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郭进拴|六十岁说【五十四】

作者:郭进拴     来源:会员中心     时间:2024-08-26
4580

  郭进拴|六十岁说【五十四】


  他叫李廷怀,1952年12月出生于河南省汝州市纸坊乡。1975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汝瓷研制工作。他与汝瓷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在汝州市汝瓷厂工作期间,曾历任生产经营科科长、厂长助理、汝瓷月白釉研究项目负责人。42年来,他足踏汝水之滨、嵩山之阳、岘山脚下,瓷都内外,山山水水洒热汗,村村寨寨留脚印。他以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恒心和毅力,一千次跌到,就一千零一次再爬起来。用只有一次的生命去拼去搏,用只有一次的生命去向厄运挑战,向一切艰难险阻挑战。愿做高尔基笔下那只受伤的苍鹰,宁愿在不停的飞翔中摔死于山谷,也不愿在安乐窝中平庸度日。

  瓷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宋代将瓷的发展推向了顶峰,创造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五大名瓷——汝、官、钧、哥、定。汝瓷因地产汝州而得名。在陶瓷史上曾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瓷之所以名贵,就在于她产量极少,烧制工艺极难,素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北宋后期,汝窑专为宫廷烧造御用瓷器,即“汝官窑”。汝官窑烧造于宋哲宗元祐元年至宋微宗崇宁五年的20年间,后因宋、金战乱而失传,因此到了南宋时汝官瓷已“近尤难得”。全世界真正传世的汝官瓷仅60余件,成为举世公认的“稀世珍宝”。汝官瓷胎质细腻,工艺考究,以名贵玛瑙入釉,色泽独特,且随光变幻。观其釉面清雅肃静,蕴蓄秀美,平滑细腻,如同美玉。汝官瓷釉质如碧峰翠色,莹光内柔,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声如罄;釉药浑厚,清澈明润,器表呈蝉翼纹般细小开片,釉下有稀疏气泡,在光照下时隐时现,似晨星闪烁,且色泽独特,含水欲滴,在胎与釉的结合处微现红晕,给人以赏心悦目的美感。汝瓷釉色主要有豆绿釉、月白釉、天蓝釉、天青釉、卵青釉,为满釉支烧,器底有小如芝麻状的支钉痕,形成“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的典型特征。

  宋以后历代皇家都想仿制汝瓷,想把高贵的汝瓷摆进皇宫。但1000多年过去了,不知有多少官员和工匠因未能完成研发任务而降职和死于非命,包括乾隆在内的诸多皇帝最终也没有享用到梦寐以求的汝瓷工艺。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有关部门“发掘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为完成周总理的批示,李廷怀和汝州市汝瓷厂的技术人员经过无数次的试烧,先后将汝瓷豆绿釉、天青釉研制成功,各项理化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宋朝的汝瓷水平,使汝瓷这个断代千年的稀世珍宝重放异彩。

  正像已故著名作家李準先生生前所题写的那样:“清雅浑厚夺造化,珠光宝气移人魄”。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李知宴称:“汝瓷虽然是用泥土烧制,但有象牙乳玉之美”。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凡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本网站”。

上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五十三】

下一篇郭进拴|六十岁说【五十五】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