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鲁迅杂文艺术浅论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时间:2014-05-10
13524
 
  杂文是不是一种新兴的文学形式?关于这个问题,鲁迅自己就曾经说过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年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鲁迅的这一看法,是有我国古代文学的大量创作和理论批评作根据的。早在南北朝时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论述文章体裁时就用了杂文这一名称,把宋玉的《对味》、枚乘的《七发》、扬雄的《连珠》以及汉以后的典诰誓问、览略篇章、曲操弄引、吟讽谣咏等,并归杂文之区,同时又认为甑别其义,各入讨论之城。这种归类是否科学暂且不论,但他已看到有许多体裁的作品,是可以放在一起,称之为杂文,又可以分门别类加以研究的。
 
  一  鲁迅杂文从初创到成熟时期的特色
 
  五四新文化运动激发起沉思中的鲁迅的热情,投身到火热的斗争中去,用笔参加战斗,除创作小说、翻译外,还写杂文。一九二五年十一月,鲁迅出版了第一个杂文集《热风》,收入一九一八、一九一九年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随感录二十七篇和一九二一年到一九二四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随感录式的短文十四篇。所以,从一九一八年到一九二二年间,可说是鲁迅杂文艺术的初创时期,也可说是《热风》时期。
 
  下面从思想内容、表现手法和风格三个方面来谈。
 
  《热风》的思想内容,有的是对于扶、静坐、打拳而发的;有的是对于所谓保存国粹而发的;有的是对于那时旧官僚的以经验自豪而发的;有的是对于上海《时报》的讽刺画而发的;有的是对于所谓‘虚无哲学’而发的;有的是对于上海之所谓‘国学家’而发的;有的是泛论。总的说来,是和当时《新青年》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封建主义的战斗精神相一致。
  《热风》最常用的表现手法是,先指出一种消极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或错误观点,加以分析批判,在分析批判过程中表述自己的正面见解,如《随感录二十五》就是从孩子们在马路上乱才闯这一社会现象谈起,提出了对儿童教育问题的见解。此外,有的是正面提出并论述自己的观点,如《随感录四十三》,先说明了自己对进步的美术家、美术作品的要求,然后批判了当时上海讽刺画的一种坏倾向。其表现手法,总的看来还是比较单纯的,变化不是很多。其中的某些特色,还不很突出,在以后的杂文中才得到充分的发展,如语言的形象性;用比喻和反语作为讽刺手法;抒情性;等等。
  《热风》的风格,多数偏于说理,具有明快、晓畅,而不是隐晦曲折的风格,与刘半农、钱玄同等当时在《新青年》上发表的随感录比较起来,鲁迅个人的风格也还不是鲜明的。
  总的说来《热风》的形式,艺术手法和风格各方面,都显示出鲁迅杂文艺术在初创时期的特色。
 
  一九二三年间,鲁迅没有写小说,杂文也只写了几篇。一九二四年起,他积极从事写作小说。一九二五年起又继续写作大量杂文。从这一年到一九二六年间,鲁迅所写的杂文收集在《华盖集》、《华盖集续编》中,还有《坟》中的一部分。在这几年间中国革命迅速趋向高潮,鲁迅的思想发展也正处在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这一质变的前夕,虽然他在感情上有一种彷徨的感觉,但实际行动上他战斗的更为出色。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也更为深刻了。他这一时期所写的杂文,思想也更为深邃,从艺术上来看,可以说是已臻于成熟。这一时期,可称之为《华盖集》时期。
 
  下面从形式、表现手法和风格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  创造了杂文的多样性的艺术形式。
 
  这一时期,鲁迅没有再用随感录的标题写作,但许多作品是发展了随感录这一形式。如《咬文嚼字》、《忽然想到》、《这个与那个》等等。其中最长的一、二千多字,最短的只有三句话,六十多个字,这种随感录式的文字,都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的。
  鲁迅把小品,随笔这种形式,运用得极为灵活。如《战士和苍蝇》、《夏三虫》、《导师》等等,都是小品或随笔的佳作。这一类作品,其中虽然有的题目用了“论”,“说”等字眼,但没有一般论说文的架子,不拘一格、生动活泼。
  鲁迅还运用了书简体,如《厦门通信》、《马上日记》、《答k.s.君》等。总之鲁迅这一时期的杂文,突破了初创时期的单一形式,继承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式的传统。并创造了不少新的形式。
 
