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现代汉语虚词的使用

作者:未知     来源:未知     时间:2013-09-11
15899

正确使用虚词

    高考“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中“正确使用词语”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不仅因为这一考点涉及虚词、实词,和成语的运用三项,题量较大,而且在辨析并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和写作等项都会牵涉到词语运用,所以在“正确使用词语”的各讲中,都要稍稍展开一点,说一点相关的道理。本讲先说“词语的积累”。

    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备用单位。汉语以词汇量丰富而著称于世。只有拥有丰富的词汇,才能在表达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思想感情等。因此要注重积累词语。

    积累词语首先要善听。善听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听别人谈话,听录音广播,听电视中的语言,从中吸收那些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用来充实自己的词汇库。

    其次要善读。善读就是要尽可能多地阅读一些古今中外的优秀作品,那是语言大师的精心制作,其中不仅有丰富的词语可供学习、积累,而且能为我提供适合语境选用词语的范例,是我们学习语言的好老师。此外可以多读一些近期的报刊,了解一些随社会发展出现的新词语和新用法。高三学生手中都有《语文读本》。这一套读本中有大量优秀的我们未读过的作品,而且多数作品前都规定:“掌握下列词语”。即使只把这儿“读本”中规定的几百个词语掌握起来,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

    再次要善看。一般同学手中都有一本小型汉成语词典。它本来是供我们查找的。换个角度说,为了积累词语,我们可以看其中的“条目索引”,每天看10条,已掌握的就放过去,掌握不好的(使用频率低的除外),再翻看一下正文。这样日积月累,我们的成语拥有量也会大大地丰富起来。

    此外,还要善于扩展。扩展,是听、读、看以外的功夫,就是由此及彼,从一个词语扩大到许多相关的词语,尽量扩大积累的范围。你可以这样来扩展。

    一是词义联想。就是从某个词语的相同或相反的意义上联想。譬如“看”,可以联想到:瞧、望、睹、观、瞅;可以联想到察、盯、注视、凝视、审视、端详、目不转睛;可以联想到瞟、瞥、瞄、扫视;可以联想到窥、窥视、窥探、偷看等。譬如赢利,可能联想到盈利、营利、亏本、折本等。

    二是词面联想。汉字的构词力特别强,由一个字可以生成许多词语。譬如“眷”,可以联想到眷属、亲眷、眷顾、眷恋、眷念、眷注、眷眷等;又如“苦”,可以联想到苦熬、苦功、苦果、苦海、苦寒、苦尽甘来、苦口婆心、苦心孤诣等。

    三是引申联想。引申联想主要就多义词语来说的,就是从一个词的基本义引申,联想到它的其他意义。譬如由“操纵”想到支配、控制;又如由“心胸”想到内心深处,想到胸怀,气量,想到志气、抱负等。

    积累是为了使用,使用又可以增强积累、增进理解。

    下面再来谈正确使用虚词。

    一、什么是虚词

    虚词是指不能单独成句,意义上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汉语的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

    1.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和形容词,表示范围、程度等,而不能修饰或限制名词的词。如:都、只、再三、屡次、很、更、越、也、还、不、竟然、居然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自、往、朝、在、当(方向、处所或时间)、把、对、为(对象或目的)、以、按照(方式)比、跟、同(比较)、被、叫、让(被动)等。

    3.连词:连接词、词组或句子动词。如:和、与、而且、但是、因为、如果、只要等。

    4.助词:包括结构助词,如的、地、得、所,时间助词,如了、着、过,语气助词,如呢、吗、吧、啊。

    叹词、象声词从略。

    二、试题特点

    高考对虚词的考查全用选择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二是辨别文句中虚词使用的正误。从命题的角度来说,有下列特点:

    1.注重常用虚词的使用

    现代汉语的虚词总量比起实词来要少得多。尽管数量较少,使用频率较高,但高考涉及的虚词是更常用的。

    例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             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             。讲故事或作报告,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             不写稿子,             应像一篇文章。

    A.虽然          而         却         即使         

    B.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这是1998年全国卷的试题。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所供选择的关联词全是使用频率相当高的。其答案为A。考关联词语的运用,本质上是考查对句子之间内在关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从提供的一段文字看,它说的是小说家应该怎么样而不能怎么样,讲故事、作报告不应该怎么样,应该怎么样,据此就大致可以选出答案来。B项最后一组关联词语使用有问题,因为根据语意没有转折关系,C项的错误也在这里。D项的主要错误在于“相反”的使用上,因为下一句子与上一句所说的意思在存在矛盾关系。

