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资源 >详情

春节真的衍生自神话传说吗?当然不是!

作者:清欢阅读     来源:百家号     时间:2023-01-20
91180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承了上千年的重要节日,凝聚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纽带,也是世世代代中国人民的心灵归宿。

  回家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到大最统一的认知,如果过年不能回家,心里仿佛都会产生一种“一年将近夜,万里未归人”的漂泊凄凉与失落无依之感。

  春节,早已超越了时间节点的属性,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和凝聚民族情感的重要力量!

  作为春节的核心节点,除夕是春节整个庆祝活动的中心。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除夕”,当时的人们崇尚鬼神之说,有“驱邪除疫”的习俗,除夕就是通过击鼓来驱逐“疫疬之鬼”的产物。

  关于春节的起源,想必大家最长听说的就是“除夕”和年兽的故事了。

  在民间流传的美丽传说中,“夕”是一只妖怪,专门祸害百姓,人们对它恨之入骨,但又无计可施。这时有一个叫七郎的猎人出现了,他力大无穷,擅长射箭,手里有凶猛的猎犬,任何猛兽他都敢去搏斗。

  七郎见到百姓被“夕”害苦,便想方设法到处找夕打算除掉它,却发现夕昼伏夜出,七郎找了一整年,终于在腊月三十这天人们准备过年时,夕开始出来祸害人间。

  于是七郎便和人们商量,夜间不要睡觉,只要夕一进入门户,就使劲敲家里能发出声响的东西,把夕吓出来除掉。

  百姓依计照做,果然吓出了夕,于是七郎带着猎狗上前,一箭将夕射死了。从此以后,人们便把腊月三十叫做“除夕”,家家户户在这天都要守岁、放鞭炮,表示驱除不祥,迎接幸福祥瑞。

  也有传说,过年是和人们驱逐“年兽”有关。故事和“除夕”类似,都衍生出了贴对联、放鞭炮、烛火通明通宵守岁的习俗。

  但是传说终究是传说,它展示出了中国人特有的极富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实际上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春节的真实起源实际上与我们古老的农业文明息息相关。

  说到正儿八经的春节起源,必然要提到中国的传统历法——农历。农历是中国目前仍在与公历并行使用的一种历法,即夏历,是农业上使用的历书,有指导农业生产的意义。

  中国作为古老的农业文明大国,在时令对农耕活动的影响方面非常关注,远古时期人们就开始通过观察自然气候来指导农业耕作,由此衍生出的24节气和口口相传的农业谚语都说明了这一点。

  中国各种节日的时间和农业劳作息息有关。农历的正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开始,春暖花开,人们要开始一年的劳作。所以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年”字都以谷穗成熟的形象来表示。

  春节作为岁首大节,最早确立于汉朝。公元前104年,即汉太初元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确定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这一历法制度,影响了后世两千多年,至今仍在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

  一个节日背后,竟然包含了那么多文化内涵,它代表着勤劳聪明的中国人民与自然相互依存、持续发展的智慧!不得不感叹,中华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责任编辑:方婷)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作者:清欢阅读,来源:百家号,来源地址:)

上一篇小年节日由来?小年的历史传说有哪些?

下一篇春节为什么要在门上贴“春联”?起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