿离去。
  参与舞蹈表演的林阿婆已经63岁,福建金门人,是印尼华侨。1966年她回国先到台湾后回大陆,现在定居广州。老人说,她不是客家人但是会说一些客家话,对客家山歌很有兴趣所以就加入了这个协会,每个星期都来这里排练两天,每次最多表演两个舞蹈,最少一个,有时也会出外演出或比赛。
  乐队钟老师是一位60多岁的退休干部,二胡拉得相当不错,几乎所有的人唱歌都是他做主要的伴奏,所以每月12号他都是风雨无阻,活动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五、客家山歌圩的经营方式
  越秀山客家山歌圩至今已有十余年,据罗会长介绍,山歌协会是一个非盈利的团体,山歌圩的主要目的也是自娱自乐,但由于这个活动是长期举行的,所以需要一定的经费。这些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以下途径:首先,协会会员们每年交10元会员费,作为活动的经费;其次,协会会员不定期参加一些表演和比赛,得来的报酬和奖金纳入活动经费中。对于经费的运用,罗会长说明,经费的使用多数是在会员表演的服装上和外出演出的旅费上。他说,由于协会的经费有限,所以在演出服装的制做和旅费方面大都是会员出一半,协会出一半。会员们都能体恤协会的困难,有些会员甚至还会自己掏钱做演出服装,完全不计较报酬。
  六、客家山歌圩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日趋加剧,这种原先只保存在乡村的客家山歌形式在进入城市之后,时时面临着现代化的挑战。如民间艺人钟佛华(大声古)是唱着客家山歌长大的,但随着后来参加各种大型比赛,也为了让观众更喜欢,现在唱的和以前有了一些不同,“更加专业、更加好听了”,他无疑是将客家山歌带入了都市,但在这当中它又经历了怎么样的都市化和现代化的过程呢?另外参加山歌圩的人员虽然也有年轻人,但还是以中老年的客家人为主,如何引发年轻一代对客家山歌的兴趣?山歌协会的罗会长呼吁更加多的音乐人、作曲家来关注客家山歌的创作问题:“好的客家山歌不多了,希望他们能写出一些真正富有客家特色的山歌来!”
  七、结语
  时代进步,社会变迁,人们对精神上的要求已大大提高,新的生活观念造就了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娱乐方式。客家山歌圩的意义并不局限于它特定的范围和形式,它更是生活在都市里的客家人的文化理念、文化心态、文化行为的象征,在整个广州市的文化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应该说对现阶段都市里的传统客家山歌进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这几次考察,笔者认为客家山歌圩具有两个重要属性:都市性和大众性。首先,客家山歌圩出现在都市气息非常浓厚的广州市,参加者大多是生活在城市的居民。生活在城市的客家人相对宽松的经济条件和相对全面的文化素养,使得他们更有闲暇也更有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求。这就为客家山歌圩在都市里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其二,它的大众性则表现在它并不是专业的音乐活动,在这里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阶层,也不管男女老少、贫贱富贵,甚至台上的表演者和台下的观众,彼此没有隔阂、没有距离。这两种重要属性让传统的、源于乡间的客家山歌在现代都市同样得到传承和发展,并在都市文化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它丰富着都市的文化生活,同时又使传统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使生活在都市里的客家人依然能在属于自己心系的文化中进行精神的认同。但传统的客家山歌与现代的都市生活怎样才能和谐共处并且不断发展?这值得我们去关注、思考。
 
  注释:
  [1]此为民间称谓,指民间自发的以自娱自乐为目的的音乐组织。
  [2]溜等来:客家方言,即唱起来。
  [3]涯:客家方言,即我。
  [4]唔:客家方言,即不。
  [5]由笔者整理记谱。
  [6]节选自《粤赣闽桂客家山歌选》,广东省群众艺术馆、东莞市清溪文化站合编。
  [7]古:在客家话中是对男性的称呼。
 
  参考文献:
  (1)周青青《中国民歌》[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
  (2)温萍《客家山歌探胜》[M].海天出版社,1992.
  (3)司徒尚纪《广东文化地理》[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注:此论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7JA820024。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都市里的客家山歌—广州越秀山客家山歌,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瑶族宗教信仰

下一篇赣南客家山歌衬词运用探微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