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鲁迅生平和创作

作者:张同俭,闫玮     来源:新编现代文学史     时间:2011-01-06
11716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城里一个逐渐没落的官僚家庭。他7岁入私塾,学习上很勤勉,除四书五经外,还涉猎了大量的古籍,阅读了大量的野史笔记。他多次随母亲到乡下外婆家,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农村社会,和农民的孩子亲密相处,逐渐了解到农民毕生受到的压迫和他们勤劳、纯朴和坚毅的性格。13岁时,祖父周介孚因科场案下狱,父亲周伯宜患病久治不愈,家庭“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之中,在破产困境中,鲁迅体验到世态的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于是决定“走异路,逃异地”。1898年5月,鲁迅到南京考进江南水师学堂,不久转入矿路学堂。在这里,鲁迅接触到了所谓的“新学”,具备了自然科学的知识,接受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某些文化思想,特别是严复译述的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给青年鲁迅以深远的影响,他接受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进化论思想,相信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他希望中国能够维新,国家能够强盛,他后来到日本学医,跟他这种希望维新的思想有密切关系。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在矿务铁路学堂毕业,随即考取官费留学的资格,被派往日本留学。先在东京弘文学院补习日文,后在仙台学医,打算学医救国。不料一次课间放时事幻灯片时,看到一个中国人做了俄军的侦探被日军砍头示众,周围站着许多中国人,虽然体格强壮却精神麻木。这使他十分悲愤,“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强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呐喊》自序)。这个认识和决定是鲁迅长时间研究“国民性”探索革命道路的必然结果。早在弘文学院时,鲁迅就怀着“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豪情壮志,提出改造国民性问题。所谓国民性就是民族性格,而在当时的鲁迅看来又偏重于民族劣根性。鲁迅所要改造的正是中国“沉默的魂灵”。于是,鲁迅毅然弃医从文,走“文学救国”的道路。这一决定,成为他一生的关键转折。
  1906年,鲁迅返回东京,开始了他一生光辉的文学事业。他曾和许寿裳、周作人等办文学杂志《新生》,因人力物力不济未果,于是转而撰写文章,评介外国文学作品,和周作人合作出版了两集《域外小说集》,其间还撰写了重要论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破恶声论》等,批判了抱残守缺、反对改革的封建顽固派,也批判了中国洋务运动、维新运动的各种派别和思想,指出他们“掣维新之衣,用蔽其自私之本”的实质。对真正的爱国志士则希望他们“烛幽暗以天光,发国人之内曜,人各有己,不随风波”。
  1909年,鲁迅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的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堂任教。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以极大的热情迎接它,他在绍兴积极进行宣传活动,并根据自己的切身感受,用文言写了短篇小说《怀旧》,描绘农村封建势力既敌视革命又想投机革命的卑劣行径,显示了作者反封建的战斗精神和杰出的讽刺才能。1912年初,鲁迅出任绍兴师范学堂学监,不久辞职。1912年2月,应临时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邀请,到南京教育部任职;后随之迁往北京,直到1926年8月。由于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北洋军阀手里,当时上演的一系列丑剧--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混战,使社会情况异常黑暗混乱,这时的知识分子又开始了新的分化,原来只是以排满为目的来参加革命的人,以为革命已经成功,纷纷复古;而坚定的革命派对当时的现实感到失望,认为革命尚未成功,仍需新的探索。鲁迅坚定地站在彻底革命派的一边,批判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革命。他反对封建主义,又批判资产阶级,那么中国革命的出路究竟何在?作为革命民主主义者的鲁迅无法做出正确的回答。在苦闷和沉思中,鲁迅度过了从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的7个年头,其间他利用工作之余,辑录了大量中国历史文化遗产,在不断思索中加深了对中国社会的认识,也为后来的学习研究和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马克思主义传到了中国,照亮了中国解放的新道路,也使鲁迅在“刀光火色”中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为摧毁封建“铁屋子”,他开始“呐喊”了。1918年5月,他第一次用“鲁迅”笔名,在和李大钊等一起参与编辑的《新青年》上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彻底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历史,引起文化界和思想界的热烈反响。“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又发表了《孔乙己》、《药》等短篇,后结集为《呐喊》。同时还发表了论证严密的《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许多短小精悍的随感录,控诉吃人的封建文化和孔孟之道。“五四”运动高潮过去后,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分化,北方的思想文化界出现了寂寞荒凉的景象,鲁迅又一次有了“成了游勇,布不成阵”的感慨,小说集《彷徨》和散文集《野草》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写成的。从1920年起,鲁迅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即后来的女师大)等学校兼课,成为爱国青年的良师益友。1921年,文学研究会成立时,他虽然未参加,却起到了精神支柱的作用,1924年到1925年,支持并领导语丝、莽原、未名三社,培养了一批优秀青年作家。期间,围绕着女师大事件,“三·一八”惨案等斗争,鲁迅一次又一次痛斥封建军阀及其主谋的凶残,撕去走狗文人为虎作伥却貌似公正的面具,热情支持青年学生的爱国运动和正义斗争,赞颂那些“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同时希望战斗者能学到“别种方法的战斗”,要“痛打落水狗”。