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一个“细读”实例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     时间:2011-02-25
13439

   按理说,“细读法”不能算作新批评的专利品,因为任何深刻、敏锐的研究都应以细读文本为前提。不过,新批评的“细读法”有一些如上所述的附加条件,譬如不计作者意图,不顾读者反应,而且专门在字里行间寻绎词语、意象的意义。在《细看“梨花”》一文中,作者王润华开宗明义,指出其研究对象是白居易《长恨歌》里的“梨花”,其研究方法是新批评的微观审视——“细读法”,并辅之以文化层次上的比较研究。全文分五个段落,即“从芙蓉到梨花”、“帝王的芙蓉与道士的梨花”、“红白相照”、“梨园之花”和“梨花与梨树下的悲剧”,依次挖掘“梨花”的意蕴。
  王氏说,白居易《长恨歌》从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到“魂魄不曾来入梦”句,写杨玉环得到玄宗宠爱,后被缢死的爱情故事。在杨氏得宠时,诗人用花来形容她——“云鬓花颜金步摇”,但“花”是总名,未说具体是什么花。贵妃死后,诗人写玄宗之恋,用了“芙蓉如面柳如眉”一句;读到此我们方知,上文“芙蓉帐暖度春宵”和“太液芙蓉未央柳”两句所写,供君王玩弄、且带有浪漫情调的“芙蓉”,实际上是暗指杨贵妃。在该诗后半部分,写临邛道士上天入地为玄宗寻找贵妃,终于在海上仙山看到“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此处仍未说花为何花。后来道士欲离去,她便伤心地哭了起来:“玉容寂莫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历代诗人常用“牡丹”、“芍药”和“芙蓉”形容美女。而“梨花”,相对而言,在百花中品位不高,《花经》定为“五品五命”,《瓶花谱》定为“四品六命”。显然“梨花”作为通俗象征,远不如“芙蓉”,后者比喻美女,前者暗示命运不济、痛苦生活或者红颜薄命。
  玄宗眼中的“芙蓉”何以变成了道士眼中的“梨花”?论者以为道理很简单:两人识见不同,所在背景不同,这一形象遂发生了变化。他说,玄宗好色,其愿俗而淫,其见短而浅;道士则能洞察一切,对他而言,世人命运,前因后果,否泰报应,虚贵浮荣,皆如指掌。因此,他指出杨贵妃是一枝梨花,预见到了她的未来。诗人虔诚事佛,谙熟黄老,不仅《长恨歌》涉及宗教故事,带有说教口吻,其他诗篇也常以花卉意象传达宗教意旨。例如,感叹宫妃命薄的《陵园妾》,谴责弃旧迎新的《母别子》,均触及到了宿命论。
  花卉颜色的改变也与贵妃的命运息息相关。论者说,中国诗歌里多见“芙蓉”,颜色有红有白,用它比喻贵妃的艳丽极为贴切。据史书载,玉清池置有安禄山所献的莲花(即“芙蓉”)玉雕,它既有现实性,又有象征性,既反映宫廷生活,又给人以多种的暗示。诗人没有指明“芙蓉”的颜色。陈鸿《长恨歌传》则说她“冠金莲,披紫绡”,诗中也有“脂”、“金屋”、“金步摇”、“金雀”等字眼儿。可以想见,贵妃得宠时周围是一片金碧辉煌,因此人们很可能视“芙蓉”为红色。在古代,红色是高贵、美丽、权威、富有和宏伟的标志。“梨花”色白,表面看来诗人用以摹写贵妃的肤色(“雪肤”),但明显不是描述贵妃之美。颜色的改变,象征着女子青春的消失,好运向厄运的转化。“白”字给人以纯真感、洁白感和空虚感。后来的贵妃正是困于道家天庭,清心而涤虑。仙境云雾缭绕,白、虚、纯为其特色,无怪诗中有“排云驭气”、“两处茫茫皆不见”、“山在虚无缥缈间”等语句。如果将贵妃的两个世界付诸丹青,则尘世以红色为主调,仙境以白色为主调。