  第二    运用了独创性的表现手法,使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夹叙夹议,或借题发挥,而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夹杂些闲话或笑谈,使文章文章增添活气。这是鲁迅艺术手法的一个重要特色。如《论雷锋封塔的倒掉》、《这个与那个.二棒与挖》。
  议论的形象化,是鲁迅杂文中应用得最多,也是最为成功的艺术手法。
  手法之一是: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进而用现实生活中的或历史事例来说明这一道理。如《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提出了“无破坏既无建设”的命题,从传说雷峰塔的倒掉是迷信的乡下人挖塔砖的结果谈起,论述了宼盗式破坏和奴才式破坏都与建设无关;指出我们所要求的是有理想的,革新的破坏者,破坏旧的,既是为了建设新的。
  手法之二是:使用比喻、比拟、讽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在作品中确切地使用比喻、比拟、讽喻等修辞手法,可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是复杂的道理变得简单明了。
  理想创造性地把比喻、比拟、讽喻灯修辞手法结合起来使用,使叙述议论融为一体。这就使作品形象生动,思想更有深度。并且饶有风趣,耐人寻味。这种手法,在我国古代散文中,也是经常使用的。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鲁迅写作杂文也非常善于使用文学语言,特别善于使用对偶,排比,重复等句法,使语言形象生动,寓有表现力。使用对偶句,就是借助于整齐相对的形式和谐调匀称的音节把相对的两部分突显出来,使它们互相补充或互相映衬,来加强语言的感人效果。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睹了;流言,尤使我耳部忍闻。(《纪念刘和珍君》)使用排比句,不一串有关的意思一口气说出来,可以使语言更富有表现力,用来叙事说理,可以使层次条理更加清楚,用来抒情,能够更有力的打动读着的心弦。如:所多的是自在黑幕中,偏说不知道;替暴君奔走,却以局外人自居;满肚子怀着鬼胎,而装出公允的笑脸。(《并非闲话》)
  一般来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应该避免重复,但有时候,有意识地重复使用一些词,词组和句子,反而能产生特殊的作用。如:《“碰壁”之后》一文中,在叙述了女师大校长杨荫榆在学生风潮中拉拢一部分教员,排斥另一部分教员后写到:“我感到痛苦了,但没有悟出它的原因”。接着在叙述了学生们开会而学校当局又拒不参加以后,又重复了上引得那句话。这就创造了一种沉郁的,不舒畅的气氛。
  鲁迅创造性的在杂文中使用讽刺手法,运用最多的讽刺手法是“反语”。表面上赞美肯定,实际上是批判否定。如:在《夏三虫》中,在描写了苍蝇的令人厌恶之后写到:但它在好的,美的,感激的东西上拉了蝇矢之后,似乎还不至于欣欣然反过来嘲笑这东西的不洁:总要算还有一点道德的。
 
  第三   风格的独特性:“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鲁迅这一时期的杂文,就内容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泛论一般社会文化问题,如《忽然想到》、《再论雷峰塔的倒掉》、《看镜有感》等等,这一类作品,大多是直抒己见,正面提出自己的见解的,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的;尽管有些表现手法上比较含蓄一些,但也不晦涩。一是辩论性的,如对“现代评论”派,对“甲寅”派的论争,鲁迅抓住他们的那些荒谬言论和卑劣伎俩,或正面批判,或旁敲侧击,或冷嘲热讽,都是争锋相对毫不容情的。总之,“任意而谈,无所顾忌”就是这一时期鲁迅杂文艺术的独特风格。
 
  二  鲁迅杂文的成就和新的境界
 
  一九二七年春,鲁迅在广州目睹了北伐战争从胜利到失败的转折过程,他的思想,世界观也就在这个时期发生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质的转变。以后鲁迅在上海,经历了中国革命从低潮到高潮的发展过程,在白色恐怖统治下参加了文化战线上的围剿斗争,经历了左翼文艺阵营内部的论争,就在这一复杂的环境中,鲁迅写下了《而已集》等十个杂文集。这些杂文,在艺术上不仅保持了前一时期的特色,并且更上一层楼,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取得了更为杰出的成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下面我们仍旧从形式、艺术手法和风格三个方面来谈。
 
  第一  杂文的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在前一时期,鲁迅运用过的杂文艺术的多种形式这一时期就运用得更加熟练,同时又有了一些新的创造。
  随感录,短评等形式,鲁迅运用得更为的心应手了。如《而已集》中的《小杂感》,包括二十一则杂感,最长的不过百来个字,最短的只有一句话,十来个字,短小精悍、尖锐有力。
  随笔这一形式,已被鲁迅运用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如《怎么写(夜记之一)》、《儒术》、《病后杂谈》等等,中外古今,各方面的材料,鲁迅随手拈来,皆成文章。说古道今,驰骋在海阔天空的领域里。
  鲁迅成功地运用了书简的形式,如《答有恒先生》、《文艺与革命》、《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答托洛斯基派的信》等等,或解剖自己的思想,或讨论文艺问题,或驳斥谬论,揭露反动分子的阴谋,自由,从容,充分发挥了书简体的特点。总之,在这一时期,鲁迅写作杂文,在形式方面既敢于使用并改造我国古代散文的形式,更勇于创造新的形式,从而使杂文的形式丰富多彩。
 