    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上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再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该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这是1999年全国卷的第2题,主要考查使用虚词的能力。题中的“再”、“尽管”、“进而”是常用虚词,“得以”是助动词。“尽管”是连词,它有表示让步的意思,后面可以用表示转折的“但”一类的词与它相呼应。B项正符合了这一要求,可见B项是答案所在。A项的“再”是副词,它表示一个动作或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但它多用于指未实现或经常性的动作,对于已实现的动作不能用“再”,而应用“又”。“进而”表示进一步行动,而D项“进而”后面的分句只是表示结果,故使用不恰当,应改用“从而”。“得以”是助动词,有能够,可以的意思,它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也不能用否定式,故C项使用不恰当。

    2.注重近义虚词之间微细差别的比较

    一些常用虚词之间在意义,用法上的差别比较细微,如“再”和“又”、“进而”、“从而”等,高考的试题往往注重这些差别的比较,以求准确使用。

    例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             这么一条小船。

    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             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             包装也精美了,因此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

    D.何况         况且        而且

    这是1996年的一道试题。“何况”、“况且”、“而且”三个都是连词,三者似乎都有表示递进的意思。要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差别。“何况”主要用法有二:一是相当于口语中的“甭说、甭提”,两件事对比、映衬,用浅的烘托深的,表示甲如此,乙更如此;二是先举一层理由,然后进一步举一层理由,从说话人来看,后一层更重要,更充分。“况且”有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补充、追加新的理由的意思。“而且”主要用于表示后一成分比前一成分进一层。依据句①所说,用“何况”最恰当,句②“况且”“而且”都可用,用“况且”更恰当,句③所说,用“而且”更恰当。综合起来看,D项是答案。

    不过,从考生答题来说,是没有有可能,也没有必要作如此的理性分析。一般对语言敏感的学生是可以凭直觉判断的。

    三、典型题分析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他比你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这是2002年全国卷的第5题,重点考查结合语境准确选用虚词的能力。正确答案是C项。本题备选的6个副词都是常用的,它们构成三组,各组之间差别细微。“一再”和“再三”在词典中的释义都是“一次又一次”。两者有时可以互换使用,如“母亲一再(再三)嘱咐孩子要注意安全”,但用法上有一些区别,如在不是表示人的主动的动作行为的动词前面只能用“一再”,不能用“再三”。句①就是这样,用“动荡”的主体不是“人”,而是“中美关系”,“动荡”也只是对“中美关系的陈述,所以只能用“一再”。

    “稍微”和“多少”意思也差不多,即表示“数量不多,程度不深的两者有时也可互换使用,如”他比你稍微(多少)高一点;但它们用法上有区别。“多少”一般只能与积极意义的形容词或往大里说的形容词连用,“稍微”则不受这个限制,另外,“稍微”能够与表示限制的范围副词“只”连用,“多少”则不能。

    “常常”和“往往”意思差不多,有时也可互换使用,但用法上有一些区别:一是“往往”主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发生的动作,而“常常”不受限制;二是“往往”在使用时“必须是带有某种规律性的动作”,而“常常”不受这种限制。所以句③只有用“常常”。

    2.下列各句方括前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是

    ①为了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②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③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     ]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搏厮杀,谋求新的发展。

    ④他有“乒乓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可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这是2000年全国卷的第2题。“的”是使用频率极高的助词,用在定语后面,表示定语和中心语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是修饰和领属关系。解答本题主要靠语感。句①显然不能加“的”,可排除A,D两项。②句中“它们”作“存在”的定语,“存在”前必须加“的”,才能作下文“是……的”的主语。C项中无②,可排除。③句“你[    ]钱袋立即充盈”作动词“使”的宾语,不能加“的”。句④显然是应该加“的”,不加“的”意思不明确。

    四、解题的技巧

    正确使用虚词的解题技巧,在上列各例分析中已经说过,这里不再重复。

   五、练习和答案

    1.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恰当的一项是  (    )

