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

收藏

分享

首页 > 文库 >详情

在世界家庭中,文化距离带来的文化隔阂汇聚其中

作者:佚名     来源:全息网     时间:2015-05-29
17017


  世界家庭有两种存在的方式。一种方式的标志是地理上的距离:即恋人或家人分居两地、各处一国。另一种则是文化上的距离:家人共处一室,但有着迥异的文化背景(跨越民族和国界),各自有着不同的经验和期望,个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爱情、婚姻和幸福生活的定义也天差地别。
  什么叫爱情?
  有人认为爱是普世的。在世界任何角落、无论过去还是今朝,人们都会相爱,所有语言中都有感伤爱情的歌曲。正是爱情的魔力和艺术能够排除重重阻力俘获他人的心,逾越任何财产、宗教、国籍、年龄和性别的分界线。
  这种看法看似诱人,却是错误的。自从上帝用亚当的肋骨创造出夏娃以后,人类的繁衍就必须依靠性爱;古希腊罗马的传说无不建立在爱情基础上;各种叙事诗、戏剧、诗歌和小说讲述着形形色色的爱情故事。但是性爱、爱情、婚嫁以及上述这些的日常形式并非全球统一。诚然,全世界语言中“爱”的写法与内涵有许多类同之处,爱是全人类共同的话题。但不能就由此得出结论(正如爱情普世论支持者那样),在同一情况下爱的表现形式和价值观都是一致的,是没有文化界限的。正如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些人把“包办婚姻”看作是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但在其他人眼中却是十足的“逼婚”,是家长私利的恣意实施,甚至是一种犯罪。这两种观点可谓水火不相容,由此可见各文化间对于“爱”、“性”、“婚姻”的观念差异有多么巨大。
  “爱”是一个“不确定性”概念(offeneTextur)。所谓不确定性,即两个来自不同文化圈的人在一起,谈起“爱”时会各执一词,为何种举动才真正符合“爱”的要求而争得不可开交。我们不难预料到这对于世界家庭的影响:价值观的差异不断产生,双方不断要去寻求和解的途径。
  在爱情游戏中,生活水准带来的社会差异没有消失,恰恰相反,性、爱与家庭成为各种对立面以及生活等级观的交汇点。爱情具有普遍性——更准确地说是对这种看法的期许——迷惑、麻醉、引诱着热恋中的人们,把世界的矛盾与对立走私到床边和恋人心里。错觉成为情色体验的前提。即使是不假思索接受社会性别角色的伴侣间也可能产生新的变化:跨越各种不平等障碍的两个恋人能够共同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亲近与性爱的形式。这样才有可能在家庭内部容忍和协调不同世界间的冲突。

(责任编辑:王翔)


声明: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摘编仅作学习交流,非商业用途,所有文章都会注明来源,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快速处理或删除,谢谢支持。


(原文章信息:标题:在世界家庭中,文化距离带来的文化隔阂,作者:佚名,来源:全息网,来源地址:)

上一篇在21世纪,结婚与离异都是两个人“自我的表白”

下一篇全球资本主义和异地恋,实际是同一事物的两个面

评论

你还没有登录请登录
回复
---收起
回复 {{item2.CommentConcent}}
回复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

文学联盟

文库
文学史
写作素材
中国文学史
古代汉语
写作方法
课堂
直播课程
公开课程
精品课程
辞典
人物
景物
场面
作家
中国文学
欧美文学
东方文学
资源
历史文化
文学大观
传统文化
考古文化

电话:0371-65749446     邮箱:benliu1957@126.com     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北林路街道经三路北段98号

Copyright© 奔流文学网 版权所有      主办:奔流文学院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河南)      豫ICP备2023013536号-1

微信公众号

文学联盟

(微信扫码)