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藝文志諸子略[1]

作者:王力     来源:古代汉语     时间:2011-03-11
8625

 

 
儒家者流[2],蓋出於司徒之官[3],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4]。游文於
六經之中[5],留意於仁義之際。祖述堯舜[6],憲章文武[7],宗師仲尼[8],以重
其言[9],於道最為高。孔子曰:"如有所譽,其有所試[10]。"唐虞之隆,殷周
之盛,仲尼之業,已試之效者也。然惑者既失精微[11],而辟者又隨時抑揚[12],
違離道本[13],苟以嘩眾取寵[14]。後進循之,是以五經乖析[15],儒學 衰[16]。
此辟儒之患。
 
[1]藝文,指書籍。略,概要。《藝文志》是根據西漢劉歆的《七略》寫成的。其中的諸子略是根據劉歆
 
《輯略》中有關諸子部分及其《諸子略》寫成的。這裹只采其論述部分而刪去其書目。從本文中可以看出,
 
班固是站在儒家正統派的立場來評論諸子學派的。
 
[2]流,流派。
 
[3]司徒,官名,秦以前掌管對人民進行教化的事。
 
[4]陰陽,指儒家所說的陰陽之道,即天地人事自然之道。
 
[5]游文,等於說習文。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這句大意是鑽研六經的文字。
 
[6]祖述,奉行其道。
 
[7]憲章,法制。這裹用如動詞,是守其法制的意思。

 

#p#副标题#e#

[8]尊敬仲尼,並以他為師。宗,尊敬。
 
[9]大意是說:這樣做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學說的重要性。
 
[10]見《論語·衛靈公》,原文作:"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大意是:如果我對人有所稱譽,那
 
是因為我試用過他。
 
[11]精微,指儒家學說的精妙細微之處。
 
[12](pì),僻。辟者,邪僻不正的人。抑,壓抑。揚,抬高。
 
[13]道本,指儒道的本旨。
 
[14]苟,苟且,隨隨便便。嘩,喧嘩。寵,尊榮。嘩眾取寵,使眾人轟動,以取得尊榮。
 
[15](guāi),背戾,相反,這裹指違反五經的本義。析,分離,這裹指弄得經義支離破碎。
 
[16] ,通浸,漸。
道家者流,蓋出於史官[1]。曆記成敗、存亡、禍[4]。合於堯之克攘[5],《易》
之嗛嗛[6],一謙而四益[7]。此其所長也。及放者為之[8],則欲絕去禮學,兼棄
仁義[9];曰:獨任清虛,可以為治。
 
[1]史官,記事之官。
 
[2]道家主張清虛自守,鼓吹"清靜為天下正""致虛極""見素抱樸,少私寡欲"(俱見《老子》)。
 
[3]道家提倡柔道,認為弱能勝強,柔能勝剛。《老子》第七十六章:"強大處下,柔弱處上。"又第七
 
十八章:"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
 
[4]君,用如動詞。君人,做老百姓的君主。
 
[5]克,能。攘,通讓。《尚書·堯典》稱堯之德為"允恭克讓"(堯真正恭而能讓)。
 
[6]嗛,通謙。《周易·謙卦》:"謙謙君子。"這是說謙而又謙,極言其謙退。
 
[7]益,增益。四益,福、古今之道,然後知秉要執本。清虛以自守[2],卑弱以自持[3],此君人南面之
 
術也《周易·謙卦》:"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變盈
 
流謙,依舊說是丘陵川穀之屬,高者漸下,下者漸高。)按:這跟道家所提倡的柔道是一致的,所以班固
 
用來說明道家。
 
[8]放,放任,指無為。
 
[9]棄,同棄。道家主張純任自然,反對仁義禮法;鼓吹無知識,反對學問。老子有以下這些話:"
 
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法令滋彰,盜賊多有。""絕學無憂。"莊子在這方面有
 
更多的發揮。
陰陽家者流[1],蓋出於義和之官[2]。敬順昊天[3],曆象日月星辰[4],敬授
民時[5]。此其所長也。及拘者為之[6],則牽於禁忌[7],泥於小數[8],舍人事而
任鬼神[9]。
 
[1]陰陽家,研究陰陽律曆的一個學派。
 
[2]義和,義氏、和氏,相傳為上古世掌天地四時的官。《尚書·堯典》:"乃命義和,欽若昊天,曆象
 
日月星辰,敬授民時。"(欽,敬。若,順。)
[3](hào)天,就是天。昊,大。
 
[4]曆,通曆,紀載曆法的書。象,觀測天文的儀器。""""在這裹用如動詞,指推曆觀象。
 
[5]敬,慎。時,天時,包括年、月、日、晦、朔、弦、望、四季、節氣等。
 
[6]拘,固執不通。
 
[7]牽,牽制。禁忌,有關吉凶的忌諱。後來陰陽家更講擇日占星等迷信的事,禁忌很多。
 
[8](nì),拘泥,拘執。數,術。小數,有關禁忌的小術。
 
[9]任,聽憑。
法家者流,蓋出於理官[1]。信賞必罰[2],以輔禮制。《易》曰:"先王以明
罰飭法[3]。"此其所長也。及刻者為之[4],則無教化,去仁愛,專任刑法,而
欲以致治;至於殘害至親,傷恩薄厚[5]。
 