    ①人家的进度           就要超过咱们了,咱们得加油干呐。

    ②情况很复杂,你不了解一下就大发议论,          太主观了。

    ③李伟思想敏捷,李黎的思想          敏捷。

    A.马上        未免        更加

    B.马上        不免        更加

    C.立刻        不免        越发

    D.立刻        未免        越发

    2.在下列各句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

    ①农村改革以前,这个地方非但没有水浇地,          吃的水都得到几十里以外去挑。②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          从前一些神话中的幻想都可能成为现实。③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接受教训,          这次又犯了更严重的错误。

    A.以至        甚至        以致        B.以至        以致        甚至

    C.甚至        以至        以致        D.以致        甚至        以致

    3.依次填入下列各中的词语,最恰当的是一项是   (    )

    ①这次,一旦小布什领导下的美国及其盟友把萨达姆塞进“反恐”的囚车上,萨达姆即使有百般神力也          下台的厄运。

    ②          寒风凛冽,马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和顺楼里却春意融融。

    ③我们的相声节目要是被春节晚会选中,          是一件高兴的事,但万一选不中也不必懊丧,以后的机会还很多。

    A.不免        不管        虽然

    B.不免        尽管        固然

    C.难免        尽管        固然

    D.难免        不管        虽然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既有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能力,又有较高素质的人,才能称为完全的或健全的人才。

    B.警方还发现这个邪教组织已经建立了自己的网站,网页上就有不少蛊惑人心、反科学的内容。

    C.在中国和与中国签署协议的37个成员国都将双边协议文本提交WTO秘书处后,WTO中国工作组才会组织135个成员国投票。

    D.他的艺术见解独到、深刻,近年来常被应邀到许多高校发表讲演,深受学生欢迎。

    5.下列各句中的“从而”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些文明成就积淀在文化中,又通过教育传授给新一代,从而使新一代获得比前代更高的新的起点。

    B.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次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C.国家女排以三比二击败了南美劲旅,从而获得七战七胜的成绩。

    D.现在国有资产中既有国家直接投资形成部分,又有地方,部门投资形成的部分,从而使现有国有资产的划分出现了很大困难。

    答案:

    1.A(“马上”、“立刻”都表紧迫性,但“马上”的紧迫性有时幅度较大,“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重在评价,“不免”表示客观上不易避免;“越发”限于同一事物的进步变化大,两种事物比较不能用“越发”)。

    2.C(“甚至”提出突出的事例;“以致”多表法不好的结果;“以至”用在下一句话的开头,表示结果)。

    3.C(“难免”表客观不易避免。“不管”表示条件关系,“尽管”表让步;“虽然”用在上半句表示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事而不成立;“固然”,连词,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4.D(D项“被”是多余的,应删去,因为“应邀”就包含着被动的意思)。

    5.B(“从而“是连词,表示结果和目的。一般来说,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B句“从而”前后不构成这样的关系。应该删去“从而”)。

 

常用虚词辨析集锦

    不必 未必
    词形相近,词义完全不同。"未必"是"必定"的否定,意思是不一定。"不必"是"必须"的否定,意思是不需要、用不着。
    他未必去(=他不一定去)|他不必去(=他用不着去)

    曾经 已经
    (1)"曾经"表示从前有过某种行为或情况,时间一般不是最近。"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时间一般在不久以前。
    这本书我曾经买过好几回,都没买到| 这本书我已经买到了,不用你费心了。
    (2)"曾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现在已结束;"已经"所表示的动作或情况可能还在继续。
    我曾经在这里住过三年(现在不住在这里了)。|我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现在还住在这里)。
    (3)"曾经"后的动词以带"过"为主,也可用"了";"已经"后的动词以带"了"为主,少用"过"。

    差点儿
    [副]表示某种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或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
    (a)表示不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没有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或否定式,意思相同。
    差点儿[没]闹笑话。(事实是没闹笑话)|差点我[没]答错。(事实是没答错)|
    差点儿[没]摔倒。(事实是没摔倒)
    (b)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不能实现而终于实现,有庆幸的意思。动词用否定式。
    差点儿没见着。(事实是见着了)|差点儿答不上来。(事实是答上来了)|
    差点没买到。(事实是买到了)
    (c)表示希望实现的事情几乎实现而终于没有实现,有惋惜的意思。动词用肯定式,前面常用"就"。
    差点儿就见着了。(事实是没见着)|差点儿考上甲班。(事实是没考上甲班)|
    差点儿就买到了。(事实是没买到)

