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情义担当与精神洗礼——影片《一诺千金》观后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时间:2015-01-06
15477


  在我们当下社会的“伦理道德”与大众的“心智模式”的构建中,我们有着十分焦虑的心情,更有着强烈的寻找与期待。我们寻找并期待着一种“精神”洗礼;在领略了市场经济的“迷人”风光之后,期待着一次道德“还家”的努力。
  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中国电影家协会、河北电影制片厂、河北亚坤文化传媒公司、河北玛西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故事影片《一诺千金》正是我们在这种期待中降临的“福音”,如久旱飘落的甘霖。

  影片取材于河北农学院93级1班的真实故事。承德石头村村民李维汉的两个儿子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相继病逝。小儿子李宝阳在农学院即将完成学业之际,离开了人间。同学们定下了“一个永远的约定”,替宝阳关照父母。15年来他们坚守着这个“承诺”,一直关心照顾着两位老人。这本是一个平常的故事,但是,在今天,却让我们感到那样沉重、那样陌生……因为这些是我们今天正在丢失的东西。编剧詹文冠以一位作家的心性和敏感捕捉到这个题材,完成了这部电影剧作,为我们奉献了一部佳作。

  《一诺千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法国政治学家和伦理学家阿兰·佩雷菲特在其所著的《信任社会》一书中,系统地解析了15世纪至18世纪西方基督教民族的历史,证明了欧洲的发展源于“信任品性”。正是这种信任品性打破了中世纪宗教的虚伪和禁忌,促进了创新、移动性、竞争、理性而负责的首创精神。他指出:“信任是命令不来的,它源自我们心灵深处。把它视为社会的动力,就是求助于内心,就是断言社会不是机械制造的产物,而是内生增长的结果。”在我们热衷于看到经济、财富增长的时候,是否还能看重我们的内心,看重人的内增长?

  信任观念就是突出个人与社会之间绝对的相互依赖的关系。要自信,更要他信,这是心灵的同一种运动。考量和体验这两者,彼此不可分开。心理学强调,内源性资源如意志力、愿望、性格等只能在个体内部培养,而不能被外部创造。今天,我们正在反思、正在校正,也正在救治。我们重新担当起社会的“情义”,重新走向人自身、走向人的内心。

  “情义”在中华文明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地位。“义”字的本义与“美”“善”相近。古代先贤、诸子百家都重视“义”。孔子讲:“君子以义为质。”《论语》一书24次讲到“义”。孟子要“舍生取义!”《孟子》一书中,“义”字出现了108次。墨子更是强调:“万事莫贵于义。”“天下有义则生,无义则死,有义则富,无义则贫。”“义”为五常之一,成为了我们的行为准则。“情”更是人之根本。我们做的叫“事情”,我们判断的叫“情况”,我们创作的故事叫“情节”,我们对他人的友善叫“同情”,我们对一个人的肯定评价叫“有情有义”。然而今天,我们似乎进入了“无情”的社会,我们发现,现代的工业流水线,尖端的科技发明,神秘的世界金融体系,快捷的全球互联网,正在一步步将人自身变成“游戏社会”的简单符号,变成缺少定义的名词。

  因此,影片《一诺千金》,又让我们走向人自身,走向“情义”,走向关怀,走向责任。

  影片的主题在于强调我们的社会心态,也就是“心智模式”。“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造成的是相互猜忌的心态,是一种偏狭的“心智模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不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影片展现了“自信、他信”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影片中的主人公杜启峰、史彩萍、大喜等农大同学默默坚守了15年,而且还将坚守下去,这种“情义”的担当,在今天是一种“传奇”,这种“传奇”,不那么气壮山河,却令人惊叹与深思。

  同时,影片通过杜启峰等陪老人过节、过生日,老人也给予他们亲人般的疼爱,拿出多年的存款为杜启峰度过生意上的难关等情节,使得农大的同学们在精神上受到了真诚的洗礼。情义担当与精神洗礼是双向互动的同一个进程,我们的社会正需要这样的进程。

  影片在艺术上有着新的追求和表达。它在艺术上的现实主义精神,是当前我国电影艺术发展需要大力弘扬的。直面社会现实,直指人们的心灵世界。同时,主创们深谙艺术“源于真而成于假(假定性)”的真谛,取材于生活,却又大胆进行艺术设定,以民间艺人“刘曲儿”与同村支书“打赌”为重要线索,以宝阳娘失子后痛不欲生,精神恍惚,误认宝阳的同学杜启峰为儿子,终于支撑住精神平衡为伏线,使一个缺少故事性的生活,更加富有了戏剧性和象征性。情义担当、坚守承诺,不单纯是对一件具体的重大事件,更不是生死存亡的舍生取义,而是对一个山村家庭的亲情支撑,特别是对宝阳娘的精神支撑。它的象征意义在于,我们的社会以和谐为基础,每一个人都是社会平衡的支撑,哪个人的失守都会导致和谐的打破,有“约”才有“束”,为“约”而“束”。“约”是社会的基础,守约就是“信”。因此,宝阳娘在得到精神平衡而且持续了一段时间,自己能够清醒地面对失去爱子的生活之后,又以自己的爱心关爱着假冒的儿子们,这又形成了新的精神平衡。人总得付出爱和得到爱。《一诺千金》的故事已经超出了血亲之爱,达到了社会之爱。这种社会之爱应当普及,深入到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情”,这就是“义”,这应当成为我们社会的“心理”和“心智”。

  导演马会雷忠于生活,忠于艺术,注重生活细节、心灵感受,使得影片整体风格协调统一、朴实无华,富有生活和艺术的质感。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情义担当与精神洗礼——影片《一诺千金,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不妨“小声”言“大事”——谈影视中的语言暴力

下一篇电影《搜索》:反观生活 直指人心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