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作者:蝈蝈     来源:未知     时间:2011-06-28
13832


    提起王勃,人们总会念起他的那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但如果谁认为他是因为写了此文才成名于世的话,那就大错特错了。
    王勃出身名门,其祖父王通为隋末大学者。据传,勃“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世人谓之神童。后经朝廷重臣刘祥道举荐,十四岁的王勃,便得到唐高宗的赏识,受任朝散郎,参议朝事。


    不久,王勃入沛王李贤府中效力。
    一日,沛王李贤约弟弟英王李显斗鸡,结果沛王鸡大败。正当李贤闷闷不乐时,一旁侍候的王勃灵机一动,挥笔写下一篇《檄英王鸡》。文章旁征博引,亦庄亦谐,对英王鸡大加批判。有人当众诵之,举座皆乐。沛王也找回了面子,算是虽败犹荣了!
    这段趣闻很快传入宫中,高宗要来原文,读之不悦,当即免去王勃职务,命其离开沛王府。
    原来,檄文是古代用于晓谕、征召、声讨的文书,多对敌人或叛逆使用。较为典型的,如同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写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你看看那里面都写了什么。而王勃把充满血腥味的檄文用在这里,实在有无事生非,挑拨诸王矛盾之嫌。今日虽为戏谈,但养着这类好事分子于王府,将来会不会挑唆夺嫡大战呢?
    在这里,高宗并没有故意和王勃为难,非去上纲上线,不然就不是免官的问题了。他这样做,多半是想杀鸡儆猴,防患于未然。
    况且退一步说,如此纨绔之风,对王对臣都没有什么好处——几个王子天天就在这个圈儿里混,这也难怪他们后来都被母亲武后钳制得死死的了。

    从文学角度看,离开王府,无疑是救了王勃。后来的日子里,这位才子游历河山,开阔胸襟,脱去了媚俗旧习,诗文境界屡攀新高。
    
    然而好景不长,麻烦又找上门了。一次,王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收留了一个杀人犯!待他发觉后,因恐被连坐,情急之下,竟私自将该犯处死。
    还是年纪太轻,一时糊涂啊。结果还是被人揭发,王勃下了大狱。有些戏剧性的是,正要论死,恰逢高宗改元(咸亨改为上元),大赦天下,王勃终于躲过此劫。这也算在冥冥之中,高宗给他的一个“补偿”吧。
    不过事情没算完:王勃的父亲王福畤因受儿子牵累,被贬到偏远的交趾(今越南河内一带)做县令。王勃在被释放的第二年(上元二年,公元675年),便踏上了南下探父的征途。

    同年的重阳日,王勃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加了都督阎公在滕王阁举行的宴会。
    席间,阎公提请众宾客作文,记录此番盛况。当地的宾客大都了解内幕:阎公的女婿便是地方上的才子,这次肯定是阎公搭台,贤婿唱戏了。于是大家你推我挡,故作谦让。但初来乍到的王勃并不知情,加之年轻气盛,待侍者问到自己,竟毫不客气地接过了笔墨。
    阎公不悦,拂袖而去,但命仆人观其落笔,及时传禀。听到文章开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句,阎公说这是老生常谈。后听到“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句,阎公沉吟不语。当他听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句时,阎公神色大改,惊叹道:“此真天才,当垂不朽!”
    序文很快作完,王勃又题了一首《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罢,大家争相赞叹这位天才少年,而愣在一旁的阎公女婿又哪好再默写出自己的陋文呢?

    这个故事亦属“老生常谈”了,但想到当时的场景,也真是令人兴奋。我们再去读《滕王阁序》,也着实为其华美的辞藻,精彩的论述所折服。文中,不但有“落霞”、“孤鹜”等句的诗情画意;更有几段用典议论,已然超出了一般写景抒情文章的境界,展示了作者对历史,对人生的不俗见地。

    如果说给予《春江花月夜》“一篇压倒全唐诗”的评语颇为过分的话;而我们若称此《滕王阁序》“以一篇盖过了历代骈文”,则多半不会惹来太多的非议。

    关于王勃作文的一气呵成,文不加点,唐代《酉阳杂俎》这样描述:勃每为碑颂,先磨墨数升,引被覆面卧,忽起一笔数之,初不窜点,时人谓之腹稿。
说到腹稿,那位女婿自然早有谋划,而王勃作《滕王阁序》,我想他在旅途中也是多少有所酝酿的。毕竟他也是宴会场的老手,深谙此中玄机,他料得介时主人很可能提议作文,而面临这样一次盛会,久日技痒的王勃是很有表现欲的。
当然,既是“老手”,这似乎又证明了他的即席能力,由那篇檄文可知,才高八斗的王勃似乎又不需要什么准备……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676年初,王勃船经南海,中遇风浪,不慎落水。虽经救起,却因惊悸、风寒,不久去世,年仅二十七岁。这实在是中国文坛的一大损失,不然,唐代说不定又多出个李白来。
    
    他的诗以送别诗见长。最著名的是那一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联颇为经典。可惜,我发现有不少同学,非要背成“海内存知己,天涯共此时”或“海内存知己,千里共婵娟”——这在某种程度倒也反映了这三句名句及古人情怀的共通性。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王勃,作者:蝈蝈,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中国人对婚龄的说法

下一篇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