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王瑞庆:我的奔流,我的梦

作者:王瑞庆     来源:奔流文学     时间:2023-08-31
27997



  人需要梦想来支撑,梦想可以支撑一个人的未来。为了追求梦想,一个人就有了前进的动力,就像无边黑暗中的一点生的光明。当你失去了这一点光明,你就会发现,你陷入了无边的黑暗,你就会失去生的勇气。所以就像芽儿,是春的梦想;荷花,是夏的笑脸;枫叶,是秋的寄托;雪花,是冬的翅膀。梦想是美丽的,是可爱的,五彩斑斓的梦,时刻会充实着人去奋斗,去努力,去拼搏。

  我是一家行政单位的文员,整天跟文字打交道,写的全是八股文,业余时间喜欢上了文学写作,这是我的梦想。为了这个梦想,我天天挖空心思寻觅灵感,写自己想写的东西,每天都写一些文字,让这些文字在自己的多次修改下,成为一篇文章。于是,天天渴望自己的文章能见报,天天能接到用稿通知单,不断给自己鼓劲,时常安慰自己,立志做一个洒脱的写手。

  不曾忘记,当年意气风发的时候,曾在一个乡镇当通讯员,写新闻通讯稿。第一篇新闻稿《夜夜放哨保平安》发表在我们当地的一家晚报上,那是1998年12月3日(第766期),责编是陈颖老师,令人难忘。后来,晚报经常发表我写的新闻通讯稿,每次都为我带来刻骨难忘的欣喜和激动。

  2002年,我发疯地喜欢上了文学。不管是诗歌还是小说,亦或是散文和文史,我都在不停地尝试写作。2004年5月7日,我所在的当地晚报老百姓栏目发表了我写的第一首诗歌《单相思》。在当地晚报的2003年3月3日第12版中又发表了我写的第一篇散文《恩师外公》。当时,我用的还是笔名三鸟,责编都是李蕾蕾老师。回首往事,二十年过去了,我原来一直相信“十年磨一剑”,可是已经过去了两个十年,我的剑,磨得还不够锋利。




  2006年,我找了份差事,一边努力做事,一边坚持写作,永不停歇,持之以恒。当年,我发表的文章有三十多篇。顺着写作这条路,我一直在路上走着,终于在2008年,由于作品质量和分量都够了,我加入了安徽省作家协会;2009年,我加入安徽省散文家协会;2010年,我加入了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2011年,我加入了安徽省诗词学会;2012年,我加入了中华诗词学会;2013年,我加入了当代微篇小说协会;2014年,我加入了中国闪小说协会;2015年,我又加入了中国寓言家协会;2016年,我成为《安徽青年报》特约通讯员;2017年我加入了安徽省民俗学会;2018年,我加入了安徽散文随笔学会;2019年5月份,我参加了鲁迅文学院在安徽省蚌埠市举办的半个月的高研班,大口大口地吸收老师给的各种养料,我不停笔地写闪小说、小说、中篇小说,散文,诗歌,文史作品,曲艺作品……一篇接一篇地写,一刻也没有停下……2020年,我加入中国微型小说学会;2021年,我加入了中国楹联学会;2022年,我加入了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许许多多的协会和学会都再向我招手,我感觉,我的梦想正一点一点地逐步实现,中国作家协会也正向我招手示意……

  这一路走来,我没有离开过学习和读书,每年花费近2000元,自费订阅报刊杂志,《小说选刊》《人民文学》《时代报告》《奔流》《清明》《诗歌月刊》《安徽文学》《传奇传记文学》《文学报》《中国剪报》《颍州晚报》……不胜枚举,这些报刊给我的营养,给我自信,给我积极向上的勇气,给我崭露头角的机会。

  一直以来,河南省奔流文学院是我梦想的殿堂,是我寻求梦想的彼岸。我所在的一个农业小县城,大部分文友都去奔流文学院深造过,唯独我例外,因为我的奔流一直没有成行。主要原因是前几年,由于自己的工作忙,分身不暇,多次请假,领导均未准假。

  2023年8月,我所在的单位在去年换了新领导,领导对我非常好。我跟他说,很想去奔流文学院学习。他一听就大力支持,连续多声说:“好,好,好,去吧,时刻保持学习的同志,是个好同志。一个年轻人,就应该有梦想,一旦有了梦想,可以使人疯狂,梦想又是人生的动力,也是人生活的源泉,人为梦想而活,这就对啦。”

  8月11日下午,星期五,正逢周末。我跟随马腾主席一起向奔流文学院走去。

  为了我们这些学子,奔流文学院请来了全国著名的柳建伟、李春雷、李青松、王剑冰、单占生、徐宜发等老师,几位大家把文学的盛宴做得非常丰盛,囊括了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小说及影视剧创作和生态文学,从多个题材、多个角度、多种方位讲述如何创作和修改,如何尽快成名成家,让学员真正与名家面对面,真实地交流。

  关注生命,尊重自然;关于生态文学。李青松老师引用毛姆的话说:极端的幸福与极端的绝望之间只隔着一片震颤之叶。其实,这片震颤的叶子,就是自然界的生态文学。对于自然与生命的共鸣共荣,是文学对未来的寻找,我们都渴望与呐喊,难道不是吗?王剑冰老师听说,李青松讲述生态文学,他给我们讲述的是生态文学是一种心态文学,最后,要求我们的写作应该是阳光的、向善的,灵感才会源源不断。其实,文学的边缘化与非专业化永远是文学创作者的困惑与避不开的一个话题,对此文学大家们都有自己的感性体验及理性的思考与解读。李春雷老师谈到人生创造的几次突破,提出如何由浅写作进入深写作;单占生老师告诉大家,文学创作就是要回到原点,回到起点,回到常识;柳建伟老师从长篇小说与影视剧的角度畅谈如何练好基本功,并推荐了一些必看的小说与剧目。徐宜发老师则热情洋溢地再现了他从一个火车司机、铁路局长成长为一名散文大家的经历,以一个个鲜活的事例鼓舞着在场的每个人,坚定了学员们的写作理想与信念。

  仅仅一周的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太匆匆……

  自己好像还没有吃饱,宴席竟然结束,非常遗憾,大家恋恋不舍地离开奔流文学院,期待下期再会。

  一个人,不是庸俗的平常人,只要有了梦想,人生就不会寂寞,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心中拥有梦想,便不会迷失方向,独处的时候,心便会穿越了时空的海洋,翱翔在辽阔的天空,行走在蓝天白云间,途经的每一个地方,遇到的每一个生命,我都会珍惜,都会热爱,都会寻求诗和远方。


(责任编辑:王克麦)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王瑞庆:我的奔流,我的梦,作者:王瑞庆,来源:奔流文学,来源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pvmbZcKv4IiXOEIRKKFrDQ)

上一篇胡志霞:让我们尽力用文字表现生命和生活

下一篇长篇小说《芬芳》作品研讨会举行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