    除非
    [连]强调某条件是唯一的先决条件。
    比较:除非只有
    (1)"只有"从正面提出某个唯一的条件;"除非"从反面强调不能缺少某个唯一的条件,语气更重。
    (2)"除非"可以用在"是…"前;"只有"不能。
    除非是你才那样想。|只有你才那样想。
    (3)"除非…,才…"也可以说"除非…,不…";"只有…,才…"不能说成"只有…,不…"。

    对对于
    用"对于"的句子都能换用"对";但用"对"的句子,有些不能换用"对于"。
    (a)表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用"对"。
    大家对我都很热情。|我们对你完全信任。|我对老张有一点意见。
    (b)"对…"可用在助动词、副词的前或后,也可用在主语前(有停顿),意思相同。
    我们会对这件事作出安排的。|我们对这件事会作出安排的。|对这件事,我们会作出安排的。
    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大家对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对这个问题,大家都很感兴趣。
    "对于…"不能用在助动词、副词之后,只能用在另外两个位置。
    (c)对…来说。表示从某人、某事的角度来看。有时候也说"对…说来"。

    跟同和与
    (1)用作介词时,口语中常用"跟",书面语现在倾向于用"同"。用作连词时,一般倾向于用"和",较少用"跟",用"同"则更少。
    (2)"与"多用于书面,尤其多用在书名、标题中。

    固然
    [连]1.表示确认某一事实,转入下文。前后小句意思矛盾,"固然"的用法近于"虽然",但"固然"多用在主语后,后一小句常用"但是、可是、却"等配合。
    药固然可以治病,但是服用过量也会产生相反的作用。|工作固然很忙,但还是可以抽出一引时间来的。
    下面的例子是重复同一形容词谓语,"固然"插在中间。
    这样做,好固然好,可就是太费时间了。,这种机器,笨重固然笨重,但用处还是很大的。|钢铁厂离我们这里远固然是远点儿,不过交通还算方便。
    2.表示确认某一事实,接着说同时也应该刻认另一事实。前后意思不矛盾,转折较轻,重在突出后一小句,多用"也"配合,有时也用"但是、可是"。
    大米白面固然好,高粱玉米也不错。|考上了固然很好,考不上也不必灰心。|固然每个画家别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还会有某些则同的特点。

    8.固然虽然
    (1)"固然"侧重于确认某种事实,"虽然"侧重于让步。因此,"虽然"只和"固然"1项用法相近,"固然"2项用法不能换成"虽然"。
    (2)"虽然"用在主语前或后,比较自由,"固然"则很少用于主语前。

    关于
    [介]表示涉及的事物。
    (a)关于+名。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国际问题的材料。|关于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有个美丽的传说。|关于运输问题,我想再说几句。|他写的小说不少,有关于解放战争的,也有关于农村生活的。
    (b)关于+动/小句。
    关于兴修水利,乡领导正在全面规划。|关于学校增加招生名额,你们准备采取什么具体措施?
    (c)"关于…的"+名。
    关于节约用煤的建议|关于美英联军进攻伊拉克的消息
    比较:关于对于
    (1)表示关联、涉及的事物,用"关于";指出对象,用"对于"。
    关于这个问题,我直接跟老王联系。|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
    两种意思都有的,"关于"、"对于"都可以用。
    关于(对于)节约用煤的建议,大家都很赞成
    (2)"关于…"作状语,只用在主语前;"对于…"作状语,用在主语前后均可。
    关于中草药,我知道得很少。|对于中草药,我很感兴趣(=我对于中草药…)。
    (3)"关于…"可以单独作文章的标题,"对于 …"加上名词才能。
    关于文风问题|关于提高教学质量|对于文风问题的看法I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几点意见

    还又
    都可以表示动作再一次出现,但"还"主要表示未实现的动作,"又"主要表示已实现的动作。
    他昨天来过,明天还来。|洗了一次还想洗一次。|他昨天来过,今天又来了。|洗了一次又洗一次。