[1]理官,審理獄訟的官,即法官。
 
[2]信,誠。必,果。兩個詞都用如動詞。
 
[3]飭,整頓。這句話見於《周易·噬嗑(shì hé )卦》,但""""
 
[4]刻,刻薄,仁厚的反面。
 
[5]薄厚,使仁厚變為刻薄。
名家者流[1],蓋出於禮官[2]。古者名位不同,禮亦異數[3]。孔子曰[4]:"必
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此其所長也。及盪者為之[5],
則苟鉤鈲析亂而已[6]。
 
[1]名家,戰國時代的一個學派。這個學派企圖用比較嚴密的推理方式來辯論問題,但是也有詭辯的傾
 
向。
 
[2]禮官,古代掌禮儀的官。
 
[3]數,這裹指差等。
 
[4]見《論語·子路》。參看上冊 176 頁。
 
[5](jiào),挑剔,找岔子。
 
[6]鉤,取。鈲(pī),破。鉤鈲,鉤取出詭怪的道理而破壞名實。析亂,分析得支離破碎而淆亂名實。
墨家者流,蓋出於清廟之守[1]。茅屋采椽[2],是以貴儉;養三老五更[3],
是以兼愛;選士大射[4],是以上賢[5];宗祀嚴父[6],是以右鬼[7];順四時而行,
是以非命[8];以孝視天下[9],是以上同[10]。此其所長也。及蔽者為之[11],見
儉之利,因以非禮;推兼愛之意,而不知別親疏。
 
[1]清廟,宗廟,宗廟肅然清靜,所以稱為清廟。守字是官字之誤(依餘嘉錫說)。
 
[2]采,木名,即櫟(lì)木。
 
[3]三老五更,古代天子以父兄之禮養三老、五更各一人。更當作叟(依錢大昕說,見《潛研堂文集卷
 
十一》)。
 
[4]選士,相傳周代有選士的制度。《禮記王制》:"命鄉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大射,古射禮

 

#p#副标题#e#

之一。據說諸侯將有祭祀之事,與群臣射,屢中者得參與祭祀,否則不得參與。
 
[5]上,通尚。墨子主張選擇賢者居上位,就是天子也不應世襲而應由萬民選擇。
 
[6]宗祀,廟祭。
 
[7]右,等於說尊尚。墨家信鬼神,尊尚鬼神。
 
[8]非命,反對天命之說。
 
[9]視,通示。
 
[10]上同,指與在上者取得一致,然後天下太平。墨子主張上同於鄉長、國君、天子,最後上同於天。
 
[11]蔽,見解不全面。
從橫家者流[1],蓋出於行人之官[2]。孔子曰[3]:"誦詩三百,使於四方,
不能專對[4],雖多,亦奚以為!"又曰:"使乎!使乎[5]!"言其當權事制宜
[6],受命而不受辭[7]。此其所長也。及邪人為之,則上詐諼而棄其信[8]。
 
[1]從橫家,指策辯之士。本來春秋時代的使臣就很講究辭令。戰國時代,蘇秦、張儀合從連橫,以雄
 
辯的語言遊說諸侯。從此策辯之士自成一家,叫做縱橫家。從(zōng),也寫作縱。
 
[2]行人,《周禮》有大行人、小行人,掌朝覲聘問之事,類似後世的外交官。
 
[3]見《論語·子路》。原文於"誦詩三百"後,尚有"授之以政,不達"
 
[4]春秋時代,使者出使四方,有會同之事,常引用《詩經》的詩句以見意,所以做外交官要熟讀《詩
 
經》。專對,獨自應對。
 
[5]《論語·憲問》:"蘧伯玉使人於孔子,孔子與之坐而問焉。曰:'夫子何為?'對曰:'夫子欲寡其過
 
而未能也。'使者出,子曰:'使乎!使乎!'""使乎!使乎!"是孔子讚美使者的話。
 
[6]權事制宜,權衡事實做合適的對策。
 
[7]大意是:只從國君那裹接受出使的命令而不接受應對的話。《公羊傳·莊公十九年》:"聘禮,大夫
 
受命不受辭。"
 
[8]上,通尚。諼(xuān),詐。
雜家者流[1],蓋出於議官[2]。兼儒墨,合名法,知國體之有此[3],見王治
之無不貫[4]。此其所長也。及蕩者為之[5],則漫羨而無所歸心[6]。
 