  论者接着说,由于诗中用了“霓裳羽衣”和“梨园弟子”二语,“梨花”意象遂有了另一层意义。杨玉环生于寻常人家,初嫁寿王,后为玄宗占为己有,被册封“贵妃”之日,宫廷里演奏起《霓裳羽衣曲》。她有音乐才赋,帮助玄宗建立了梨园,她自然是“梨园之花”。诗中叙至贵妃死后玄宗返京,出现了“梨园弟子白发新”一句;“梨园”犹在,物是人非,艺妓全成了老妇人。“霓裳羽衣”也两度出现,一次作为安史之乱的序曲,一次描写贵妃仙居时的优雅仪态。这里的反讽意味是很明显的:这些未交好运、甚至遭到冷遇的“梨园弟子”,却活得很长久;她们昔日被贵妃蔑视,现在却目睹了她被缢死的悲剧。白居易《胡旋女》一诗中,写到“梨花园中册为妃”。“梨花”本与“梨园”有关,但因谐音而有别解:其为李家(即皇家)之花。这种双关语在诗文中屡见不鲜,如《海山记》有“玉李繁,杨梅枯”的景象,实际是寓托李唐兴盛,杨隋衰微。
  论者最后说,白居易诗句“梨花一枝春带雨”与艾兹拉·庞德名诗《在地铁站口》有异曲同工之妙。庞诗是即景生情: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一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
  白句与庞诗的相似之处,即在于两者均语句简单,而含义复杂。相对而言,白氏的“梨花”意象含义更丰富些,诗人几乎穷尽了它的种种蕴含。据史书载,贵妃死处在寺庙前的一棵梨树下。白句若本于此,“梨花”意象的创造过程亦与庞诗相似。无论其原型如何,“梨花”意象终归让人想到悲剧结局,它与全诗的主题和情调密切相关。诗人利用这一意象,对贵妃冤死寄予同情,对玄宗耽迷女色、贵妃滥用权势予以谴责。40
  新批评派极力主张把诗歌作品目为独立自足的实体,割断作品与诗人、创作环境的联系,纯粹关注作品的形式因素,这招来了许多严厉的批评。如果以探寻诗歌作品的真实意义(尽管各种流派的真实观会有所不同)为鹄的,那么,整个创作过程就不能分割开来,因为诗人意图和写作背景不仅可能影响作品的意义,而且可能影响作品的形式。起码中国古代的多种诗歌类型,如登临抒怀、题献投赠、讽谕讥刺等,就足以说明这一点。试看唐代诗人朱庆馀的一首诗: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闺意献张水部》
  如果按照新批评派的做法,只从字面求解,那么诗中所写无非如题目所示,是新嫁娘的闺房情事。但实际上,这却是一首温卷之作。据称,朱庆馀曾经向张籍投献文章,后来又寓问于诗,探询他的看法。后者亦答之以诗,深许其才,“由是朱之诗名,流于海内矣。”(尤袤《全唐诗话》卷三)这首诗的本意,以及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这种寓托形式,仅从字面上,无论如何是看不出来的。
  话虽如此,我们却不能一味强调新批评派立足点的偏颇,而对它所做的种种尝试一概加以否定,因为这一学派自有独特的爱好和趣尚。碰巧颜元叔分析过朱庆馀的这首诗,我们借来比较一下,就可以清楚地说明这一点。他所关注的是,“新婚夫妇小世界的神秘温馨”、“中国古时家庭结构的特质”、以及家庭那种“和谐的人伦关系”。41 在这两个实例中,古今学术的重心,一在作品外在的历史背景,一在作品本身的蕴含,两者的区别十分分明。所以,我们应该结合西方汉学家的研究成果,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而察看一下,这一学派究竟为文学批评和研究做出了什么贡献,它本身的局限是否能够克服。
  新批评派排斥所谓的外在研究,目的在于防止依赖作品的来源(包括社会背景和文类的演变)来阐释作品,从而使文学研究变成因果式研究,进而酿成“起因谬说”。人所公认,了解文学创作的条件,有利于文学作品的把握,如此阐释也不无价值。不过,他们认为,“研究起因显然决不可能解决对文学艺术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42 值得注意的是 ,这一主张并没有建立起牢不可破的防线。早在布鲁克斯撰写《精制的瓮》之时,他为了解释英国诗人多恩的某一用语,便离开多恩,考察了莎士比亚和德莱顿的用法。后来,在韦勒克和沃伦的《文学理论》中,文学的外在研究和内在研究虽然壁垒分明,但外在研究还是被纳入了学术视野。