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数词的语法特征及其分类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时间:2014-03-12
16789
四、数词:  
表示数目。如“零、半、一、二、两、八、十、百、千、万、亿”。
(一)语法特征     
数词最突出的语法特征是能同量词组合,组合成数量词组。如“三个(班)、去了两趟、要三斤”。 
(二)序数     
数词或数词结构前加“第、初”表示序数。如“第一、初二”。有时表示序数不用“第”,但实际上隐含“第”,如“一中”,等于“第一中学”;“(住在)四楼”,等于“(住在)第四层楼”;“十六中队”,等于“第十六中队”。又如,分析问题时按顺序用“一、二”,等于说“第一部分/点/类”、“第二部分/点/类”。    
除外,还有些习惯用法:大儿子,小女儿,老大,老三,末班车,头一回。 
(三)概数     
数词或数词结构后面加“多、几、把、来、上下、左右、以上、以下”表示概数。如:千把人,一千来人,一千多人,十几斤,五十上下,五十左右,五十以上,五十以下。     
表示概数的方法还有:一到九之间,相邻的两个数连用,表示范围在这两个数之间。如“一两百人,二三百斤,四五千斤”。还可用“成...上”或“几...”,表示概数。如“成千上万、几十天、几百斤、好几百年”。 
(四)倍数和分数     
A、倍数以“数词+倍”表示。如“一倍、十倍、三十倍”。倍数也可以用分数表示。如“百分之二百”等于两倍,“百分之三百”等于三倍。     
B、分数常用固定结构表示,格式是“几分之几”。如“三分之一”“百分之五 十”。口语中也用“成、分”表示分数。如“五成”等于“百分之五十”,“一成”等于“百分之十”,“三分”等于“百分之三十”,“三分象人,七分象鬼”。     
C、倍数一般用于数目的增加,不用于数目的减少。如可以说“增加了两倍”,      不可以说“减少了一倍”。  分数既可以用于数目的增加,也可以用于数目的减少。如可以说“提高了百分之百”也可以说“减少了百分之百”。    
表示数量增减有一套习惯用语:     
a、表示增加:“增加了,增长了,提高了,上升了”--不包括底数,指净增数。“增加到,增长到,提高到,上升到”--包括底数,指总数。如:原来是5,现在是10,可以说:增加了一倍,增加了100%或增加了5;增加到两倍,增加到200%或增加到10。     
b、表示减少:“减少了,降低了,下降了”--指差额;“减少到,降低到,下降到”--指余额。如:以前是10,现在是7,可以说:减少了30%或减少了3;减少到70%或减少到7。 
(五)两和二     
A、个位数在一般量词前用“两”。如:两本书、两倍、一年零两个月。多位      数中的个位数用“二”。如:二十二、一百零二次。     
B、传统的度量衡单位前“两”“二”都可以用,重量单位“两”前只用“二”。如:两升(二升)两丈(二丈)两斤(二斤)二两(酒)。
新兴的度量衡单位大都用“两”。如:两吨两公里 两英尺。    
C、“十”前用“二”,“百”前一般用“二”,“千、万、亿”前多用“两”。如:二十二百二十块(两百二十块)两千元(二千元)两亿。     
D、序数、小数、分数只能用“二”。“半”前用“两”。如:第二,二哥,二月,零点二,二分之一,两半。注意区分:“二次世界大战”与“两次世界大战”;“二儿子”与“两个儿子”。    
另外,“两”还可以表示不定数目(限于二至九),相当于“几”。如:过两天再说(=过几天再说),我说两句(=我说几句)。注意区分“两”和“俩”。“俩”是“两个”的合音。如:俩人(=两个人)俩馒头(=两个馒头)兄弟俩(=兄弟两个)。 
(六)“一”的活用     
A、“一...一”,前面的“一”是“每一”的意思。如:一人一本,一个萝卜一个坑。     
B、用在名词性词语前,有“同一”或“满”的意思。如:     他们各干各的,不一条心。(同一)     他走出了一身汗。(满)     一房子人。 (满)     一肚子阴谋诡计。(满)     
C、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前,表示动作“快”或“突然发生”。如:    
一学就会 (快)     心一凉,鼻一酸(突然)     他把眼一瞪 (突然)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数词语法特征及其分类,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来源地址:)

上一篇形容词的语法特征及其分类

下一篇量词的语法特征及其分类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