    即使 尽管 虽然
    (1)"即使"表示的情况一般是假设性的,"尽管、虽然"是表示一种事实。
    即使条件再差,我们也要完成任务。|尽管(虽然)条件很差,我们还是完成了任务。
    (2)"尽管、虽然"的后面可以用连词"可是、但是、然而"等呼应,"即使"不能。
    尽管(虽然)很晚了,可是(但是)他还不肯离开。
    即使再晚,他也不会离开。

    尽管 不管
    "尽管…"表示一种事实,后面不能用表示任指的词语。"不管…"表示一种假设,后面用表示任指或选择的词语。
    尽管下这么大的雨,我还是要去。|不管下多么大的雨,我都要去。

    难免
    [形]不容易避免。
    (a)主要用在动词前,后面常跟"要、会"。
    粗枝大叶,就难免把事情搞坏。|不努力学习,难免要落后。I工作中难免会有缺点,但成绩还是主要的。
    动词前有时加"不",但意思不变,不表示否定。
    一个人难免不犯一些错误。(=难免犯一些错误)I我没有说清楚,难免不被人误会。(=难免被人误会)
    (b)可以用在主语前。
    同志之间,难免看法有时不一致(=看法难免有时不一致)
    你不能按时完成任务,难免大家要批评你。(=大家难免要批评你)
    (c)单独作谓语通常要放在"是…的"中间,主语常是动词短语、小句或"这、那"。
    由于经验不足,走一些弯路是难免的。|他跟你初次见面,说话不多,这也是难免的,决不是故意冷淡你。
    (d)修饰名词时,必带"的",名词限于"现象、事情、情况"等少数几个。
    这是难免的事情I这也是难免的现象

    偶尔 偶然

    "偶尔"跟"经常"相对,表示次数少。"偶然"跟"必然"相对,表示意外。

    让被 叫
    "叫、让"的介词用法基本同"被"。"叫、让"用于口语。比较正式、庄重、严肃的场合用"被",不用"叫、让"。
    一八四六年,我被汉堡工人教育协会吸收为正式会员。|一九三二年我们主编的刊物被反动当局查封。

    任凭 无论 不管'
    任凭:(1)听凭;(2)无论、不管。连词"任凭"后面提出的条件是极端的,任凭多大的困难也阻挡不住我们的脚步。连词"任凭"后面一般不用表示选择的并列成分。"无论、不管"后则常用。
    无论投弹还是射击,他们班的成绩都是优秀。

    始终 一直 
    (1)用"始终"的句子都可换用"一直"。
    (2)"一直"后的动词可以带时间词语,"始终"后的动词不能。
    大雪一直下了三天。|我一直等到十二点。|从他走后一直到现在,都没来过信。
    (3)"一直"可以指将来,"始终"不能。  我打算在这儿一直住下去。

    往往 常常
    (1)"往往"是对于到目前为止出现的情况的总结,有一定的规律性,不用于主观意愿。"常常"单纯指动作的重复,不-定有规律性,可以用于主观意愿;因此,"常常"可用于将来的事情,"往往"不能。
    请你常常来|我一定常常来|他希望常常去
    这几句里的"常常"都不能换成"往往"。
    (2)用"往往"的句子要指明与动作有关的情况、条件或结果,"常常"没有这种限制。
    每逢节日或星期天,我们往往到厂矿去演出|我们常常演出。|小刘往往一个人上街。|小刘常常上街。

    未免
    [副]表示不以为然,意在否定,但语气比较委婉。常跟程度副词"太、过分、过于、不大、不够、有点、有些…"以及数量词"一点、一些"合用。
    (a)未免十形。
    内容不错,只是篇幅未免太长。|情况很复杂,你的想法未免过分简单。|这房间未免小了-点。|你也未免太激动了吧。
    (b)未免+动。
    这事未免欠考虑。|同志们未免过分夸奖了。|老陈未免太不会讲话了,根本没有把问题讲清楚。
    (c)未免+动+得…;动+得+未免…。
    原料未免用得多了一些。(=用得未免多了一些)|你未免把他说得太好了。(=说得未免太好了)|这些手续未免规定得过分繁琐。(=规定得未免过分繁琐)