[1]雜家,不主一說而糅合諸家之說的一個學派,其學說以《呂氏春秋》《淮南子》所表現的思想為代表。
 
[2]議官,諫議之官。
 
[3]國體,治國之法。此,指儒、墨、名、法諸家的學說。
 
[4]王治,王者的政治。無不貫,對各家學說無不貫通。
 
[5]蕩者,學識浮泛的人。蕩,通蕩。
 
[6]漫羨(yǎn),即漫衍,指牽涉面很廣而抓不住要點。無所歸心,等於說使人心沒有歸宿。
農家者流,蓋出於農稷之官[1]。播百穀,勸耕桑,以足衣食。故八政一曰食,
二曰貨[2]。孔子曰:"所重民食[3]。"此其所長也。及鄙者為之[4],以為無所
事聖王,欲使君臣並耕[5],誖上下之序[6]。
[1]農稷之官,周的始祖棄在堯時做稷官,號曰"後稷"
 
[2]八政,《尚書·洪范》:"農用八政(農,厚)¼¼一曰食(教民勤於農耕),二曰貨(教民寶用貨物),
 
三曰祀(教民敬鬼神),四曰司空(主使民安居),五曰司徒(主教民以禮義),六曰司寇(主治奸盜),七
 
曰賓(教民以禮待賓客),八曰師(建立軍隊)。"食列在第一項,表明八政以食為先。
 
[3]見《論語·堯曰》。意思是:治理國家,所重的是人民和吃的東西。本文引用這句話,重點只在食上。
 
[4]鄙者,鄙野的人,實指主張親自參加農業勞動的人。儒家認為參加農業勞動是鄙事,含有輕視之意。
 
[5]並,同並。《孟子·滕文公上》中的許行就是一位農家,主張君臣並耕而食。
 
[6](bèi),擾亂。
小說家者流[1],蓋出於稗官[2]。街談巷語、道聽塗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3]:
"雖小道[4],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5],是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
閭里小知者之所及[6],亦使綴而不忘[7],如或一言可采,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8]。
 
[1]小說,我國上古所說的"小說"和現代所說的"小說",涵義不同。在上古,凡記載下來的街談巷
 
語,都叫做小說。
 
[2](bài)官,負責記述閭巷風俗的官。
 
[3]見《論語·子張》,但現在的《論語》作"子夏曰"。又,"弗為""不為"
 
[4]小道,小的道理。按《論語》原意當解作"小技藝"。《漢書》引用時,只當小道理講,用來說明小
 
說家。
 
[5]這是說:小道用在遠大的事業上就窒疑不通了。泥(nì),阻滯。
 
[6]里巷裹知識淺薄的人所看到的道理。
 
[7]綴,聯綴,這裹指聯綴辭句記錄下來。
 
[8]芻蕘,割草打柴。這裹泛指一般平民。
 
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諸子十家,其可觀者九家而已[1],皆起於王道既微,諸侯力政[2],時君世
主,好惡殊方。是以九家之說,蜂出並作[3],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馳說,
取合諸侯。其言雖殊,辟猶水火[4],相滅亦相生也;仁之與義,敬之與和,相反
而相成也。《易》曰[5]:"天下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6]。"今異家者,各推
所長,窮知究慮[7],以明其指[8],雖有蔽短[9],合其要歸[10],亦六經之支與流
裔[11]。使其人遭明王聖主,得其所折中[12],皆股肱之材已[13]。仲尼有言:"禮
失而求諸野[14]。"方今去聖久遠,道術缺廢,無所更索,彼九家者不猶愈於野
乎[15]?若能修六藝之術[16],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
矣[17]。
 
[1]九家,指除小說家以外的九家。
 
[2]政,通征。力政,以武力相征伐。
 
[3]蜂,同蜂。蜂出,像群蜂紛飛似的出現了。

 

[4](pì),比喻。後來寫作""
 
[5]見《周易·繫辭下》。
 
[6]同一個目的地,可以有不同的途徑;同一個目標,可以有不同的考慮。
 
[7]大意是用盡心思。窮,究,都是盡。
 
[8]指,通旨,宗旨。
 
[9]蔽,蔽塞,對某方面的道理蔽塞不通。
 
[10]要,主要的道理。歸,歸宿,目的。
 
[11]支,分支。流裔(yì),末流。
 
[12]折中,調節過與不及,使合乎中道。
 
[13]股,大腿。肱(gōng),上胳膊。人體靠股肱來活動,用以比喻輔佐之臣。
 
[14]野,指民間。
 
[15]愈,通愈,勝。
 
[16]六藝,這裹指六經。
 
[17]就可以通曉天下一切道術了。萬方,指天下。略,道術。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王力,来源:古代汉语,来源地址:)

上一篇上古聲母常用字歸類表

下一篇霍光傳[1]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