    第二,艺术表现手法更为圆熟,作品更富有情趣和艺术魅力。下面试从知识性、抒情性、幽默性、灵活性四个方面来分析。
 
  知识性
 
  这一时期鲁迅的杂文,即使是一篇几百字的短文,也是古今中外,天南海北的材料,任意取用,好像是茶余酒后的漫谈,毫无拘束。既不故作高深,更不是单纯求情趣,而是探索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开阔了眼界,在思想上得到了深刻的启示和美的享受。
 
  抒情性
 
  鲁迅曾经指出,因为是作家,“他的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他对无产阶级,对人民,对革命者和革命领袖怀着深厚的爱;所以对反动派帝国主义和他们形形色色的走狗以及一切黑暗势力,也就怀着无比憎恨的感情,正是这种强烈的爱憎感情,使鲁迅的杂文具有强烈而深沉的抒情性。
 
  幽默性
 
  鲁迅杂文中的幽默,并不是那种使人笑,笑过之后就完事大吉的滑稽,而是在委婉诙谐风趣的笔法中包含有一种严肃性。他有时也引人入笑,但更使人笑过之后去思考和回味。
 
  灵活性
 
  杂文,不仅形式灵活多样,具有作品的谋篇,布局,也是非常灵活的,可长可短,没有什么固定的格式和章法,可以说是各种文学形式中最为自由活泼的。就谋篇来说,杂文可长可短,可以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也可以是三言两语的点滴感受,但一般来说还是要力求精简,写作时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断删去,毫不可惜。做到短小精悍。鲁迅这一时期的杂文正是这样,大多数是几百字到一二千字的短文,敏捷灵活,“字挟风霜”,“声成金石”,既能透彻说明问题,又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就布局来说,散文贵“散”,杂文也是这样。贵“散”,就是说作者执笔时可以海阔天空,信笔所之,不受某种固定的格式所束缚。但又不是跑野马,漫无边际,而是做到散而不乱,铺得开,收得拢,形散而神不散。
 
  第三,艺术风格多样性
 
  鲁迅杂文艺术本身是发展的,在他后期十年间的客观环境极为复杂。这两个方面的原因结合起来,就使鲁迅后期杂文具有多种风格。
  《而已集》、《三闲集》是一种类型。一九二七年上半年,中国革命发生了重大的转折,鲁迅的思想、世界观就在这时期发生了有重大意义的质变,这都深刻地影响了他的杂文风格。“四一二”以前的那几篇,是观点鲜明,直剖明析的。“四一二”以后,鲁迅在广州受到严密监视,但他仍坚持斗争。满怀悲愤,写文章或发表演说,都不能畅所欲言,这就形成了一种含蓄曲折的风格。一九二七以及与左联有关的一些进步作家所办的一些刊物,给鲁迅提供了一些特殊的战斗阵地。鲁迅在这些刊物上发表文章,无论是直接抨击反动派和帝国主义的,或是探讨文学艺术问题、批判反动文艺思潮的,基本上是可以畅所欲言的。所以不管事洋洋洒洒的长篇论文,或者是短小精悍的短评,大都具有直言不讳,明白晓畅,观点鲜明,说理透辟,波澜起伏,气象宏大的风格。
  《伪自由书》、《准凤月谈》、《花边文学》是一种类型。大都是抨击反动派反共卖国的种种法西斯罪行,批评社会上、文化界的种种歪风邪气,内容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但要适合报纸副刊的特点,就要短小精悍;又为了要冲破反动派的“文网”的严密控制,争取公开发表,在表现手法上就不得不采用“曲笔”,也就是迂回曲折,旁敲侧击,含蓄隐晦,幽默或讽刺的手法。就风格来说,其中虽然直剖明析的,但大多数是比较含蓄曲折的。
  以《且介亭》题名的三本杂文集,又是一个类型,偏重于谈文化和文学艺术问题,这三个集子中的文章,鲁迅更多地从总结历史经验出发来进行现实斗争,对黑暗统治极度愤慨,笔锋似已经没有火气,但却更为有力;对人民的爱更为深沉,对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念更为坚定,展示出无产阶级战士的伟大襟怀;对文化和文学艺术问题的探讨,立足点更高,思路更为开阔,见解也更有深度,为了躲避国民党检察官的眼睛,任然必须用一些迂回曲折的手法。所以写作这些杂文,鲁迅自己称之为“带着枷锁的跳舞”。总的说来,鲁迅这一时期的笔法,更为圆熟、苍劲和从容了。就形成了一种苍劲、沉郁、深厚、圆润的独特风格。
  鲁迅的杂文是时代的战斗记录,是丰富的思想艺术宝库,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宝库。它是中国议论散文的创造性发展,为中国文学开拓了一个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体裁形式,并影响,培育和造就了一批杂文作者。
 
    参考文献
 
  ①鲁迅:《南腔北调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②邵伯周:《鲁迅思想与杂文艺术》,山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第1版。
  ③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2月第1版。
  ④杜一白:《鲁迅的写作艺术》,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鲁迅杂文艺术浅论,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老舍作品的艺术特色

下一篇论朱自清散文的艺术风格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