    未免不免 难免
    "未免"表示对某种过分的情况不以为然,侧重在评价。"不免、难免"则表示客观上的不容易避免。因此"未免"不能同"不免、难免"互相换用。

    一概 一律
    用于通知、规定时,概括事物,可以通用;概括人,常用"一律"。
    过期一概(一律)作废。|后勤问题一概(一律)由老赵负责。|一律凭票入场。|麦收回来的同志一律休息两天。

    以致 以至
    以致:[连]致使。表示由于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结果,大多是不好的或说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
    他的腿受了重伤,以致几个月都起不来床。|这是她近来老想不通,以致非常苦闷的问题。
    以至:○1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无穷。○2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他非常用心的写生,~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也可以说"以至于"
    习题:他读得很熟,以致能全文背诵.
    ["以致"表示不好的结果,应换成"以至"]
    改革幵放以来,许多国家政府和我们做生意,以至建立贸易伙伴关系,这是可喜的.
    ["  以至"用得好.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的延伸]

    由于、由
    (1)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从而导致什么结果,注意该词不能直接加"反而";
    (2)"由"是介词,其后一般加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而"由于"则不能。
    习题:(1)由于改编者沒有很好地理解原作的精髓,任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恰当的情节,反而大大地减弱了原作的思想性.
    答案:["由于"不能直接与"反而"搭配.应在"反而"之前加上"不但没有加强原作的思想性"]
    (2)由于山峡回环曲折,反而望不到南天门了.
    [应在"反而"之前加上"不但不能更清晰地看到南天门"]

    只要 只有
    "只要"表示具备了某条件就足:够了,但还可以有别的条件引起同样后果;"只有"表示某条件是唯一有效的,其他条件都不行。
    只要打两针青霉素,你这病就能好。(不排除其它药能治好)|只有打青霉素,你这病才能好。(其它药都不能治好)
    为了、为
    (1)为了:表目的,其后往往是动词性的句子或者短语,注意表示原因,一般用"因为"不用"为了";
    (2)"为"后面一般跟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

    从而、进而
    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相当于"因此就";(2)进而:进一步
    (1)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分析之后,从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从而"连结上文的原因、方法和下文的结果 、目的,应改为表示层进的"进而"]
    (2)中国女排以三比二击败了日本队.从而取得了七战七胜的成绩。
    ["从而"用得对]

    基于、鉴于
    (1)基于:相当于根据(基是凭借、根据);(2)鉴于:觉察到,考虑到。(鉴引为教训的事或引为教训)注意:用在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句里,前边一般不用主语。
    (1)基于上述理由,我不赞成他当班长.["基于"表示理由,用得妥贴.]
    (2)鉴于上次赛场上各自为政的教训,我主张换队长.[鉴于引出经验 、教训,后文指出应对措施.]

