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巴罗克风格及其辨析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时间:2011-02-25
12882

  一个诗人或者一个作家的风格尽管每见有主导的方面,但其表现往往是十分复杂的,一个时代的风格更是如此,这给风格研究带来了不少麻烦。因此,有人把这种研究形象地喻作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当西方学者(包括汉学家在内)着手研究巴罗克风格的时候,他们就不得不面对从这个“盒子”里飞出的一些光怪陆离的东西,而进行苦苦思索了。

 
  “巴罗克”一词的英文是“baroque”,1 它源出于葡萄牙语“barroco”。它最初的用法带有贬义,法国人用它指古怪而拙劣的制品,西班牙人则用它指粗糙的或带有缺陷的珍珠。
  在艺术领域,它代表一种背离古典传统的风格,或者说是“古典形式的非古典式运用”(《牛津简明英国文学指南》),其风格特点是倾向雕琢、怪诞、豪华与浮夸。从十六世纪后期至十八世纪,在欧洲艺术史上出现了巴罗克时期。这种风格盛极一时,后来因转变为其他风格而告终结。巴罗克风格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在文艺复兴以后,欧洲继续进行着从中世纪向现代社会的过渡,过渡的历程却极其艰难:战争频仍,经济凋蔽,政治动荡,危急四伏。艺术创作受其影响而酿成的新个性,即表现为上述的艺术特点,于是,文艺复兴时期那种和谐、匀称、恬静、宏伟的风格和情调便被打破了。无怪有人认为,巴罗克艺术标志着文艺复兴全盛期的衰落。2
  这种似在寻求解脱,而始终未得安宁与稳定的艺术精神,也渗透到了文学创作领域。麦克劳德(Russell McLeod)在《巴罗克作为中国文学的分期概念》一文中,对它反映在文学创作上的艺术特点,做了概括的总结。按照麦氏的说法,巴罗克风格具有——
  分裂的个****,即个人内在的矛盾感;一面追求感官乐趣、一面追求非凡愿望的倾向;优柔寡断、不愿畅所欲言的态度;人类形象的强化,即大于生活的描写;人为的自然世界;人生如梦幻之感,即其中出现的事物并非现实的一种景象;偏爱反衬和悖论的习惯;以及屡屡出现的近于无伦次、无节制的语调。巴罗克风格经常运用奇喻(即牵强的比较)、迂曲语(即遁词)、矛盾修饰法(即以貌似自相矛盾的方式而取得效果)、倒置修辞法(即用料想不到的或不常见的语序)、词语误用法(即牵强用词)、以及首语重复法(即在连续的诗节、诗语或诗句开头的重复)。3
  这些炫人眼目的思想特点和风格特点,实际上就是对十六世纪末叶和十七世纪欧洲文坛某些作品的写照,英、法、德、意、西班牙等国许多诗人和作家都表现出了这种风格,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文学现象。所以,同艺术领域里的情况一样,巴罗克风格引起文学批评家的注意也是不无道理的。
  “巴罗克”作为批评术语,首先在艺术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消除了原有的贬义色彩。它用于文学批评,始于十八世纪末叶,不过长期以来,未曾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才首先在德国的文学研究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开始人们对它颇有微词,后来渐渐倾向肯定它的某些尝试。譬如意大利美学家、文学批评家克罗齐(Benedetto Croce,1866~1952),就一面认为它是“美学上的恶习”,一面又承认它是“一种风格上的操练,修辞学的发展,通向艺术奥妙的进步与创新”,并且断言,要想摆脱中世纪的习惯而从事现代的文艺创作,就离不开它。4 及至1945年,西方著名文学理论家韦勒克写了一篇名为《文学研究中的巴罗克概念》的概述,后来又续写一篇《附说》(1962),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推动了这一研究的开展。此后,“巴罗克”成了文学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研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文艺复兴以后出现的那种艺术风格与文学风格相互平行的现象,学者们于是产生了如下的设想,即在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两个时期之间,再区分出来一种新的时代风格。这个新划定的时间区段,他们就叫作“巴罗克时期”。不过,学术界对此意见纷纭,莫衷一是,关于时限的划定、风格的辨认等问题,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在六、七十年代,这一术语被移植到了汉学研究领域,用来透视中晚唐的诗歌创作。1962年,刘若愚在《中国诗艺》一书中,比较孟郊、韩愈和贾岛与英国玄学派诗人的异同,开了移用“巴罗克”的先河。5 而第一次明确使用这一术语的学者是傅乐山。他在1968年所做的题为《中国文学新透视》的演讲中,试图从韩孟诗歌里,辨认出一个“背离中国诗歌传统主脉”的“巴罗克诗派”。6 次年,刘若愚的《李商隐诗歌》问世,其副题即是“九世纪巴罗克式的中国诗人”;这本书除了重点讨论李诗外,再次提出了“巴罗克”可用于中晚唐的主张。麦克劳德撰文支持刘氏的看法,并且做了较为充分的中西诗歌比较研究。7 后来,黄德伟再次以“巴罗克风格”为博士论文的题旨,并且据此改写成了长篇期刊文章《关于中国巴罗克诗歌的界定》;其中有针对上述研究的评论,也不乏论者本人的新探讨。8 其他学者如格雷厄姆(A. C. Graham)、宇文所安等,也以不同方式涉及到了这一问题。综而观之,他们的研究重点一在作品的风格,一在文学史的分期;研究对象则主要是中晚唐诗人,有的还上及杜甫,下及五代词人。除了诗歌研究外,亦偶见以巴罗克研究明清戏剧的例子。9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一个“细读”实例

下一篇《锦瑟》的巴罗克风格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