上述王润华的论文——论者摆脱了新批评的那种限制,有意做了多种历史考证与文化探源——又进一步证明,不仅可以打破两者的界限,而且可以使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可见,理论主张是一码事,具体操作是另一码事;细读法没有必要作茧自缚,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外在因素(包括作者的生平、际遇、心理等主观因素,以及历史、社会、文化背景等客观因素)的考察。而且内向细读与外向考察的结合,有时确能对作品做出更全面、更准确的阐释。所以,看待新批评的作品自主论,不应该持绝对态度,不应该忽略它求助于历史、社会考察而进行细读的可能性,以及由此所体现出来的方法论价值。
  细读法不过是一种阅读方式,但通过它的内视倾向,新批评派建立起了一种客观的、具体的、而且自认是“科学的”研究方法,以寻求“诗之为诗的结构”(布鲁克斯语)。虽说主张批评科学化,读诗细腻化,并不是新批评派的创新,但它确实提出了一些科学化和细腻化的具体方策。它的“骨架”“肌质”说,视作品为一有机体,把作品的思想内涵和作品的表现因素巧妙地结合了起来,为说明内容与形式如何统一提供了一个角度,而且对于研究实践也具有指导意义。诗歌的艺术形式纷繁多变,姿态万千,古今中外于此探索者不计其数,新批评派却独辟蹊径,创立了“歧义”、“悖论”、“反讽”和“张力”诸说。前者是语义学与诗学的沟通,适宜于做诗语研究,尤其是中国古诗的研究。由于句法和作诗法的特殊性,中国古诗试语呈现出了极其丰富的字面意义和联想意义,辩明这些蕴含,就会使中国古诗玲珑剔透,就会清楚地窥见中国古代诗人的匠心所在。后三者均建立在相反冲动的平衡之上。“悖论”强调双方的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反讽”强调矛盾向相反方向的转化,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张力”则是一种静态平衡,矛盾的双方丰富了事物的内含。它们可以说是诗意的结构,也可以说是形式的结构;它们可以用于作品的局部,也可以用于作品的整体。在此,我们又看到了在新批评派手中意义与结构即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所以,新批评强调形式逻辑,并不是无视内容的存在,而是诱导人们摆脱那种常规的归纳主题思想的办法,而采用它的方策,去发现作品的意蕴。他们的发现往往是人所未见的东西,也有可能是老生常谈,但无论如何,它解说这些发现之物的方式是与众不同的。所有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结构原则,由于揭示了诗歌内在因素的某种有机的、隐蔽的和生动的关联,成了推动诗语研究和意象研究向前发展的一股动力。
  新批评的诗歌研究的成绩毕竟是有限的,它的冲突平衡论也没有发展成被人普遍采用的原则,这与它自封为科学方法很不协调。文类学指责它无视作品类型的渊源流变,结构主义批评它缺乏系统考察的眼光,后结构主义也许会否认它的有机统一说,文学社会学则肯定认为它在主观臆断,闭门造车……。这些否定意见虽然不无偏颇,但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它学术视野的狭窄。另外,新批评派成员均把自己所用的术语(悖论、反讽和张力)视为诗歌结构通则的偏激做法,也往往招来非议。例如,米克(D. C. Muecke)说:“……最近有一种倾向认为,较弱的对照,甚至根本没有对照的现象,也是反讽的微妙表现之所在,结果任何多义的事物都成了反讽。……布鲁克斯应当为这种倾向的产生负部分责任。”43 过分的苛求 ,反而削弱了自己的理论的力量。
  不过,新批评给我们的启发是多方面的,而且如果摒弃它那些僵硬的教条,灵活加以运用,它仍不失为诗歌研究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本站编辑,来源:西方文论与中国文学,来源地址:)

上一篇戏剧场面:反讽与张力

下一篇巴罗克风格及其辨析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