在不断的思索中,此时的鲁迅开始对工农群众的历史作用和地位有了较明确的认识,还认识到青年“有醒着的,有睡着的,有昏着的,有躺着的,有玩着的......自然也有要前进的”(鲁迅《华盖集·导师》)。可见,在鲁迅的世界观中,无产阶级思想在不断积累,尊个性和进化论的旧思想在不断减弱。杂文集《华盖集续编》和《坟》后半部分记录了这些可贵的斗争经历和思想发展。1926年8月,鲁迅离开北京到厦门大学任教授,在这里他继续写些回忆往事的散文,后来结集为《朝花夕拾》。此外,从参加战斗到现在,他还写了《坟》、《热风》、《华盖集》及《华盖集续编》四本杂文集,一本散文集《野草》,并且翻译了很多作品。从这些作品轨迹中,我们可以感觉到,鲁迅正逐渐酝酿着一次伟大的思想飞跃。由于厦门毫无革命气息,1927年1月,鲁迅又来到了革命策源地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授兼教务主任,在这里,他有机会和中国共产党人有了比过去更密切的交往。四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在血雨腥风中,他看到了共产党员的英勇战斗,也看到了反动派的血腥暴行。为营救被捕的40多名党员和进步学生,鲁迅不顾生命危险,多方奔走,据理力争,但营救无效,于是愤而辞去中山大学的一切职务。这一事件警醒了鲁迅,后来他在《三闲集·序言》中说:“我一向是相信进化论的,总以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现在他“目睹了同是青年,而分成了两大阵营,或则投书告密,或则助官捕人”,血的教训使他的“思路因此而轰毁”,他觉悟到不能再把进化论作为观察社会的思想武器。1927年10月,鲁迅定居上海。此后几年,他在不断的实际斗争中,逐步学习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终于实现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他确信“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二心集·序言》),确信“无产阶级社会一定要出现”(《且介亭杂文·答国际文学社问》)。
  1928年,鲁迅加入革命互济会。1930年,他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并且是发起人之一。1930年3月,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的战斗的文艺组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上海成立,鲁迅是发起人和领导人之一,在成立大会上作《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是中国革命文艺运动的一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的光辉文献。1933年,鲁迅参加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担任上海分会的理事,向德国驻上海领事馆递交《为德国法西斯压迫民权摧残文化的抗议书》;6月,不顾危险到万国殡仪馆吊唁被特务暗杀的民权保障同盟副会长杨铨,出门不带钥匙,表示了勇于牺牲的决心。9月,与茅盾等联名发表宣言,欢迎世界反帝反战会议在上海召开,并被选为大会主席团名誉主席。当时国民党“捕杀的网罗、张遍了全中国”,鲁迅也遭到围攻、通缉、盯梢,但他明白表示:“只要我还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鲁迅书信集》下卷《致山本初枝》)。在左联工作期间,他先后编辑《萌芽》、《前哨》、《十字街头》和《译文》等书刊。他领导新兴的木刻运动,关心和培养木刻青年的成长。在文化战线上,他对“新月派”、“民族主义文学”和“自由人”、“第三种人”等形形色色资产阶级文艺思想,进行了坚实有力的揭露和批判,捍卫了无产阶级文学的成长。对于国民党统治下的各种病态社会现象和社会心理,鲁迅也给予深刻的剖析和批判,提高国民的认识,并把斗争的锋芒最终指向产生这些现象和心理的社会根源。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调集军队侵入关内,威胁整个华北。年底,党中央瓦窑堡会议上决定建立抗日统一战线,鲁迅积极响应,明确宣告:“我无条件地加入这战线”(1936年),还提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正确口号,组织领导文艺界,纠正内部错误,揭露批判托派阴谋,促使文艺界很快形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实际斗争中,鲁迅和一些共产党人建立了亲密的革命情谊,不断加深着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感情。他曾书写清人何瓦琴的联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赠与瞿秋白,并庄严宣告:“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且介亭杂文末编·答托洛茨基派的信》),深切表达了为共产主义事业竭诚奋斗的崇高信念。他满怀信心地投入战斗,坚信最后胜利一定属于无产阶级及其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
  最后10年,由于政治、思想斗争的需要,鲁迅要求自己像“感应的神经”一样起而应战,他不得不放下计划写作的论著和长篇,而以杂文为武器,与形形色色的敌人进行短兵相接的战斗。这些杂文后来结成十个集子,即《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三集,还有一些散篇收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里。
  此外,他还写了《理水》等五篇历史小说,和以前写的三篇合成《故事新编》的集子。在翻译方面,译了普列汉诺夫和卢那卡尔斯基的文艺论著、法捷耶夫的《毁灭》、高尔基的《俄罗斯的童话》、果戈里的《死魂灵》等。这些都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篇章,中华民族甚至世界的珍贵财富。
  长期的艰苦战斗,严重损害了鲁迅的健康,1935年底,他感到身体的不适,1936年写出了可视为遗嘱的《死》,对生死看得“随随便便”,对怨敌却表示“一个都不宽恕”,表现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和彻底革命精神。1936年10月19日,病魔夺去了鲁迅的生命。他不幸在上海逝世。鲁迅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曾对鲁迅一生的战斗业绩和精神作了崇高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658页)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张同俭,闫玮,来源:新编现代文学史,来源地址:)

上一篇新文学的确立与发展

下一篇《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