    既然  
    既然:连词,用在上半句里,下半句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它对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知道错了,就应当赶快纠正。
    既:连词,跟"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示两种情况兼而有之。
    逐步:副词。一步一步地,强调动作或情况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或步骤。例:工作逐步开展起来了。
    逐渐:副词。渐渐,强调行为动作等变化缓慢。例:天色逐渐暗下来了。
    一向:表时间只适用从过去到现在。例:他一向俭朴。
    一直:表时间适用于过去,现在,也适用于将来。例:一直坚持写作,肯定会有收获。
    于是:重在表前后两事在时间上,顺序上的承接关系。例:大家一鼓励,我于是就有了信心。
    因此:重在表因果关系;可构成"由于……因此……"格式。例:月亮每个月绕地球一周,因此每月有一次朔和一次望。
    暂且:暂时地,重在强调时间短暂。例:你暂且在这里住一宿,明天再去宾馆。
    姑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让步。例:姑且承认你说的都在理,但你无论如何也不应打人。
    权且:暂时地,重在强调迫不得已。例:吃几片饼干权且充饥。
    一定:重在表示主观意志、态度的坚决或主观的分析和看法。例:海峡两岸一定要统一,台湾一定要回归祖国。
    必定:侧重于对客观事理的估计与判断。例: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我们球赛必定会胜利。
    索性:表直截了当,有时含有赌气或一不做二不休的语气。例:讲了几遍都不听,索性不讲了。
    干脆:直截了当,办事爽快。例:他办事很干脆。
    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例: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
    经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某种情况发生变化。例:屋子经过打扫,干净多了。
    继而:状态副词,表两事发生紧紧相接。例:我先是一惊,继而暗暗佩服他的才能。
    既而:时间副词,表两事发生的时间相继不久。例:既而雨停了,我们又欣然登山。
    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弯,不间断。例:他出了校门,就径直回家。
    径自:自作方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例:他没等下课,就径自走了。
    临时:当时;到时;非正式性,非固定性。例:明天集合的地点临时再通知你们。临时工。
    暂时:重在表时间短。例:老师叫我们暂时休息一会儿。
    另外:除此之外,表另提下文。例:我还要跟你谈另外一件事。
    此外:除了前面所说的事物或情况之外。例:院子里种着两颗桂花树,此外还有几颗梅花树。
    何曾: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发生。例: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
    何尝:用反问语气表示过去未曾或并非。例: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时间罢了。
    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要。例:你何必跟他过不去。
    何苦: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值得。例:你何苦跟他过不去。
    几乎:将近于;接近于。例:我几乎不相信。
    简直:表完全如此,语气带有夸张。例:我简直不相信。  
    处处:各个地方;各个方面。例:教师处处关心学生。
    到处:各个地方。例:到处都找不到他。
    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例:按照事实说话。
    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例:依照原样复制一件。
    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和精神。例: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
    本来:强调理应如此,一直如此。例:当天的作业本来就应当天完成。
    原来:强调过去不知道或对情况有所认识。例:原来是你啊!
    必定:重在强调说话人对事物的推测或判断。例:我们必定胜利。
    必然:强调事理上的确定不移或客观必然。例:缺乏幻想的人,必然缺少创造力。
    毕竟:表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终归。例: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
    到底:表经过变化或曲折最后实现的情况;用在疑问句表追究。例:新方法,到底试验成功了。火星上到底有没有生命?
    发奋发愤
    发愤,指因不满而决心努力改变现状,如"虽然上次考得很糟,但他决心发愤图强";发奋,指振作起来,开始行动,如"表态很好,接下来要看发奋努力"。
    接受  接收
    接受,指对事物容纳而不拒绝,如"接受意见";"接受考验"。接收,指收受、接纳和根据法令把机构、财产等把过来,如"接收无线电电波"、"中国政府接收了香港的主权"。前者使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较广泛,后者使用范围小得多,如机构、财产、人员等。
    违反  违犯
    违反,指不符合(规则、规程等),如"违反劳动纪律""违反民主法则"。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如"违犯宪法""对于违犯刑法的分子必须绳之以法"
    义气 意气
    "义气"指主持公道或忠于朋友兄弟的感情,如"哥儿们义气"。"意气"指志趣、性格、气概,也指偏激情绪,如"意气相投""意气用事"。
    振动 震动
    振动,指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如"钟里面的摆的运动都是振动"。震动,指外力引起的颤动,也指精神受到重大影响,如"消息震动全国"。
    制服 治服
    制服,是用强力压制或压倒使之驯服的意思。如"制服歹徒"。治服,是治理、整治使之服从,现在多用于兴修水利、改造山河等方面。
    面世 面市 
    面世,用于精神产品、科技产品。面市,一般指商品上市。
    不肖 不孝
    不肖,品行不好(多指子弟)。不孝,对父母不敬。
    坚苦 艰苦
    坚苦,坚忍刻苦(主观精神)。艰苦,艰难困苦(客观实际)。
    严格 严厉
    严格,在掌握标准或遵守制度时认真不放松。严厉,严肃而厉害(要求、态度等)。
    关照 关注
    关照,关心照顾。关注,关心重视。
    传诵 传颂
    传诵,多用于美名。传颂,多用于事迹。
    日趋 日益 
    日趋,走向,强调趋势。日益,一天胜过一天。
    给予 给以
    给予,给,也作"给与",如给予帮助,给予同情等。"给以,后面只涉及所给的事物,不涉及接受的人。
    越发 更加
    越发,同一对象之间的比较。更加,相同或不同对象之间的比较。
    面貌 面目
    面貌,相貌、模样,可指人,也可指事。面目,相貌、模样,多用于人,往往指不好。
    终身 终生
    终身,一生;一辈子(多就切身的事说)。终生,一生(多就事业说)。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未知,来源:未知,来源地址:)

上一篇品读词语的四种方法

下一篇修辞运用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